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3
/ 2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实践与思考

马颖萍

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二中学 843000

摘要《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学生在语文必修五册书学习的基础上,对文言文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对于文题把握、形散神聚、多种表达方式结合、细读文本等方面的理解和运用还有待加强。所以本课教学实践就以深入解题,细读文本,以问题为引导体会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形散神聚的文笔特点,感知文本中包含的绘画理论、生命体验与人生哲理为重点展开,教学之后并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教学实践 反思


  1. 以诗引入,激发兴趣

苏东坡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堪称源远流长。本文就是通过作者和文与可谈画竹来表现表兄弟之间的深挚友谊及缅怀悼念之情的散文。

二、作家作品

元丰二年(1079)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文与可生前曾以这样的竹子为题材,作画赠与苏轼,本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作者和文与可的深挚友谊及暑物思人的悲痛,写得庄谐相衬,情深意切,是篇典型地体现苏轼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特点的优秀散文。

文与可(1018~1079),是苏轼的表兄,比苏轼大18岁。文与可以善画竹闻名于世,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据有关史料说,他在自己的寓所周围种了许多竹子,无论冬夏,晴雨,晨昏,他都要仔细观察竹子,研究其在不同的季节、不同天气里的变化和姿态。时间久了,他墨绘的竹子,幅幅动人,富有生气。他的一个好友曾题诗赞叹:“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说,与可在落笔前,就把竹子的形象孕育在心中了,即“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三、整体感知,了解背景

1.从题目入手,初步感知文章

提问:从《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这个题目中,你读到了什么?

2.梳理文意,整体把握文章

四、文本研读,突破重点

提问一:苏轼为什么要创作这篇文章?作品哪一个自然段交待了创作缘由?

提问二:第一段作者说“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那么综观全文,文与可提出了怎样的绘画理论?

提问三:对于文与可的画论,“我”有怎样的体会?

明确: 心手相应 “学”得意亦得法 特别强调“学”和“实践”。尊重生活,师法自然。必须对客观事物反复观察,仔细研究,不断观察,不断积累,最终做到“胸有成竹”“心手相应”。

提问三:作者记了哪些“戏笑之言”,从中可以读到与可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 第一件 以裐为袜 恬淡狂放 淡泊名利

第二件 绢画玩笑 造诣高深 无拘率直

第三件 诗戏太守 为官清廉 不贪图奢侈享乐

提问四:本文记人、叙事和说理融为一体,作者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明确: 说画竹理,记画竹人,叙画竹事----形散神聚,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表现“亲厚无间”的兄弟情。

五、寄言同学,延伸探究

“画竹亦在画人,做人亦如作画”,读此文你获得哪些启示?

六、教学思考

本课以(一)精心设计问题,引领学生研讨、品味诗文语言,感知人物情思意趣、风度胸襟(2)遵循认知规律,由浅及深,层层推进,实施教学,既引发学生研讨兴趣,又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为教学主要目标。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通读懂文言文以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层面;在反复朗读文本的基础上,准确梳理文章情感变化的过程重点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层面;赏析文中文与可画竹的方法,理解苏轼与文与可的亲密关系落实审美鉴赏与创造层面;正确理解“画竹”内涵,人生处世哲学,认识苏轼的友情观,在综合训练中理解并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在学生疏通字词,感知大意之后,教师趁解读文题及创作背景的机会发问,苏轼为什么要创作这篇文章?作品哪一个自然段交待了创作缘由?

此环节设计目的有三,一是引导学生从情境、背景入手,弄清写作缘由,进而体会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失去友情,失去朋友的哀痛。二是打破研读文本从头至尾逐一品味的常规思路,从最后一段切入,从最简单的一段切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明确研读内容,把握思想主旨。文中第三自然段写道“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余亲厚无间如此”,哪些文段具体记叙了这样的“戏笑之言”?如此提问过渡到对文章第二自然段的学习,这一问题在实施教学中起到承先启后,勾连文意的作用。

两人围绕“万尺竹”展开辩论,虚虚实实,真真假假,饶有风趣,苏子偷换概念,故意曲解,调笑与可;与可从容不迫,将错就错,回敬苏子,苏子显得活泼机敏,幽默风趣,与可则显得含蓄内敛,老成稳重,二人心有灵犀却又藏而不露,共同演绎了一曲高雅脱俗,性情相映的友谊之歌。他们的玩笑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共同的创作见解,那就是艺术创作神似高于形似的美学观点。

苏轼的《筼筜谷》(其一),表面意思是什么?深层含义又是什么?表面意思是说,洋州(文与可任职的地方)修竹遍地,贱如篷草,难以逃脱文太守的斤斧砍伐厄运,我料想文太守清贫艰苦又嘴馋好吃,恐怕千亩修竹嫩笋早被太守吃在胸中了吧。深层含义是讲,文太守爱竹入迷,静观默察,烂熟于心,胸有成竹,其画当然卓然不凡。朋友一看,大笑之余心领神会,可见朋友的机智敏慧,才情横溢,也可看出苏子对与可的理解认同,乃至欣赏佩服。朋友之间性情相通,心心相印,知心知音,多么难得!

文与可的理论主张是什么?时下流行的画竹理论又是什么?二者不同在哪里?文与可主张意在笔先,反对临画敷衍;主张整体神似,反对枝节形似;主张观察自然,积累生活,做到成竹在胸,反对脱离自然,违背规律,机械切割的做法。

苏轼和子由学习与可的理论体会不一样,苏轼体会充分表明,作者对与可绘画理论的认可和赞同,流露出对与可的钦佩之情。子由认为表兄文与可的画墨竹就像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一样,是依托绘画技艺传达出一种精妙、深邃的道理,三者都充分重视生活实践,重视观察积累,这是艺术之道,也是技艺之道。子由的认识从一个侧面突出了与可的经验、见解高人一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3,43.

  2. 朱绍禹,主编.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