红色歌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3
/ 2

红色歌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许心怡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453007

摘要:近年来,红色经典歌曲逐渐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中。红色歌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对于培育大学生的思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红色歌曲的含义、发展进程、在思想政治中的作用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红色歌曲,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一、红色歌曲

(一)红色歌曲的涵义

红色歌曲这四个字,从字面来讲,可以发现是由“红色”和“歌曲”两个词组成的。“歌曲”在词典中的解释为:供人歌唱的作品,是诗歌和音乐的结合。如果单看“红色”这两个字的话;“红色”一般能让人联想到积极乐观,真诚主动,善于表达,富有感染力。红,是一种鲜艳的颜色,象征着喜庆。自古以来,逢年过节、婚嫁喜事,无不用大红的颜色来体现喜事的风采。

但是放在“红色歌曲”中来看“红色”二字,就出现了不同的含义——红色歌曲是随着“红色文化”的出现而形成的,红色文化,指的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让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种先进文化;所以广义上的红色歌曲指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被创作和发展起来的内容积极向上的歌曲。

(二)红色歌曲的进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强加给了中国许多不平等条约,在这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创办的《新青年》杂志,带来了民主、科学、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接受教育的学生们心中的强烈的爱国主义,导致了这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在许多先进思想中,最适合中国当时情况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这样的状况下,1921年,毛泽东等12个人代表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1924-1927年)、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和全国解放战争(1945-1949年)四个历史阶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领导权掌握在中国共产党手中,利用音乐来向那些还不了解中国共产党是什么的底层人民,宣扬共产党的革命主张是当时音乐创作的主要任务,从当时的背景来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歌曲,积极反映了革命根据地的生活和工农红军的精神面貌;抗日战争时期,歌曲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感,紧密贴合抗日战争这个主题;解放战争时期,歌曲表达了对解放之后美好生活的向往。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红色歌曲日复一日的发展,数量众多,内容题材丰富,在各个方面都有表现,即有歌颂伟大领袖、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红军、歌颂革命英雄的,也有歌颂劳动生产生活、歌颂大好河山的题材。

邓小平主席提出改革开放之后,红色歌曲又进入了另一个阶段,红色歌曲继续沿袭以前的创作方式创作,在开放的大环境下,红色歌曲的创作上也与时俱进加入了一些流行、新颖的元素,时刻跟随着时代的脚步。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极大地提高了,物质和精神都与之前有了翻天地府的差别,红色歌曲的创作重心放在了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反映时代以及弘扬社会上的正能量为主,激励人们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

二、红色歌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引导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的内在品格

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国共产党长期倡导和培育的优良作风,是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走向胜利的显著政治优势,是无比珍贵的传家宝。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多次提出,要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大学生在学习红色歌曲的时候,可以从歌词之中,重温历史,对于我们身处在新时代没有经历过那份苦的大学生是具有特别大的教育意义的。

有一首今天我们十分熟悉的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实际上,当时的井冈山哪里有这样浪漫,没有粮食,不得不靠南瓜和茄子甚至野菜充饥,缺盐少油的伙食味道可想而知,裹着单衣钻进稻草堆里抵御严寒,怎么可能暖暖和和!真实的情况是:“每天除粮食外的五分钱伙食费都感到缺乏,营养不足,病的甚多,医院伤兵,其苦更甚。”但是,无论生活多么艰苦,大多数红军都是坚定乐观的,战斗力是顽强的。长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也极为罕见。红军将士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用意志和勇气谱写了一部壮丽史诗。

我们当下的大学生大多都是80、90后,从小就受到了家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往往吃了一点苦就会灰心丧气,红色歌曲中包含的艰苦奋斗的品格,可以振奋大学生的思想,学会不断超越自己的极限,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时刻谨记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自己的品格目标。

(二)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情怀是热爱、维护自己国家的一种情结。爱国主义情怀是我们对自己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是我们个体与国家之间的精神寄托,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部分。

红色歌曲能够透过歌词内容,帮助我们大学生重温历史岁月,时刻铭记用血肉铸成的新中国。在唱起红色歌曲的时候,能够使并未亲身经历过的大学生,仿佛置身于国家危难时刻炮火连天、八路军浴血奋战、保卫国家的身影。“一送(里格)红军(价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这是经典的江西民歌《十送红军》,《十送红军》的歌词以叙事为基础,并借叙事来表达革命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胜利的强烈期盼。歌词采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人感到情真意切、难舍难分。《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过雪山草地》《保卫黄河》《游击队歌》《二月里来》等也都同样能唤起大学生爱国情怀。欣赏这些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歌曲,可以激发大学生心中强烈的爱国感。

(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美学观

红色歌曲时在各民族文化之下,结合各地区山歌、民歌、小调,在历史革命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创作出来的。她直接继承了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山歌、小调、说唱、劳动号子、戏曲以及其它经典的艺术、文学等内容,进而形成了她内在的音乐元素,使其成为人们值得学习、值得传唱的旋律。不仅有着极为强烈的时代感与深刻的精神气质,而且保持着与时代共同进步的步伐,同时也积极地唤醒人们的情感、精神以及思想意识。因而,将红色经典音乐融入高校美育具有深刻的内涵价值。

三、结语

红色歌曲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今天中西方文化开放交流、文化繁荣的背景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红色歌曲可以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许星雅. 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21.

[2]吴阳. 红色歌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1.

[3]卢娇. 红歌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20.

[4]杜昱玮. 红色歌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究[D].吉林大学,2019.

[5]王丹苹. 红色歌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西华大学,2017.

[6]李骥. 将军县红色文化与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