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簧管演奏与“松弛”状态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1
/ 2

双簧管演奏与“松弛”状态的分析

黄天一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双簧管教学作为艺术与教育的有机结合,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艺术人才。很多研究学者认为,气息是双簧管演奏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其他环节最有力的支撑,与气息非常相关的词语是“口型”。但是,目前双簧管演奏口型存在多重误区,例如,有些演奏者在演奏双簧管的时候,没有掌握口型方法,嘴唇软弱导致声音低沉,严重偏离了音准等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可见,在双簧管演奏中,不同的口型会直接影响音程、语调和音色。

关键词:双簧管演奏;声音;松弛状态分析

引言

在大型交响乐团中,每一种乐器都是必不可少的,奥博扮演的“角色”也很重要。想好好演双簧管的人,从现在到明天都学不到,这就要求表演者具备一定的演奏基础,熟练掌握一些理论基础知识,如构造、音色等。

1双簧管的乐器结构

双簧管是各管弦乐队演奏中广泛使用的双音、空气传播乐器之一。它具有音高、种类多样的特点,包括一神教、英国一神教、一神教,也是法国民族特色乐器之一。一般来说,双筒形呈锥形,长度约为60 cm70 cm,口形件由安装在管顶部的成双弹簧的几个管板组成。奥博曾是法国军队合奏曲中的一个重要乐器,能够一起演奏和独奏。著名音乐家J.S. Bach和J.P. Lamo都非常重视奥博仪,认为它极为宝贵。G.F .亨德尔以奥博为主要乐器创作了六首乐曲;世界著名的交响乐一般都有奥博指挥的乐曲,如第4号交响乐中的第二句、英雄交响乐中的追悼会、挪威舞蹈等。双簧管演奏技巧复杂。例如,如果连续开六个手指洞,自然尺度可以在d-hard中发挥,音质与长笛相似。如果范围设置为“~g3”,则可以连续上升到c4,但是如果很难玩的话。obo表演时,前16个音节都是基本音节,具有偶然性音色和管焊特性。

2松弛的演奏状态

2.1松弛的身体

松弛的身体是双簧管松弛演奏状态的前提条件,是基础。双簧管演奏通常采用两种姿态。一种是站姿,以独奏的形式演奏为主,通常会采用站姿。站姿利于演奏者对作品的表达,在演奏过程中可以更好的突出独奏部分。另一种是坐姿,以重奏,室内乐或是合奏的形式演奏为主,通常会采用坐姿。坐姿利于多声部之间的均衡,突出的是和声的效果,而非个别声部。无论是站姿还是坐姿,演奏双簧管时都需要放松身体,使身体保持松弛状态。这里谈到的松弛,指的是自然的,放松的状态。而非夸张的,过分的松弛。当用站姿演奏时,演奏者需要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身体保持自然的状态即可。注意!不需要挺胸,收腹等紧张的动作。身体任何一个位置紧张,都可以导致整个身体僵硬,对演奏造成影响。当采用坐姿演奏时,演奏者需要坐在椅子的前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处,上身自然挺直但不必用力,双脚自然打开踏地。注意!不要将后背靠在椅背上,这样会造成身体过于放松,导致腰部无法有力支撑,影响演奏质量。

2.2松弛的肩部和颈部

肩部和颈部是否能保持松弛状态,对于演奏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肩部和颈部也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影响肩部和颈部松弛的演奏状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呼吸。吸气的量过大导致气息位置上移或是气息位置不正确,导致肩部用力,连带颈部紧张,造成无法松弛。演奏者在呼吸时一定要控制好吸气的量,尽量做到用多少就吸多少,千万不要觉得气吸得越多越好。对于双簧管这种乐器来讲,气吸多了并不是好事情,有时还会对演奏造成影响。(2)哨片。由于哨片的状态与演奏者对哨片的实际控制能力不相符,也就是说演奏者无法自然的控制哨片。导致演奏者颈部紧张,造成演奏重量受影响。哨片,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也就是说要能在保证身体放松的状态下演奏的,不要用过分厚或者是不适合自己的哨片,以免对自己的演奏状态造成影响。

3松弛的演奏方法

3.1哨片与双簧管之间的搭配

双簧管音域一般包括两个半八度,乐队常用音乐一般也是两个八度。所以,在此音域中,所有半音均都是可以演奏的。乐器发音及音准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两片簧片振动而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嘴型及气息也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了哨片的振动。对双簧片木管乐器而言,哨片能够起到较为有效的作用。由此可见,哨片可以被看作是双簧管演奏的“核心”。对于演奏者而言,拿到好的乐器之后,能否达到完美演出效果,哨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双簧管哨片在演奏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制作比较复杂,并且对演奏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双簧管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在交响乐作品里,双簧管有着接近女高音般动人的音色,它更能够体现出人们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双簧管哨片是乐器的“声带”,哨片的优劣会对乐器音色产生极大程度的影响。每个演奏者都应该掌握专业的哨片制作方法,这个技能已经成了双簧管演奏者必须学习的课程。说到搭配问题,不只是乐器和哨片某一个单方面的合适就可以,而是还要看用什么样的哨片去搭配这个乐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需要演奏者反复琢磨研究尝试,才有可能找到这个双簧管搭配的平衡点,从而达到最完美的效果,吹起来不累,情感能表达到位,音色能到达作品需要的要求,这样才是一个最好的搭配。

3.2乐器与演奏者身体的角度

一般来说,乐器和选手身体之间的角度应该在45度到60度之间,但不能一概而论。由于每个人的口腔结构不同,牙齿的角度也不同,因此鹤自身也有必要适应。烟斗上上下下唇的压力基本相同,如果一侧压力过高,另一侧压力过低,无法控制烟斗的振动,则烟斗上不应有强烈挤压。因为只有在同样的压力下,上下口哨的振动频率才能基本相同,这样乐器才能充分振动,发出最好的声音。很多玩家在玩游戏时往往过于教条主义地以乐器和身体为角度。他们认为这是最好的观点,但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条件。我希望所有表演者都要根据自己的口风条件,从声音中寻找最合适、最科学的角度。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找到具有最佳共振的声音:播放较长的声音,减慢它同时上下移动乐器,同时感觉到声音颜色的变化,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然后固定它,这样基本上就可以得到具有相应振动的声音。还有一点是一些表演者应该注意的:下巴和颈部之间的角度应该是90度,上下不超过5度。因为下巴太低会导致气管弯曲,就像吸管一样,使呼吸无法顺利进入烟斗,呼吸流速增加后,呼吸量也会增加,但烟斗的喷嘴不足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排出呼吸,所以会立即增加口腔内的压力,导致呼吸行为现象,使身体紧张,影响性能。因此,玩家也可以运用上述方法,即在玩长音符时轻松地上下摇动脖子,感受语调和声音颜色的变化,找到最适合他的角度,然后将其固定,使他在演奏时找到最适合他的姿势,让他在最轻松的状态下演奏。

3.3双簧管的吹奏技巧

当你扮演双簧管时,你需要在许多方面与你的身体合作。你的手指必须负责灵活地按下按键。玩游戏时,嘴巴应该是用管板做成的小“o”形。当你嘴唇周围肌肉松弛的时候,你也应该避免在比赛过程中漏风。由于芦苇太脆弱,牙齿应该避免碰到簧片,以免损坏。比赛过程中,选手应该配合呼吸,通过舌头的接触改变继续和脱离,这就要求选手合理地发挥气流。当然,双簧管技巧很多,不仅仅是上述步骤。只有当表演者真正学会把学到的基础知识付诸实践,他才会认识到自己独特的特点。当然,上述游戏技巧因人而异,所以身体健康、非常喜欢双簧管的男女都能学习这种乐器。

结束语

目前国内研究双簧管的人越来越多,但只有当人们真正了解了它的历史和结构等基础理论知识,人们才会对“探索”双簧管乐器更感兴趣。一件乐器本身的价值,不在于它演奏过多少著名的作品,而在于让人在听到它演奏的作品时,能有深刻的感受,给观众带来一场盛大的音乐盛宴。

参考文献

[1]高玉朋.双簧管演奏中循环呼吸的训练方法[J].北方音乐,2020(22):45-47.

[2]任亮.浅谈双簧管演奏中循环呼吸的训练[J].黄河之声,2019(20):49.DOI:10.19340/j.cnki.hhzs.2019.20.029.

[3]李婉纯.双簧管演奏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J].艺海,2018(08):36-37.

[4]任亮.双簧管演奏中的呼吸与音乐表现探讨[J].黄河之声,2016(20):81.DOI:10.19340/j.cnki.hhzs.2016.20.062.

[5]王骏.论双簧管学习中呼吸训练[J].通俗歌曲,2015(0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