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3
/ 2


浅析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宋秀梅

广安市广安区希望小学校 四川 广安 638000

【摘要】关注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和辅导是我们语文教师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本真追求。在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转化语文学困生已成为我们教师普遍关注的紧迫课题。许许多多的语文老师对此作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虽然学困生人数不多,但对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却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


1.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1家庭方面

家庭环境及其教育是导致学生成为学困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人们的思想更显开放,离异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班级里一部分学生就变成了单亲孩子,孩子在心理上存在或多或少的阴影。倘若家长没有处理好家庭和子女之间的矛盾,就会导致孩子与家庭的关系变得僵化,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就会对家庭产生反感情绪,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父母的鼓励、支持和理解,这样就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其次,随着更多的年轻父母外出打工,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照看自己的子女,只有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而一般来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孙子都非常溺爱,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思想观念又比较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与后辈的交流也不能顺畅进行,除了只能尽量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不能在思想与他们进行沟通,也对他们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最后,许多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也有很多家长缺乏对孩子学习的关注,或者他们只关注孩子学习的结果,不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比如:有些家长劳累了一天,拖着疲倦的身子,下班回到家里,看见孩子坐在客厅里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家长便会大声吼道:“你的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没有?”学生回答:“我在学校里就完成了。”家长便同意孩子继续看电视,根本不去检查孩子的作业。有的家长只是问:“最近你们考试没有?你考了多少分?”如果学生的回答不令人满意,家长则是用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来惩罚学生。因为他们关注的是孩子的成绩,而不是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促膝谈心,帮助分析失败的原因。这样,长此下去,孩子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变成学困生。

1.2 学生方面

学困生的出现也是有很多自身原因。首先是智力因素。记忆力差,理解能力差,接受能力缓慢等造成学习困难。其次是非智力因素。平时,我们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发现一些孩子本来挺聪明的,但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究其原因,就是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所致。譬如有的学生学习方向不明确,学习的态度不够端正,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一门心思集中在玩上,对学习不感兴趣。有的孩子从小学低段开始课堂上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注意力不专注,老爱开小差,更不会积极动脑,久而久之导致了思维的惰性。也有的孩子课外的学习品质极其糟糕,他们几乎没什么自我约束能力,很少按时完成课外,书写不够认真,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只是敷衍了事,更谈不上广泛的阅读了,他们如井底的青蛙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2.转化学困生的建议与方法

2.1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

首先,教师要树立信心。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能够学好的,不要放弃他们。其次,要帮助学困生及其家长树立信心。我在工作中就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这位学生刚入学时,学习习惯也比较好,成绩也不错,在老师眼中是一个比较听话上进的孩子。但是在读三年级时,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务工,就只有将孩子交给外公外婆看管。由于老人比较溺爱外孙子,年纪又比较大,不能督促孩子的学习,只能满足物质上的需求。渐渐的这个孩子就开始不完成作业,上课也不专心听讲,放学后就进游戏厅,成绩也不断下降,最后成了班上有数的学困生之一。看着这个孩子的变化,我作为他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心里非常着急,我不能放弃。于是我及时地与家长取得联系,耐心细致的与家长沟通交流。在我的强烈建议之下,孩子的母亲终于放弃了在外乡工作,回到家乡就近务工。通过我与孩子母亲的交流,我帮助她树立了纠正孩子不良习惯的信心,并且共同探讨方法,利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积极转化孩子。此外,我还多次与孩子谈心,让他不断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帮助他重新树立了学习的信心。经过努力,进入四年级的时候,孩子已经明显的改变了,又成为了老师眼中积极学习、努力上进的好学生。

2.2 授人以鱼

由于学困生的形成是极其复杂的,有许多原因,因此转化他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有一颗长期的、不断坚持的心。我曾经教过一对孪生兄弟,很小时母亲就离家出走,全靠爷爷奶奶抚养。刚读小学时,年龄小,说话口齿不清。在刚开始的拼音学习也非常困难,因而对他们后面的语文学习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到了三年级时,他们的语文成绩也成为了班上垫底的存在。为了让他们的语文能跟得上全班同学,在每节课学习生字时,我都有意地关注他们,帮助他们认读音节,经常课堂对他们抽读,不断地鼓励他们大胆地读出来。经过我们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一个学期后,这对孪生兄弟的拼读能力终于过关了,语文成绩也大幅度上升,甚至到小学毕业时,语文成绩名列全班前茅。

2.3 授人以渔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众所周知,在转化学生当中,仅仅依靠授人以鱼是不够的,还应该授人以渔,这样才能真正转化他们,并且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受益匪浅。在实施过程中,我在治“标”的基础上更强调治“本”,特别注意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逐步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拿阅读习惯的培养来说,为了帮助学困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我采用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有阅读习惯良好的学生和学困生,然后让每个小组的组长负责监督,这样我每天利用二十分钟的组内阅读来帮助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另外,积极与家长取得联系,专门给这部分学生布置阅读任务,由家长督促完成,到学校后我再逐一检查,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有时,我还让这些学困生之间进行比赛,对取得进步的及时给予表扬和加分鼓励,不断促进他们的转化。总之,我采用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到这些学生小学毕业时,他们的语文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转化语文学困生,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时刻面临的艰巨任务,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长期的、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转化。我们教师要对每个学困生负责,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爱心,去关心和帮助学困生。使他们由“厌学”变“乐学”,从而实现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小宁.浅谈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8):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