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谜歌谣打开汉字识字教学之“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字谜歌谣打开 汉字识字教学之“门”

杨小玲

义乌市福田小学

摘要:在识字教学中引入字谜歌谣,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起学生猜谜的兴趣,教师要把握字谜歌谣的类型特点,掌握字谜歌谣的教法,在指导实践中有效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识字教学 字谜歌谣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与抽象思维关系密切,而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偏强,抽象思维偏弱,所以在短时间内要他们记住生字的读音和字形不太现实,遗忘和回生现象不可避免。此外,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认知水平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识字效率。所以,许多教师开展识字教学研究,采用各种教法,目的是尽可能地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但不管哪种教法,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学生的思维、认知和接受水平。我认为,字谜歌谣法就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法。

一、字谜歌谣及其教法

字谜是传统谜语的一种,它以汉字字形特点制作谜面,以汉字作为谜底。它历史悠久,传播广泛,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寓趣味性、益智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语言形式,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化现象。字谜主要通过对汉字离合、增损等手段制作谜面,谜面语言别有所指,带有暗示性意味和无限的想象空间,语义指向性为揭示谜底提供了帮助。

字谜歌谣,是指以汉字字形制作且带有押韵性质谜面的歌谣形式,是谜语和歌谣的有机融合,创作思想源自于人们对汉字字形的认识。其谜面以歌谣形式的韵文呈现,读来朗朗上口,易于记诵。字谜歌谣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谜面上。首先,谜面都是短小的韵文,句子简短押韵,口语色彩浓厚,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读起来是歌谣,猜的时候是字谜。如:“一人杵崩天(谜底:夫),十女半边田。(谜底:妻)”其次,谜面清新朴实,形象含蓄。如:“一人旁边站岗,一人梁上放哨,月黑刀光闪闪,合伙作案行盗。(谜底:偷)”再次,谜面构思巧妙,扣合贴切,谜趣浓厚。如:“王姑娘,白姑娘,两人坐在石头上。(谜底:碧)”歌谣教学法就是把教学内容通过歌谣的形式呈现。

它的理论基础是多元智能理论、联结主义心理学和大脑分担理论。这一教法是针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但其突出的知识性、益智性和趣味性同样适用于汉字识字教学。在过去的家庭生活教育中,歌谣、字谜常被用来当作娱乐项目,以丰富孩子的童年生活;同时,又被当作益智游戏,用来开启孩子的智慧、锻炼孩子的思维。

二、字谜歌谣类型及其特点

字谜是汉字特有的一种谜语样式,是由汉字字形的结构特点所决定的。从造字法看,许慎“六书”中的假借、转注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造字法,而是用字法。汉字构造法主要有象形、指示、会意、形声,以前两个方法构造的汉字是独体字,以后两个方法构造的汉字是合体字。独体字拆分变成笔画,谜面制作适用增减法;合体字拆分变成象形字或形声字,谜面制作适用离合法。

1.拆字法:就是以汉字的笔画或偏旁制作谜面的方法,通过先拆分后联系得到谜底。它是汉字字谜歌谣使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如:(1)旁边两个人,十月初四生,若要仔细看,只有一条心。(德)(2)两撇撇过西,一竖竖下泥,十四娶媳妇,一心接你归。(德)上述两例将“德”字拆分为笔画、偏旁或字“彳( 丨)、十、四、一、心”,并把拆分出来的部件用于谜面制作。这类直接拆字法较直观,只要在谜面中找到部件,将其组合起来,谜底也就出来了。

2.增减法:就是在汉字字形上增加或减少笔画以构成新的表意符号的一种修辞手法。如: (1)去掉那一竖,天上飘着走,形体多变幻,造雨是老手。(云)(2)似血非血,似四非四,仔细一看,孟子已去。(皿)歌谣用的是一次减笔。“去”减去“|”变成“云”,“孟”减去“子”变成“皿”,减损的可以是笔画或部首。

  1. 字谜歌谣教学的实践意义

字谜歌谣应用于小学识字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识字教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完全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

从生理角度看,小学生的思维具有高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境,将汉字象形化,或以字谜歌谣的形式辅助教学,从而增强小学生的记忆效果。而且小学生短时记忆容易遗忘,必须经过多次反复刺激,才能内化为长时记忆。所以,反复吟唱具有情境性、节奏感的字谜歌谣,对于巩固学生的识字效果非常有效。

从心理学角度看,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认知方式和语言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时期,小学生只凭直觉和体验来决定对某一学科的喜好,其自控力较差,注意力只能短时集中。而生动有趣的字谜歌谣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能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在识字教学实践中,我们真正意识到了字谜歌谣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字谜歌谣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之一,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奠基;字谜歌谣教学没有教学条件限制,教师操作自由,而且可以自己创作谜面;字谜歌谣教学蕴含着语言、音乐、节奏、文学等智能元素,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健.汉字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