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需求与人性人权理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1-17
/ 2

人的需求与人性人权理论

杜 杰

(武汉理工大学政教系 湖北武汉 430070)

摘 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提供了人性和人权理论的新思维、新知识。本文认为,需求层次理论也是关于人性和人权的基本理论。人性根源于人的需求,人性结构根源于人的需求结构。人权根源于人的需求,人权结构根源于人的需求结构。人性和人权都是在社会生活中完成的,在历史发展中完成的。人性理论和人权理论是相通的,相应的,需求层次理论提供了人性和人权理论的基础性解释。

关键词:需求层次;人性;人权;自我实现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提供了人性和人权理论的新思维、新知识。本文认为,需求层次理论也是关于人性和人权的基本理论。人性根源于人的需求,人性结构根源于人的需求结构。人权根源于人的需求,人权结构根源于人的需求结构。人性和人权都是在社会生活中完成的,在历史发展中完成的。人性理论和人权理论是相通的,相应的,需求层次理论提供了人性和人权理论的基础性解释。

一、人的需求与自我实现

马斯洛提出人的五种基本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人的需求是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求,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求占支配地位,任何一种需求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求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求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求发展后,低层次的需求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基础是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他认为人的内在力量不同于动物的本能,人要求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乃是人的本性。人的需求和自我实现,揭示了人的存在的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具有一般规律性,提供了人性和人权理论的基础性解释。

生理需求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行的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求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安全需求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威胁、避免侵袭以及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情感需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尊重需求是人人都有的,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可以说,生命的本质在于实现自我。人的五种需求的满足就是在实现自我,体现人的本质。在实现自我中,人性得以展开,人权得以展开。同时,需求层次理论也表明,人的基本需求在于两个方面: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情感需求的满足是蕴含德性因素的,德性内在于人的本质之中。顺便一说,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的理性人分析恰恰遮蔽了人的德性本质,其“理性人”是扁平的,其市场理论是模型化的,与实际的市场经济运作过程并不一致,待另文专论。

二、人的需求与人性实现

马斯洛提出人的五种基本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揭示了人性与人权的存在基础。传统的人性理论纠结于性善性恶之辨,无论是经验论的、理性论的或者信仰论的说法,其立论似乎都没有找到一个切实的存在基础。经验论诉诸个别事实的关联,理性论诉诸某种共性的推演,信仰论诉诸超验的规定性,三者都是脱离了人的实体存在性的基本品性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的提出,指明了人性人权之存在有一个存在基础,人性是满足人的需求,人权是满足人的需求。

人性乃是寻求人的需求的满足,其本质是自我满足。满足生理需求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包括饥、渴、衣、住、行的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满足生理需求是人的最强大的存在基础,是人性的基础。自然,人性的需求是广泛的,不会局限于满足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是人的多维度的生活需求之一,是人的成长的保障性需求,自然也是人性存在的基本内容之一。安全需求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人生威胁、人生侵袭以及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

情感需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情感需求是伴随生理需求而存在的,自然也是人性的基本内容。

尊重需求是人人都有的,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自我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从人的本质的社会性看,尊重需求内在于人的本性之中。

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人是有自我意识和目的性的存在,自我实现是人的特有的本质属性。总之,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全面揭示了人性的基本内容。

三、人的需求与人权实现

在中西不同的语境中,人权的内容是有差异的,似乎没有一个确定的共同的理论基础。马斯洛提出人的五种基本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揭示了人性与人权的存在基础,揭示了人权的基本内容。

人权的第一个内容是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生理需求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主要有饥、渴、衣、住、行的方面的要求。很显然,如果不能满足人的生理需求,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满足生理需求是社会给予人的第一位的人权保障。

人权的第二个内容是满足人的安全需求。安全需求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威胁、避免侵袭以及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求。马斯洛理论揭示了人作为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系统,其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都是主要的寻求安全的工具系统。寻求安全保障,是人性自然,自然也是人权之基本内容。

人权的第三个内容是满足情感需求。情感需求包括友爱需求和归属需求两个方面的内容。友爱需求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和友谊。归属需求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情感,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份子,相互关心和照顾。人作为社会性存在,有着满足情感需求的基本人权。

人权的第四个内容是满足人的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是人人都有的,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体验自我价值,显然是人权内在的逻辑,也自然是人权的基本内容。

人权的第五个内容是满足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这是自我意识的自我认同,是不可或缺的人权,是人的自由的实现。要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五大需求,揭示了人权的基本内容;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乃是实现人权的必然逻辑。



参考文献: 《第三思潮》,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61e4daa194516_html_45b5f7706e2a2128.png61e4daa194516_html_45b5f7706e2a2128.png61e4daa194516_html_45b5f7706e2a2128.png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