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王绍阳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辽宁沈阳 110004

摘要: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要真正落实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就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的课程思政越完善,立德树人的效果就越有成效,立德树人对于促进人才培养、高校立身之本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课程思政建设是重要的系统工程,构建完善的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十分必要。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构建;重要手段


引言: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未来的事业将由大学生担当重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大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积极服务社会。在教育部《关于深化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在育人工作中,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塑造远比知识传授更加重要,但目前高校教育多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思政教育,提出课程思政建设是符合当前教育要求的,也是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立德树人理念下课程思政建设的任务

1.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工作,并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新时代下,高校的迫切任务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学生重要课程,坚持以人为本,指导大学生将自己的理想信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旨接轨,让大学生熟悉历史,把握现在,坚定未来,全面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无私奉献,助力实现中国梦。高校要深化、优化课程思政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抓住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进而在理论创新中,促使其走向科学化。课程思政要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推进课程思政就是要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四个自信,要在学生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者和践行者。一方面,教育的本质是为了育人,育人的核心在于育德,各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普遍占据整体课程的一多半,授课时间较公共课程长。如今根据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思政要求,专业课程不仅仅是为了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需要根据课程的特殊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高校的立德树人工作,只有立足于整个高校课程建设体系,让专业课程具备德育的价值诉求,才能解决立德树人工作的实效问题[2],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二、立德树人理念下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

1.课程思政建设应增设价值目标,并置于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之首。一是课程思政建设不仅仅是停留在思想层面,而是要真正的培养出德智兼备的优秀人才。教学是学生接收知识的重要途径,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时,若是过于模式化,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将导致教学成效低下。教师应遵循新课程改革理念,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思政教学成效。二是讲解课程内容过程中,将教材中枯燥的文字转化为与我们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教育实例。尽量找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件,紧跟时事,通过时事热点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积极性,增强课程感染力,使其具备更强的时代感、思想性和真实性。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产生共鸣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为国家和民族富强贡献力量的信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达到教学目的。三是将课程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思想政治元素认真归纳,融入进课程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耳濡目染、感同身受,实现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教育氛围。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发散思维,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探讨。

2.运用新媒体改进思政课的教学效果。高校思政治理论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各高校要充分运用新时代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新形式开展教学探索,打造出政治过硬的教师队伍,利用新媒体完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课堂教学气氛,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校园网络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参与中,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从而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可以开办网上论坛,课后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以聊天的方式表述自己对某个知识点或就对某个问题的想法,同时让持有不同见解的同学与其展开讨论。二是划分出学习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某个知识点的研讨,并把结果进行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将生活娱乐同课堂学习相结合,促进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多元化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时间和空间的解放,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这样的学习方式更利于思想政治内容的渗透,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3.我国高校正在尝试突破传统的的课堂教学模式。专家进课堂是很多高校正在尝试的新手段,以此来促进高校的教学模式多样化。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方面的专家请进校园,有了思政教育专家的加入,可以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能力,让青年教师懂得如何能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还可以通过调研使专业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促进课程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同时,各院(校)的思政教师队伍可以成立思政小组,负责学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的推动工作,助力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领悟课程的思想政治意义,提高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通过上述教学方式的转变,使课程思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对课程思政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洗礼,更深层次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了综合素质,实现专业课程智育和德育的有机统一。

三、立德树人理念下课程思政建设发挥的作用

课程思政体系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一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体现出德育理念,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各个环节,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立德树人工作旨在专业课的多样性、渗透性、隐蔽性等特点中发挥思政教育作用,在特定的领域范围内将抽象的价值观具体化,实现专业知识和价值引领相结合。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互通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各专业在教学中形成了固有的教学模式与思维模式,各学科和专业之间互鉴互通的主动性不明显。在课程思政提出之前,很多学科专业在自身建设中都没有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教师也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意识和思想自觉,构建课程思政体系任重而道远,需要全面发力,全员参与,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发挥思政课程教育主阵地的作用,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培育国家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彩虹.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40(1)233-235,239.

[2]高丽娜.外语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研究[J].才智,2020(3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