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3
/ 2

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思考

陈晨

西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 71007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脚步加快,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涌现了不少上层建筑以及先进科技产物,但与此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的问题。在诸多不良现象中,对城市生活垃圾的管控逐渐引起了市政单位的重视。垃圾分类(Garbage classification)一词首次于1996年被提出。主要内容包括垃圾分类存储、分类投放、分类搬运,其目的在于提高废弃垃圾的经济利用价值,让废物通过再利用发挥出更大作用的同时,也改善了城市能源消耗。在绿色可持续发展观下,推行城市垃圾分类收集是新时代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成分。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城市风貌不仅由城市的经济建设和旅游景点决定,起决定性因素的还有城市卫生。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低碳生活理念已经深入市民心中,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也正致力于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样的理想型社会仅靠部分人的力量是难以建成的,需要全部市民们共同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观,共同参与城市绿色建设。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节能减排,资源再利用是当下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将以西安雁塔区为例展开讨论。

  1. 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重要意义

  1. 生活垃圾分类实现了资源再利用

根据数据显示,雁塔区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垃圾站到了30%-40%,可回收垃圾每天能产生120t。废物回收率达到0.5,那么每天可以将能回收金属1.8t、废旧玻璃36t、废旧塑料30t等废旧物综合达到60t。如果对这些资源经处理后再加以利用,每天能节约8.4t金属矿石,可以少砍伐800多颗成年大树。在绝对数据面前是说不了谎的,如此客观的收益,充分展示了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再利用的重要价值。

  1. 减少了生活垃圾处理费用

在雁塔区每天的生活垃圾生产量是巨大的,对于垃圾处理部门而言每天的工作量是巨大的[1]。据调查显示,如果在西安市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减量和减容效应分别为16%与20%。在垃圾产生后,西安市平均垃圾运输距离为31公里,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后得出雁塔区余年需要消耗四百多万进行垃圾处理。对于偏远山区地区而言,这四百万能做的事情就非常多了,比如:改善学校基础建设、修建道路、为贫困学生添置衣物等。

  1. 杜绝垃圾处理二次污染

在垃圾产生后,用焚烧或者堆积深埋等处理方式都会产生许多消极影响,若用科学技术对有害部分进行无害处理,减少了填埋及焚烧垃圾量的同时,也将垃圾处理过程中二次污染彻底杜绝,减少了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1. 推进垃圾处理技术的全面发展

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过程中,分类水平会在实践中日益提升,市民们的环保意识会进一步增强。这样一来,在生活中市民们能对生活垃圾进行科学分类便于相关工作人员收集处理,同时对于垃圾处理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推动着垃圾处理技术的提升。

  1. 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城市卫生关系到每个小家,垃圾收集需要大家共同完成。市民们在这一过程中环保意识增强了,环保责任感也更加明了了[3]。这样一来生活垃圾收集便具备了公众性与全民性。市民们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依照规定完成垃圾分类,为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思考

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过程中,据数据显示雁塔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居民覆盖率为13%,每月可分拣垃圾125t,经过科学计算,垃圾减量率高达12%。更引人注目的是,通过定期回访,雁塔区市民全部知晓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策略,支持的人数占到居民总人数的90%。虽成果显著,但经过实践发现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 完善相关法律机制

以日本为例,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通过颁布相关法律来推动生活垃圾收集工作的实施,在策略如期实施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0年时,各类废物累计再利用量高达1.9亿吨,再利用率为惊人的42%。别国做得好的地方是值得借鉴的,从国内看来,虽生活垃圾收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是相关配套法律文献不够完善,没有做到有法可依。这样一来便导致了垃圾收集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不合理令人诟病的地方。因此,对于相关法律的制定需要更为严格,通过法律的颁布能确切落实过程中每项细节工作,让生活垃圾收集工作更合理,且让市民能够信服并自觉参与其中。

  1. 建立激励政策

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过程中,带来的好处是市民们肉眼可见的,这样利国利民的举措无疑会得到追捧[2]。但是在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是巨大的,不仅人力需要大量投入,市政财政的投入也并非一笔小数目。这样看来,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便需要加以宣传,使之成为“全民工作”,让每位市民都参与其中,减轻职能部门的工作负担,同时也能让生活垃圾收集工作更加高效的进行。那么如何才能让市民自愿参加并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呢?建立激励政策便能让问题迎刃而解。相关部门可以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以宣传,呼吁市民参与到这项公益事业中来,并为参与的市民颁发公益奖状。通过这样的一些激励方式,不但减少了市政单位对项目的投入成本,还有效提升了生活垃圾收集工作的整体效率。

  1. 建立项目推动机制

将项目作为生活垃圾收集工作的抓手,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力度引进项目,为工作注入新鲜血液,增加工作活力[4]。项目引进后,需要做好收集工作、源头减量工作、处理工作等多方面工作,保证财政投入的有效性。同时,有投入就要有保障制度,需要保障项目注入后仍充满活力,为生活垃圾整体收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建立技术支持机制

垃圾收集技术也在生活垃圾收集工作中起到了决定性因素。当下,垃圾分类技术仍然停留在较为初始的阶段,人工分拣方式仍然存在,这无疑限制了垃圾收集工作的进步发展,同时这也侧面反映了为什么部门居民仍不愿意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中来[5]。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明晰的垃圾处理网络,采用更环保且更先进的收集水平进行垃圾分类收集。

  1. 建立评价机制

垃圾分类事业利国利民,关乎到每一位群众,这是一项极具社会意义的公益事业。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的责任制度,将责任分配到每一位市民手中。其次,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针对于不合理现象及时做出调整改进,对于工作中的优秀之处需要予以肯定赞扬。

结束语:

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中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原则。政府和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实施具体方案落实到每一个城镇,更需要大家全民参与,自觉按分类投放垃圾。此外也要培养人们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意识,将生活中可用资源变废为宝。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素质普遍提高,保护环境意识逐渐增强,城市生活环境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薛继业. 对江苏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调查与思考[J]. 环境教育, 2019(8):4.

[2] 曹逸杰, 张颖.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调查与思考[J]. 环境卫生工程, 2018, v.26;No.128(02):14-16.

[3] 贾文龙.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居民支付意愿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4).

[4] 葛会美, 刘香娥, 葛会娟.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标准认知及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J]. 绿色科技, 2020, 000(004):20-22.

[5] 熊英, 张梦雪, 周宇. 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现状调查与改善建议[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 000(014):28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