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环境下高校教育学发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7
/ 2

互联网 +教育 "环境下高校教育学发展探究

郝亮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省 266590

摘要:近些年,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信息技术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也为教育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教育”又被称为智慧教育,其为教育的公平及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主要探究于“互联网+教育”环境下高校教育学的改革及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高校;教育学


前言:于互联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知识共享趋势明显,人们汲取信息及知识的渠道已发生变化,此种渠道的转变也使学习方式随之变化,人们学习的局限性明显降低,使用手机、网络、平板电脑等工具,从各种app中均可获取一定的信息及知识。当下,学习成本大大降低,其已成为一种普及行为。在大数据、moocs、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支持下,以往钢式教学模式已逐渐转变为柔性教学模式,将在线学习融入传统教学活动中,可使以往由教师主导学习活动转变为由学习者主导。从高校的角度而言,高校若想持续健康发展,其教育模式也需做出相应改变,积极跟紧时代发展的脚步,创建智慧校园,提高自身的办学水平,进而使办学道路得以延长。

一、转变及更新教学理念及思想

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向学生传播信息,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是互联网的优势所在。于教育中融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其与教育学设定的目标相一致,并且也可满足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并且与高校教育学学科特色契合度较高,并且与时代发展方向相符,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及思想,将“互联网+教育”作为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模式,对高校学科的改革及突破具备积极作用。于“互联网+教育”环境下,需着重关注教育在人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及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路径。于信息化环境中,教育学必须要做出革新,需将相关学科的知识及设理念融入自身,如心理学、哲学、信息技术等,从中汲取对自身有益的知识,促进自身融合发展。在教学期间,需对学生的综合发展予以关注[1]。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方面的培养力度,进而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发展全面的优秀人才。互联网中存在海量信息,信息流通性极强。教育学专业师生均可依据学科特点、自身需求等针对性从网络中获取相应知识,培养自身的网络思维,不断加强自身信息检索及辨别能力是,要存在生包容、开放的思想,从不同观点及角度思考问题,最终形成自己的认知及理解;教育学师生要具备创新意识,不可限制于当下已有知识,需具备探索精神,持续开辟全新领域,了解全新信息,促进自身发展[2]

二、改革教学时间,拆分知识点,提升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每节课堂教学时间通常为50分钟,但从学生的角度而言,有效学习时间并未达到50分钟,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学生时时刻刻被网络信息“包围”,虽然学生学习不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限制,但学生会频繁遭受到网络信息的诱惑,学生注意力极易被分散,会缩短学生有小学学习时间,不利于学生学习。因此,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教师可适当精简教学内容,对知识点进行拆分,缩短课时,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心理学家曾言,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在30min左右,对于此种现象,教师可对在线课程进行优化,适当缩短时间,从而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高校需将各种社交网络平台、在线教学资源以及师生进行整合,可于课程设计中融入视频聊天室、线上论坛等活动,提升学习趣味性,实现知识交互,进而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3]

三、创新教学方式,促进线上、线上教学融合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高校要加强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深度融合,取长补短,创建健全的学习体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提升自身能力。线下教学需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足够的尊重,要将多媒体技术及网络资源融入教学活动中,进而提升教学水平,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电子白板及各种媒体设备的使用更加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利于学生学习。教师要加强对这些资源、技术的了解,并于教学活动中不断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于线下教学中经网络时代的特点予以展现,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从线上教育的角度而言,云教育平台的搭建使学生学习成功打破原有的空间及时间限制,使知识传递变得更为方便,并且会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性[4]。不断丰富课程教育资源,使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学习情况及兴趣随时进行学习,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时间,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知识面。教师于云教育平台上传资源,学生自主学习,于线上进行答疑,并且学生可自行掌握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及学习深浅,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线上学习可有效避免传统教学活动中同步展开所产生的教学差异,并且可以对学生的自觉观念以及主体意识进行培养,引导学生科学安排学习生活时间,可提升学生的计划、规划能力

[5]

培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互联网+教育”的产生对高校教育学学科学习产生严重影响,使其在教学内容、学科特点、教学方式等方面均展现全新的特点,其为高校教育学专业教师带来艰巨的挑战。“互联网+教育”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强调师生合作,但此种要求并不意味教师教学任务减少,相反的是,其预示着教师应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与转变自身教学思维。只有如此,方可使教师可以从容应对“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挑战,实现与学生的共同成长。教师应加强网络技术的学习,从而创新与丰富教学形式。不论是课件的制作还是微课视频的制作,均需应用网络技术,教师学习新技术、尝试新技术,于教学活动中融入先进技术及理念,均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高校教师应用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便利性,及时对教育学领域最新的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为作出表率,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保持对教育学学习的热情[6]

结论:“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使学生学习打破原有的空间及时间限制,其出现使教育内容与对象等发生结构性与实质性变化,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无法适应此种变化,所以高校教育必须进行革新与发展。高校应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打造优秀的网络学习平台,积极转变自身的观念及思想,创新教学方式,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从而提升自身办学水平,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捷,张红.“互联网+”下的高校在线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J].内江科技,2021,42(10):77-78+36.

[2]朱永琴,侯凯文.推进“互联网+教育”的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J].办公自动化,2021,26(19):22-24.

[3]周倬君,陈虹宇.“互联网+”背景下财经类高校教育教学模式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09):141-143.

[4]梅胧文.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模式创新发展——评《音乐教育学研究方法》[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09):2827-2828.

[5]马小壹.“互联网+教育”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10):13-14.

[6]陶秀娟,范彦娜,蔡慧珍,等.“互联网+”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课程思政育人路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7):28-29.





作者简介:郝亮 1980年 男 汉 山东青州人 硕士 山东科技大学副教授 研究方向;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