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美术艺术的色彩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3
/ 2

我国民间美术艺术的色彩运用

陈杰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94

摘要:民族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类型,也是重要构成,涵盖了诸多内容,民族美术就是其中一部分,是一种较为悠久的艺术形式,与历史、时代发展密不可分,而在美术创作过程中,色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不同寓意,具有特殊魅力,创作者可通过调整色彩搭配,为人们展现出蕴藏不同信息、情感、思想的作用,使民间美术艺术更加具有特色。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民间美术艺术的色彩运用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的有关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民间美术艺术;色彩运用;策略


引言

民间艺术来自于民间,取之于生活,与人们生活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具有极强的广泛性。民间美术就是一种较为主要的形式,具有鲜明的功能性、特点、性质,相较于其他美术形式,民间美术色彩形式多样,规格、风格会受到时间、地点、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缺乏固定性,与创作者自身的情感经历等也有着密切联系,其色彩运用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民间观念与本土精神,具有研究价值。因此,联系实际分析民间美术艺术的色彩运用是十分必要的。

  1. 民间美术艺术的特征

  1. 艺术特征

我国民间美术艺术往往呈现多样性,贯穿于历史文明发展各个阶段,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点、运用方面等,都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在创作民间美术艺术的过程中,创作者通常会将个人情感、思想融入作品,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充分展现民间艺术的自身价值。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创作者也不拘一格,悠久历史、多样文化,均为创作者提供了较多素材,均丰富了民间美术形态,具有深远的艺术价值[1]

  1. 色彩特征

在我国民间艺术中,色彩感十分突出,在色彩运用方面也具有独特性。在远古时期,人们对自然充满敬畏,原始“五色”就是基于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自然的理解所产生的,五色是指青、白、红、黑、黄,分别代表了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在又与木、金、火、水、土一一对应,具有不同的象征性,应用场景、应用场合也会有所不同。比如,红色会应用于一些喜庆有寓意的日子,比如节日、婚嫁等重要场合,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红”也是由此而来,代表美好、朝气,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艺术特征。

  1. 民间美术艺术色彩的运用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漫长发展过程中诞生了美术艺术,色彩运用形式也较为多样,能够充分展现中国特色。具体而言,民间美术色彩运用,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情感表达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民间美术艺术色彩,具有较强的主观性,通常会受到创作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将其思想、情感等融入其中,与人的情感表达相似。民间美术色彩受起源、创作环境、文化形式、民俗心理、审美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种类形式十分多样,是基于人类社会漫长发展后历史最终形成的,其运用、含义、情感等,也会被广泛流传下来,这些都带有鲜明的主观性[2]

比如,“红红绿绿”通常被是作为一种积极向上、喜庆的色彩存在,会对欣赏者产生积极影响,在民间俗语中,也有“红红绿绿、图个吉利”这样一种阐述,因此“红色”、“绿色”,通常会在民间被视作为吉祥、喜庆,在唐朝唐制土婚服就是红色与绿色搭配,男人身穿红色婚服,女人身穿青绿色婚服,也有史料明确记载,唐制婚服融合了先前的庄重神圣和后世的热烈喜庆,崇尚绛红青绿的搭配,新郎服饰以绯红为主,新娘则是身着青绿,“红男绿女”这一词汇也是由此而来,不难看出红色与绿色所代表的含义。再比如,民间的年画作品中,红色与黄色往往是主要配色,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较好展现出群众对于新年的喜悦之情,黄色也能够更好的展现出热闹的情绪与主观感受。由此可见,民间美术色彩的运用,往往是从大众主观需求出发,是大众借助色彩,表达个人观点、情绪、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

  1. 展现内涵

民间美术艺术中,象征性十分鲜明,可以较好展现出色彩的深刻内涵,与历史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众多民间美术艺术色彩中,不同色彩,往往能够表述不同含义,具有内涵性、象征性,与民间文化有着较强的互通性、关联性,文化指向相同,并基于色彩、民间文化,形成了较多内涵型的词汇、俗语,丰富了民间语言体系,色彩的象征性也通过这种方式,不断传承、延伸。

比如,红色与黑色就具有鲜明特征,是中国的国色,五星红旗是红色,春节会挂红灯笼,本命年会穿红袜子,中式婚服也多以红色居多,这些都不难看出,红色代表了美好、希望、热闹、节庆等,均是红色的内涵与象征;黑色则是象征着黑暗,在古代,红与黑一明一暗、一阴一阳,通常会被放置在一起进行对比,象征生命与死亡、喜庆与晦气,随着时代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成就,共同展现着民族性特征,可以说是民族思想意识的传承,也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民间思想,从精神层面凸显文化内涵。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民间美术色彩在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与民宿语言的词义,建立起紧密的关联性,并且通过简介表达与体现,将其内涵、象征逐渐沉淀、沉积在人们思维深处,既是一种隐含的存在,同时也充分展现了民宿文化,最终成为中国民族性、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文化艺术价值鲜明。

  1. 民间装饰

装饰性是民间美术色彩的一大重要特征,应用十分广泛,如民间服饰、绘画、建筑等方面,均会应用到民间美术色彩。利用色彩的简单、明快、单纯、冲击力强等特征,对其进行灵活运用,使限制性与巧妙特征能有效结合在一起,并以一种协调形式和谐相处,较好体现民间美术艺术的色彩价值。在良好的色彩搭配下,不管是对美术本身,还是被应用于装饰,色彩的强烈冲击,均能较好的展现、表述艺术思想。传统民间艺术创作,通常会受到创作条件、环境等方面因素限制,色彩搭配无法较好进行,而是需在持续、不断的探索中,进行高度概括与提炼,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3]

相较于现代美术艺术,民间美术艺术的色彩运用更加纯粹,同时又包含了较为深刻的内涵,充分体现出民间美术质朴、简洁、单纯的艺术性质。比如,最为原始的五色,会被应用于彩陶纹饰,能够较好展现出图腾、符号文化;再比如,版画装饰艺术中,色彩极其丰富,能够充分体现出明清时期民间艺术水平,以及当时的文艺思潮、人们的审美取向等,比如杨柳青年画、桃花坞年画、朱仙镇年画、淮纺年画等,其中均包含了大红大绿、纯色对比等方面的色彩,且应用较为频繁,可以代表一个时代的艺术审美,具有独特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历史悠久,在漫长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了语言文字体系,在艺术方面也有了较好发展。民间美术艺术作为一种取之民间生活的艺术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民族特色,是一种质朴、简约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色彩作为主要过程,其运用主要体现在情感表达、内涵展现、民间装饰几个方面,不仅是在民间美术创作中,装饰设计也能够较好凸古老民族艺术特点,充分发挥色彩自身价值与重要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曲日杰.民间美术艺术造型和色彩在现代美术设计中的应用[J].参花(下),2021(10):90-91.

[2]宋志芳.民间美术造型观对现代绘画的影响[J].艺术大观,2021(27):32-33.

[3]朱茵洁.浅谈民间美术艺术造型和色彩在现代美术设计中的应用[J].明日风尚,2021(17):128-130.

作者简介:

陈杰,男,2001年1月生,汉族,重庆綦江区人,学历:大专,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方向美术艺术设计。学校: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神仙树西路6号梧桐苑6栋二单元6号 陈林(收)

电话18990461616 邮编:61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