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区域游戏中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3
/ 2

幼儿园小班区域游戏中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培养

方佳丽

浙江省诸暨市浣东街道双桥幼儿园 3118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交往能力愈加重要,这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工作。而小班则是启蒙初始,他们的幼儿园活动以游戏为主,教师可利用好这一便利,在区域游戏开展过程中,采取多样的方法对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实施培养。将其兴趣和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幼儿能主动与他人交往,使其各项能力有明显提升,全面了解交往的意义,得以不断成长与进步。本文针对幼儿园小班区域游戏中社会性交往能力培养提出相应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区域游戏;社会性交往能力;培养

前言:

在幼儿园游戏作为小班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是幼儿学习、接触、熟悉社会角色的有效途径。故而,在区域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应从多方面着手,针对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加强培养,使其能产生足够动力,从而主动积极的融入到区域游戏中。促使幼儿各方面能力可得到提升,并在游戏中对自身行为结果有所了解与体验,正确认知合作与交往的重要性。确保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有明显提高,让教师能收获显著教育效果。

一、适时指导,提升幼儿交往兴趣

在当今社会不断发展趋势下,交往能力是与人和谐相处的有效技能,可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应从小开始培养。在幼儿园教育中,小班幼儿日常活动通常以区域游戏为主,教师应以此为切入点,对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加以培养,使其能有正确认知与提升。因此,在区域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要适时介入,给予幼儿指导,以提升其交往兴趣。比如,部分幼儿会在游戏中出现一些摩擦,通常他们更希望教师能帮忙解决,这会让幼儿产生依赖感,不利于交往能力的培养。教师应适时指导,鼓励幼儿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当幼儿获得满意结果后,会使其充满自信,并在接下来的交往中更加积极、主动,确保教师的指导能收效显著。

例如,在区域游戏中,幼儿难免会产生一些摩擦与矛盾,教师应改变以往亲自解决这种方式,鼓励幼儿主动去交流,自己解决问题。比如:在一次区域游戏中,某个幼儿跟教师说,自己去厕所回来后,位置就被其他幼儿霸占了,希望教师帮忙解决。对此,教师可指导儿幼如何与他人沟通,并鼓励幼儿主动交往,用委婉的语气商量解决办法。最终幼儿在互相谅解与共识下,不但解决了问题,还可以共同进行游戏。如此一来,当幼儿获得成功后,就能提升其交往兴趣,在接下来的游戏中也会更加主动、积极与同伴交流,从而明显提高幼儿交往能力。既能使其得到锻炼,也能达到对小班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其得以不断进步与全面发展,让幼儿园教育实现理想目标。

二、有效拓展,促进幼儿主动交往

在幼儿园阶段,良好的伙伴关系可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强化其认知,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有极大帮助。尤其是小班的幼儿,他们日常活动多为区域游戏,本身就带有一定交往性质,教师应利用好这一点,在区域游戏开展过程中对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加强培养。可适当进行有效拓展,改变以往教师在游戏活动中对幼儿的指导,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教同伴如何游戏,借此促进其主动交往。教师应引导幼儿互相帮助,既可提高他们的个人素质,也能为幼儿交往带来极大乐趣。此外,教师还应给予部分胆小且性格内向的幼儿以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多主动与他人交往,让幼儿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性交往能力。

例如,在区域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在与幼儿玩颜色对对碰的游戏时,有其他幼儿想主动参与进来,教师可适当进行有效拓展,改变以往主动指导模式,让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教会新同伴如何游戏,并应积极鼓励幼儿互相帮助。比如:在开始游戏时,幼儿会仔细向同伴讲解哪两种颜色碰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变化,并逐一进行验证,让同伴能完全掌握。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之间也会有较多语言与肢体上的交流,在结束时甚至会相约下一次一起玩。如此一来,幼儿之间就能建立良好合作意向,既可促进其主动交往,让幼儿感受到乐趣,还能使其各方面能力有所提高,真正达到在区域游戏中对小班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有效培养。同时为其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让幼儿园教育效果有明显提升。

三、适度评价,强化幼儿交往技能

幼儿园阶段是启蒙初始,对幼儿成长有很大影响,教师应从他们此时开始,抓紧一切机会对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加以培养。而在小班阶段,幼儿接触最多的便是区域游戏,这也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教师可从此处着手。比如正确的评价能强化幼儿行为,这远比说教更有效果,教师应仔细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成功经验与闪光点,并及时给予他们积极的评价与肯定,可增加幼儿自信心,将其交往积极性与热情调动起来。如此既能让幼儿在区域游戏开展过程中更加主动,强化其交往技能,还能让幼儿得到锻炼与成长,使其对交往的重要性有全面且正确认知,同时也能让幼儿各方面能力有所提高。

例如,在区域游戏中,教师应认真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游戏结束后,进行集体评价。对于部分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能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点名表扬,并鼓励其他幼儿向其学习,尝试自己动脑,解决矛盾。比如:在医院游戏中,某幼儿能在没人看病时整理身边的资料,整齐放在桌面上,有病人时,则主动询问病人情况,在病人过多的时,还会拿报纸给病人;而在烧烤店游戏中,两名幼儿配合默契,客人多时其中一人会主动与服务员共同接待客人,并介绍菜单中的各种食物,让客人能选择自己喜欢且适合的口味。对于这些正面评价,能起到明显的鼓励与引导作用,让幼儿了解在区域游戏中应如何表现以及与他人交往,从而强化其交往技能,达到对幼儿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其能有所提升,让教师得以收获良好效果。

总结:

幼儿园作为幼儿启蒙的关键时期,教师应从小对其社会性交往能力加以培养。尤其是在小班阶段,区域游戏是幼儿最基础的日常活动,教师应以此为切入点,从适时指导、有效拓展、适度评价等方面出发,可提升幼儿兴趣与积极性,引导与鼓励他们主动与他人交往,得以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促使幼儿能对交往与合作的重要性有全面且正确的认知,从而不断提高交往能力,让幼儿园小班区域游戏中社会性交往能力的培养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史秋丽.浅谈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J].河南教育(幼教),2020(10):19-21.

[2]杨燕敏.幼儿教育中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探析[J].教育观察,2020,9(08):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