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废旧物品在幼儿体育活动中的意义和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2

浅谈废旧物品在幼儿体育活动中的意义和作用

王莉

四川省 广元市利州区宝轮幼儿园 628003

【摘 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何在组织幼儿日常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已成为当前幼儿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课题通过利用废弃家务用品-瓶子自制体育器材,并用于体育活动来启发幼儿认识废物—收集废物—利用废物,激发幼儿进行废物利用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珍惜资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关键词】:废弃瓶子;幼儿教育;环保意识;体育活动


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提高环保意识,也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形成健康的独立意识的关键时期,也是树立环保意识的最佳时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明确提出:“幼儿园应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具和玩具”。为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更好地促进幼儿园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利于幼儿的身心成长。因此,幼儿园应把培养儿童环境保护意识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教育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瓶子作为常见的容器之一,因其造价低,携带方便,形式多样而深受大家的“青睐”,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废弃瓶子随意堆放,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还会造成潜在危害。将其制作成体育器械投入到在具体的日常体育活动中不仅优化了幼儿园的环境,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作思维和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一、废弃瓶子的收集

瓶子其主要来源于生活中的饮料、食品、酱菜、蜂蜜、干果、食用油等液体或者固体一次性包装容器。常见的有如易拉罐、牛奶瓶、饮料瓶(可乐、雪碧)。考虑到瓶子是与幼儿直接接触的,为保障使用安全,通过研究组讨论,对要收集废弃瓶子提出以下要求:首先,所收集的瓶子须无毒无害(非医药容器),且要牢固、结实(不易碎);其次要考虑到瓶子是用于制作体育用品,玩法应具有多样性,因此瓶子应美观,兼具艺术价值和实用性,再次瓶子的取材要方便,能合理利废旧材料。最后,将收集来的废旧瓶子进行清洗、消毒,用日光暴晒。

经过动员幼儿园老师和幼儿、家长,此次活动共收集各类废旧瓶子100个,主要种类和材质统计情况如表所示。

废旧瓶子种类及材质统计

种类

材质

塑料()

金属()

玻璃()

饮料瓶

32

10

4

化妆瓶

6

9

11

酒瓶

2

1

11

花瓶

2

1

6

油瓶

1

--

4


二、废弃瓶子的资源化

废物利用的核心就是变废为宝,首先我们要让幼儿明白废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只要对废物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拆分、重组甚至是换一种环境就能变成宝物,废旧的瓶子只要利用得当也能成为资源。

在对瓶子进行设计制作和改造前先引导小朋友全面的了解瓶子的各种特性,并从不同角度思考瓶子的用途,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通过课题组研讨和幼儿想象力的激发,对废旧瓶子的认识如图所示。

626147e3935a8_html_e79d71a7d2d1501b.gif

废旧瓶子的认识

结合收集瓶子颜色、材料、形态等因素,研究组采取广泛收集创意和网上查阅资料的方式尽可能多的用瓶子制作出形式多变、各种各样的活动器材。例如,将一个饮料易拉罐做成高跷、梅花桩,小推车、响罐、栅栏等等。

三、废弃瓶子在体育活动中的使用

()自主探索 激发灵感

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人的个性,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荷兰文学家费赖登塔尔认为:在教学中,要让幼儿独立思考,积极尝试探索新知。他还认为,通过自身探索得到的知识与能力要比旁人硬塞的理解得透彻,而且探索的过程有助于幼儿自信心的树立和学习主动性、坚持性的培养。

为让幼儿在探索器材使用中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开启创造的灵感,刚开始,给每个小朋友发一个干净卫生的彩色饮料瓶,并让孩子们自己动脑筋,探索饮料瓶不同的玩法。接着,把小朋友分成面对面的两队,请有创意的小朋友为大家示范饮料瓶的玩法。经过小朋友们积极踊跃的参与,自主探索中玩出了许多种方法,简单的饮料瓶大家想出了丢保龄球、抛接瓶子、夹着瓶子跳、踢瓶子、头顶瓶子、模仿炮弹、置于头顶练平衡、绕瓶顺跑逆跑等富有创意玩法,充分激发了小朋友创新思维。

(二)积极引导 团结合作

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身份应该是多变的,新《纲要》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发展的促进者,“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在活动中不应是一味地向幼儿灌输科学知识,而应通过探究、讨论、合作引导幼儿认知事理,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为培养幼儿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让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学会合作,体会合作成功的喜悦。利用现有和已经玩过的材料合作探索出更多废弃瓶子的玩法,如:“种萝卜”玩法。首先,巧妙布置场地。在“萝卜地”上挖一些小坑,并在每一个坑上做上记号,然后请小朋友自由地将自己手中的“萝卜”(彩色水瓶)置放于事先画好的记号上。接着,“巡逻兵”(老师),布置到“萝卜地”里巡逻,观察每一棵萝卜,要求不会把萝卜踩倒、踩坏的任务。启发幼儿创想出不同的路径。在引导小朋友完成任务过程中,首先组织小朋友参看示意图并讨论巡逻路径,再让提出方法的小朋友引导队伍绕“萝卜地”进行巡逻。然后,通过“接力跑”,让两个小朋友一组手拉手采摘一个“萝卜”,训练小朋友曲线奔跑的速度(约2~3次)。最后对完成的好的小组进行表彰。活动既锻炼的小朋友身体,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广开思路 创新实践

为将废旧瓶子利用和体育锻炼充分结合,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征集创意的形式,编制一套瓶子操。即:第一节,上肢运动:双手上举,头顶换瓶;第二节,下蹲运动:双手侧平举下蹲,于身前、身后换瓶;第三节,扩胸运动:双手前平举换瓶;第四节,环臂运动:分别单手甩瓶;第五节,腹背运动:分腿。腹背绕双腿换瓶:第六节,手腕运动:分别单手转瓶;第七节,踝关节运动:瓶倒置于地,活动踝关节,分别并腿向前跳、向后跳。第八节,辅助练习:握瓶原地摆臂,高抬腿。瓶子操,将多种方法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定的创新的模式,极大的激发了小朋友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四、自制户外体育活动材料的成效

()有效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通过认识瓶子—收集废旧瓶子—利用废旧瓶子,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加了幼儿运动量,增强了食欲,提高了身体素质,而且让利用废物,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得到了增强

()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通过此次课题,让老师也得到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制定目标、设计制作、指导活动、开拓创新等各方面的教育教学能力。

()节约了办公经费

此课题制作的体育活动材料取材于废旧瓶子,为园内增加了30多件户外体育活动材料,节约了资金,改善了办园条件,也使幼儿园的环保教育理念得以切实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