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下新闻编辑对新闻的发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2
/ 2

网络时代下新闻编辑对新闻的发掘分析

吝云利

博兴县融媒体中心 ,山东 滨州 256500


摘要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信息的传递也变得越来越快捷,互联网上本就海量的信息又在人们的持续互动下产生了裂变,碎片化的信息使得网络新闻的内容变得更为复杂。对当今的网络编辑来说,敏锐的信息洞察力是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他们要在选择新闻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性,筛选出有价值的一部分进行摘录,并用过硬的职业素养来进行碎片化信息的加工和整合,使其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及条理性。给读者更愉悦的视觉感官。同时也要做好信息的“把关人”,完成从传统化新闻编辑向融合性新闻编辑的转型工作。

关键词网络时代;舆论导向;新闻编辑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新闻传播业进入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都在朝着网络传播的方向不断涌进。但不论新闻的传播形式发生何种变化,新闻编辑这一“新闻加工者”的角色却从未发生改变。对他们而言,时代的变迁带来的只有专业技术的升级。那么网络时代下的新闻编辑又应该如何开展工作呢?本文基于此展开探讨。

一、网络时代下新闻的特点

(一)信息量剧增

《产业信息网》上的相关报道显示,截止2021年6月中国的网民规模已达到了10.11亿,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也上涨到了71.60%,而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99.5%。庞大的网民基数给新闻媒体带来的行业效应就是信息数量持续剧增,再加上手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已经完全具备了光速传播的条件,这也就导致人们生活的每时每刻都被海量的信息所包围。

  1. 信息在交互中产生裂变

随着互联网信息的高速发展,信息的传递也变得越来越便捷,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利用网络跟其他网友产生互动,个体间的认知差异性使得他们时常会对同样的信息秉持不同的看法,而这种感知化的差异在交流互动后则会产生剧烈的思维碰撞,信息也因此差生裂变,进而衍生出了更多的“次生信息”。只要新闻信息的热度足够高,信息的裂变就会持续产生,次生信息也会不断的增加,还有可能会延展出更多的“质变信息”。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内在舆论力消失。

(三)信息普遍呈碎片化

网络时代的信息本身就是海量的,而随着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不断衍生裂变,更多碎片化的信息就产生了。这些信息的生产往往不具备统一化、规律化和逻辑化,它们大多都是由琐碎且无意识的事件导致的,其特点在于随机且零散,信息量较少。由于这种类似的碎片化信息遍布在整个网络环境里,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也逐渐向碎片化趋势发展。一方面来说,它可以帮助人们在短时间内接受更多的信息冲击,能够得到短暂的感官刺激,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这种浅层的逻辑会使得人们的思维体系难以实现系统化。

二、新闻编辑如何进行新闻发掘

(一)促进信息选择的敏锐力

受众需要接收信息,但网络上的海量信息往往使得他们目不暇接,过于亢杂的内容也会使得人们疲于选择,这时候便要体现新闻编辑的专业性了。新闻编辑应充分发挥利用自身充盈的新闻理论知识,从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将有价值的信息筛选出来,并传递到受众的眼前。对于新闻业来说,“吸引眼球”是必要的,新闻的本质就是在于让受众的目光转移到此事件上来。就新闻编辑来说,其在工作中必须具有以下两种职业素养:其一,要有强大的信息捕捉力。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闻稿件的编撰离不开丰富的信息素材做支撑;其二,要能够准确把握其节目平台的定位,进而进行精准制导。

(二)提升对新闻再加工能力

单一化的新闻编撰已不再符合当今时代对新媒体的要求,时代对于新闻编辑的信息再加工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为例,笔者对其在10月18号及10月19号推送的文章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统计。两天内该公众号共发送了18条新闻,其中只有两条是纯文字的新闻,包含图文信息的有16条,带有视频内容的有4条,甚至还有两条新闻中含有音频内容。人民日报公众号的背后有一群优秀的运营团队,对于其他新闻编辑而言,它的新闻传播形式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和模板,也就是说现代新闻编辑一定要掌握对文字、图片、视频及音频的基本编辑内容,否则就很可能被网络信息时代的浪潮所埋没。

  1. 增强对信息整合力

信息的传播并不是无序化的,新闻编辑在收集到信息后也不能任其无序传播,而应及时对其进行整合处理。对于媒体行业而言,“信息整合能力”这个词并不陌生,传统报纸中的专版、专题、专栏内容就是一个典型的信息整合体现,网络时代下的新闻编辑更应注重对这一能力的强化训练。传统的新闻传播活动往往是以报纸、广电等为媒介来展开的,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较大。但网络的高速发展给媒体行业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当代网络编辑必须要利用好这个条件,整合各类信息及言论,将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整合延展,并进行恰当的排版后展现给新闻受众,使其得以吸收新闻的全貌,进而提升信息的质量,增强新闻传播效果。

  1. 以议题为引导,增强新闻互动力

传统媒体业受技术的限制较大,媒体及新闻受众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信息的传播及反馈具备片面化。网络时代的来临彻底打破了这一现象,像人们所常见的微信、百度、微博等新媒体软件都有着极强的互动性,与受众间的信息互通是新媒体行业必须关注到的一点。通过增强新闻议题下的互动,受众可以将自己的观点传递给新闻发布者,作为“信息主”的新闻发布者也可以有效利用这些反馈信息来把握受众的价值取向,达到有效增强用户黏性的目的。同时也能及时地发现新闻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处理。因此,现代新闻编辑必须要注重议题的设置,以此来增加新闻的互动性。

三、思考与建议

网络时代带来的信息爆炸让新闻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它在为新闻行业提供大量信息素材的同时也让新闻工作者的任务更为繁重。如何从如此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一部分并以合理的方式呈现给受众,是现代新闻编辑所需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新闻编辑应始终以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开展工作的根本方针。网络时代的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其中低俗、恶劣、甚至违背政治理念的信息是普遍存在的,新闻的本质就是要引人眼球,但政治正确绝对是一条永远都不能逾越的红线。新闻编辑要秉持良好的职业操守,不能为了吸引用户眼球而做出违背职业素养的事情。要始终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政治正确为新闻的根本立足点。同时也要注意鉴别新闻的真实性与否,新闻素材往往都是突然且急促的,时效性也是衡量新闻质量的一大标尺。但核实真实性是新闻发布的第一要务,当代新闻编辑一定要牢记这一点。此外,新闻编辑也需注意要始终紧跟正确的舆论导向。国家一直在打击自媒体行业中恶俗现象,新时代的新闻编辑者一定要记着始终以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依据,坚持依靠人民、服务人民、讴歌人民的原则,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同时也要做好舆论监督工作,促进社会发展,弘扬清风正气。
结语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新闻媒体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部分新兴自媒体在新闻理论及伦理方面的能力薄弱不堪,传播给受众的新闻质量也不是很高。而传统的新闻媒体虽然有着足够的专业沉淀,但却无法及时适应新时代对媒体行业的要求。因此,本文就网络时代下的新闻编辑应如何开展工作展开讨论,希望能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胡晓燕.网络时代新闻报道编辑新理念探析[J].新闻文化建设,2021(13):164-165.

  2. 蔺桂峰.网络传播时代对新闻编辑的影响[J].数字通信世界,2020(04):241-242.

  3. 党万军.网络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理念的创新思路[J].传媒论坛,2020,3(09):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