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知识源头  加深量感体验---以《认识厘米》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4
/ 2

追溯知识源头  加深量感体验 ---以《认识厘米》为例

何雪 娟

南宁市友衡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01 )

摘要:量感是小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其具有直观、具体的特性。学生亲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的教学过程,他们通过实践探究活动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后,逐步建立单位标准,从而发展学生的量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实践活动 量感培养

本课的数学素养目标是发展小学生的量感,我们可以借助度量单位的产生从而培养学生的量感,进而探究基于数感的定量刻画,最终超越身体的感觉。“量感”是借助多种感官接触物体后形成的一种感性认识,既具体又直观。如果说建立量感是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之一,那么培养学生的量感是小学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厘米这一单位的必要性?根据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们团队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一是重视数学实践活动对培养“量感”的作用;二是重视学生经历标准单位形成过程的活动设计;三是重视估测对“量感”培养的价值。

  1. 基于认知,初识量感

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材中,基于学生年龄小,他们能有感知的内容也很少,因此有关培养量感能力的内容只占很小一部分。学习贵在能够激发内在的需求,有了需求,学习的主动性就得以彰显。为了找准“厘米”这一概念的生长点,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设计,一是知识产生的必要性,二是学生学习的需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用微课呈现情境:古代人用庹量石头的宽度,用脚板的长度量竹竿的长度,还能用拃量布匹的长度等。观看视频后学生能从中也了解到,很久以前古人就会用身体的某个部位作为长度单位,他们能初步体会到测量物体的长度需要用到长度单位。同时创设情境“测量数学课本”,教师可以提供两幅图,图中呈现两种测量方式:手指测量,数学课本长大约 2 拃;用“小橡皮”测量,大约有 10个那么长。

  1. 情境冲突,体会量感

“为什么同一物体测量的数据都不同?”这个大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由于没有用到尺子,或是专用的测量工具,而是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体来测量,虽然他们每天都接触和使用这些物,但是并不熟悉测量的方法。通过讨论,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使他们明白测量单位不统一,将会导致测量的结果不一致,从而体会到必须要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以上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规律,又尊重了知识的本质,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1. 活动实践,丰富量感

“厘米”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时想让学生单纯认识“厘米”并不难,学生通过在尺子上找一找1厘米也不难,但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是如何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1厘米有多长”的表象。为此,我们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第一层次是借助厘米尺认识1厘米。第二层次是找一找身边哪些物品的长约是1厘米?第三层次是自主探究认识几厘米。三个层次的活动给予了学生充分的体验,使学生对厘米的认识由抽象变得更具体,不仅加深了对1厘米长度的认识,还建立了厘米的表象,经历了“量感”逐渐形成的过程。在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找一找这些环节,先引导学生利用手指的宽度去比,再估,学生在经历观察、比画、比较、测量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体会到如何运用统一单位,实施测量,积累测量的经验与方法,从而建立起“1厘米”长度表象,从形象到具体,从体感上升到量感,为进行估测和实测打好基础。通过借助工具直尺或三角尺,让学生观察感知1厘米有多长,再通过用手比划、闭上眼睛想一想、在身边找一找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学生对1厘米长度的认识正逐步加深,他们就能自然而然地领悟到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从而建立了1厘米这一抽象的概念。

四、对比运用,深化量感

练习不仅是巩固理解,还应该注重提升学生能力。我们设计了3个练习,第一个练习是小法官判断。巩固测量的方法、要点,突破教学难点。第二个练习估计图中的实物各有几厘米,再量一量。先估再量,培养学生估测能力的同时又构建了厘米的表象。第三个练习让学生用厘米测量身边的物品,体会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了学生的量感。巩固练习表面上看都是估测,实际上侧重点是有差异的。第一个练习练习的设计是因为结合学生测量中会出现的难点进行突破,同时这也是学生身边的数学,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第二个练习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参照1厘米的长度,先估测,再实测。第三个练习主要让学生结合身边物体,用厘米长量一量,形成测量的基本技能。

量感的培养需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练习,在观察与思考中积累经验,并结合实际操作,体会和感悟生活中的“量”,感知并形成量感,以便真正实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长度是几何度量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长度测量不仅仅是拿刻度尺去量一条线段的长短,其本质是给每一条线段以合适的数,即找到一个合适的数对其数学属性进行描述。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奠宙、巩子坤《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 上海教育出版社

Shape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