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30
/ 2

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研究

徐娜

江苏省 泰州市姜堰区张沐幼儿园

摘要: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是当前农村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点。本文以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表现及原因,指出情感缺失对儿童成长造成的危害,最终就如何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情感缺失;危害;应对策略


  1. 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1.1情感缺失的表现

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1)自闭孤独。幼儿时期的儿童缺乏独立能力且处于情感发育的关键期,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与陪伴,幼儿感受不到关爱与悉心教导,容易感到孤独冷漠;而隔代监护人主要关注幼儿的衣食住行,在幼儿的情感需求方面极易忽视;教师在幼儿园里大都将工作重心放在保健与教育上,有时候在幼儿情感方面缺少关注,这就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自闭、不合群的现象。(2)敏感自卑。父母的陪伴与引导是幼儿成长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幼儿只有在尊重自我与他人的基础上才能够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同龄幼儿直接有时候会无疑伤害到对方,比如有的幼儿会询问留守儿童:为什么不是你爸爸妈妈来接你放学,为什么你爸爸妈妈没有陪你等等,留守儿童大都与父母交流较少,他们比较羡慕其他有父母陪伴的儿童,长期以往,会产生自卑心理,对父母问题也比较敏感,自尊心也会逐渐缺乏。

1.2情感缺失的原因

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原因主要有四点:(1)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幼儿期是母子依恋的关键期,而父母角色的长期空缺是造成情感缺失的直接原因。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导致亲子交流沟通较少,长期不见面导致孩子内心抗拒与父母沟通,亲子关系也逐渐疏远。(2)隔代抚养人的抚育关系不当。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由其爷爷奶奶进行照料,隔代抚养人知识水平有限,思想行为难以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难以用科学的育儿方法来指导幼儿探索世界,因而也难以满足幼儿的认知需求及成长需要。长期以往,幼儿也不愿意与隔代抚养人交流沟通,情感需求自然得不到满足。(3)幼儿园在情感教育方面缺乏重视。与城市幼儿园相比,农村幼儿园的环境略差,师质资源也相对缺乏,每个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都比较繁杂,因此除了幼儿教育工作之外,教师很少有时间去关注幼儿的情感问题,因此留守儿童除了缺乏亲情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师爱。(4)社会缺乏关爱体系。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社会服务体系,资金、人员都相对缺乏,大众也普遍缺乏关爱留守儿童的观念,比如许多人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留守儿童,这种举动无疑会加剧儿童自卑敏感的情绪。

  1. 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的危害

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造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不利于儿童自身发展。(1)导致情商低。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引导,在人际交往方面往往存在问题,比如不会找到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同伴之间的交流方式不当,做错事情不肯承认错误,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等,这些都是情感低的表现。(2)导致身体发育慢。幼儿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许多留守儿童由于思念父母,又不主动与其他人交流沟通,导致心情郁结、饮食摄入少,长期以往导致其身体生长发育缓慢,身高体重低于其他儿童。(3)导致敏感自卑。家庭是塑造人格的第一场所,父母的教育方法及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儿童。留守儿童长期父母缺席,这就导致儿童性格懦弱、遇事缺乏自信、内心敏感自卑,进而严重影响其社会行为的发展。第二,不利于家庭内部和谐。父母与孩子常年不见面,必然会导致亲子隔阂,在做错事被父母指责后,儿童可能会出现叛逆心理,不服管教,进而加深隔阂、加剧家庭内部不和谐。第三,不利于社会人才培养。幼儿期是个体健康成长的关键期,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养成人格健全的孩子,而留守儿童缺乏亲情关爱,且所受的家庭教育水平不高,得不到家长的正确引导,这就影响到其成长发展,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1. 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的应对策略

3.1幼儿园管理要彰显人文关怀

幼儿园在管理工作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彰显人文关怀,要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以此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制。幼儿园教师要建立班级留守儿童档案,定期与留守儿童监护人交流沟通,定期更新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及监护人信息,更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平时在家的学习及生活情况,与监护人探讨教育方法。(2)制定并完善心理咨询制度。幼儿园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并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教师,为幼儿提供咨询服务。教师要密切关注班上留守儿童的情绪状态及心理状况,如果发现幼儿存在心理问题,要及时找机会与幼儿多交流沟通,引导幼儿说出心里的烦闷事情,帮助幼儿解决情绪问题。如果心理问题严重,那么要及时带到心理咨询室,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正确疏导来有效化解心理问题。

3.2教师要密切关注留守儿童

幼儿教师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上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与积极的情感体验。(1)关爱留守儿童。“成功的教育都是爱的教育。”教师的爱是成功教育的关键。留守儿童缺失亲情,教师应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爱,在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这样有助于幼儿获得安全感,养成易于交往的品格。(2)尊重留守儿童。大多数留守儿童都存在敏感自卑的心理特征,因此教师要尊重他们,弱化留守标签,用平等、接纳的态度看待留守儿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3)主动进行情感互动。良好的情感互动有助于拉近师生的距离。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他们缺少父母的陪伴,情感交流的缺失使他们容易产生孤独的感觉,因此会产生自卑、不合群、积极性不高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爱心,与留守儿童多交流沟通,赢得幼儿的信任,多用积极的言语来鼓励他们,引导并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3.3构建多元化的家园沟通模式

为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儿童造成的消极影响,幼儿园应构建多元化的家园沟通模式,增强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沟通。(1)现代信息技术极为发达,幼儿园可以在官网或者公众号上设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栏目,向留守儿童父母传授正确的教育观念及亲子沟通技巧,引导其多关注幼儿;在平台上设置留言板,以便家长与幼儿园交流沟通,使他们增进与教师的沟通;幼儿园可以定期在平台上发布幼儿的在园动态信息,以便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2)幼儿园可以通过日常活动来促进亲子交流。比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将自己对父母的思念或者想法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示出来,然后将作品上传到网站或者班级群里,以便家长观看。教师也可以定期在班级群里上传一些幼儿活动视频或照片,让在外务工的父母掌握幼儿的在园情况;教师还可以在合适的时候举办亲子活动,通过亲子活动来增近他们之间的亲情。

  1. 结束语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不仅会危害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还会影响到家庭内容和谐、社会稳定与发展,因此社会各界应对留守儿童问题予以重视,进一步完善社会关爱体系,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生活学习上多引导多关怀幼儿,多交流沟通并帮助他们疏导情绪,引导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最终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J].中国民政,2016(12):18-20.

[2]卢王端;任文娅.用情感教育,为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J].科学咨询,2015(0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