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python》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1
/ 2

《 初识 python 》 教学设计

叶红

苏州大学实验学校 215000

背景

1989年圣诞节期间,荷兰的吉多(Guido)为了打发圣诞节的无聊,决心开发一个新的脚本解释程序,称之为python。由于Python语言的简洁性、易读性以及可扩展性,它逐渐受到计算机编程领域的重视,目前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程序设计语言之一。

随着Python语言的逐渐强大,不少教师开始挖掘它的教学价值,将其引入到中小学的编程课中。作为一种新的编程语言,如何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主动性非常重要,《初识python》作为编程语言的第一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python语言的作用和培养他们学习编程的兴趣。

学情分析

在信息技术教材中,python教学内容是在初二课本上的,我这是一节公开课,选择在初一的学生进行教授,初一的学生还没有接触过编程语言,本节课作为他们的第一次认识编程语言的内容,所以一定要设计的有趣好玩才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本课开始以人工智能例子引入Python的学习,接着以一些简单的代码写出来的程序让学生体验,修改其中的参数,不同的内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最后让他们以程序员的身份写出自己的第一个代码来提高他们学习的成就感和学习编程的兴趣。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print()函数输出命令让print输出中文、英文,以及特殊符合。

2.掌握Python程序的“新建”、“打开”“编辑”、“运行”“保存”等方法。

3.能够学会对程序进行调试和修改,并能够看懂注释。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导学案的形式,掌握Python程序的编写。

2.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编写自己的第一个程序并能够正确运行。

3.通过体验简单的python程序,感受python强大的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编程的兴趣,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2.让他们以程序员的身份写代码和完善代码,提升他们的成就感和激发学习编程的兴趣。

3.通过程序的优化,明白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python程序,感受python的强大。

教学难点:写出Python的第一个程序,掌握print函数的使用。

教学和学习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导学案自学、同伴互助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提前将导学案、体验题以文件夹的形式发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师:“同学们,我先来跟大家看一个小视频”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

师:“我们是不是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呀,可以回答我们的问题。例如,Siri,小爱同学......”

教师活动:用手机喊Siri,提问问题,让siri回答问题。

师:“这些小爱,小度都属于什么呢?”

生:“人工智能产品。”

师:“人工智能是怎样实现的呢?为什么会听懂我们的话呢?”

生:“因为里面有程序。”

师:“很棒,因为编程。程序员编写的程序来让计算机或者机器人来执行我们的命令。”

师:“我们小学已经学习过一种编程语言scratch,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种更强大的语言python!”

设计意图:由学生目前经常接触的人工智能引入编程,由编程引出编程语言。让学生明白python是什么。

师:“我为什么说他强大呢,不是随便说说的,有视频为例,我们一起来看看python可以做什么吧。”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明白python可以做什么。

二、了解python

教师活动:介绍python的出现和发展。

设计意图:Python语言的出现比较具有戏剧化,创始人吉多·范罗苏姆(Guido)为了打发圣诞节的无趣才开发的一种程序语言,之所以选中Python(大蟒蛇)作为该编程语言的名字,是因为Guido当时比较喜欢的一部电视喜剧《蒙提.派森的飞行马戏团》(Monty Python's Flying Circus)。初一的学生对于这种具有戏剧性的小故事比较感兴趣,更容易记住。

三、体验python

师:“刚刚视频里有一句话你们有没有注意,python拥有强大的库,简单的几行代码就可以实现强大的功能。”

师:“什么是库呢?我们先来看这张图,是我用scratch画出来的圆,有几行代码呢?”

师:“再看这是我用python画出来的圆,有几行代码呢?”

61c13663e2574_html_935a79c06f02cda0.png
1不同编程语言的代码比较

师:“有同学知道吗?来帮我翻译一下。”

学生活动:举手回答问题。

师:“很棒,我们知道circle是圆的意思。Python中使用了两行代码,一行是导入Turtle,还有一行画出半径为50的圆。光看代码就比scratch简洁了好多。Turtle就是python强大的库中的其中一种,Turtle是海龟库,是可以用来画图的一种库。”

教师活动:我们以前学习过WPS中的函数,我们不要管这些函数是怎样实现的,我们就可以直接拿来按照函数规则使用。其实库和这些函数也是一样的,我们不需要想这些库是怎样实现的,我们只要按照自己的需求使用合适的库就好了,例如我们想用python画图,就可以使用turtle库,我们想用python做数学计算,我们可以使用Math库。

师:“我们想画一个圆,只要使用海龟库里函数,按照函数的书写规则写好代码就可以画出来了。我们如果想让海龟画个红色的圆或者画粗一点的圆。那我们得告诉它,圆的颜色和圆的粗细。”

教师活动:演示如何运行python程序。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个画圆的程序,你们试着修改它,然后运行看看有什么变化吧。完成的快的同学打开多彩圆的程序,去尝试理解每一个命令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Python的一大优势在于有很多的库可以直接调用,通过学生学习过的WPS函数来类比库的使用,一则学生可以明白python中库的意义,二则学生明白库的使用也有自己的方法和原则。其次通过体验圆的程序,学生来明白代码就是写的命令。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安排两个不同难度的程序体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只需要体验基础的圆的编写规则即可,而学习能力较好者则可以探索学习更多的内容。

四、编写第一个程序

师:“那现在海龟画完了,我想让计算机输出告诉大家这是一个半径为50的圆,怎么办?”

教师活动:介绍print函数的使用方法。

师:“刚刚你们是在老师给的程序基础上修改了程序。你们已经开始学习编程了,很多学习程序的人刚开始都会用一句话来和计算机打招呼,告诉计算机自己要开始学习程序啦,现在我们也来和计算机打声招呼吧!”


教师活动:演示新建程序,提醒学生在导学案上也有相应的步骤提示。然后在班级巡回检查学生的问题。

学生活动:根据导学案提示完成自己的第一个程序。有学习余力的同学来完成导学案中的题目2(如图2所示,输出以下图形)。



61c13663e2574_html_46db05cc5537cbf5.png

图2 题目2

设计意图:让学生以程序员的身份写出他们的第一个Python程序,利用简单的程序增强他们编写程序的成就感。对于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分层教学,布置有梯度的任务。

五、程序的优化

师:“很棒,所有的同学都完成了第一个程序,已经和计算机打过招呼了,我刚刚发现有很多同学已经完成了题目2,而且他们是用不同的方法完成的。”

设计意图:题目2 的设置有两个目的:1让学生了解print函数里面可以输出不同的内容、如汉字、英文、特殊的字符。2题目2 的完成有很多方法,有基础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引号可以输出多行指令,有的知道字符的运算也能使用其他方法完成。让学生明白同一个问题可以使用不同方法解决,程序也可以像数学题一样是有简便运算的。

六、谈一谈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python出现的历史,体验了python中库的使用,编写了自己的第一个程序。还剩几分钟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活动:介绍本节课的学习体验。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一节体验课,学生通过本节课内容来聊收获,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对于python的认识和了解,已经是否有意愿继续学习这门编程语言,有助于下节课更好的设计教学内容和使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来教学。

教学反思:

本次课是Python的第一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重要,因为在第一课中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才可以为以后继续学习Python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第一课中,我使用了抖音短视频中的几个视频片段跟学生展示Python的作用和强大功能,果然学生都对这门编程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下来在讲解Python编程的时候,考虑到学生对于编程的经验和认识大多停留在小学学习的scratch中,因此我选择了两种编程语言的对比来展开Python的教学,学生在第三个环节中体验Python中,有位学生对于程序的改写超出了我的预期,本来是调整程序中圆的粗细和颜色画不同的圆,结果一个同学对圆的粗细进行了大胆的修改,画出来一个圆环,为同学们学习提供了新思路,将课堂知识动态呈现。

本次课结束,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发现所有学生都完成了环节四中的编写出自己的第一个程序,但是由于时间关系,环节五程序的优化部分没有进行讲解只是一部分学习能力有余的学生完成了这部分任务,大部分学生只进行到环节四,为了能够及时进行环节六,程序的编写注意事项就讲的略有仓促。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有针对的设计环节四和环节五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