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以图导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09
/ 2

初中地理教学中“以图导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王红

阜南县第三中学 安徽阜阳 236300

摘要:在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图像一直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能够帮助学生们理解许多地理知识,解答地理问题。初中地理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图像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元化的图片,实行“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们对于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读图方法,促进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逐步提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以图导学”;教学实践

1借助图像元素烘托地理情境

图像元素主要包括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以及图像等多种元素,这些元素被应用于课堂上,能够更好地展现事物原貌,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能力、学习的效果。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重视借助丰富的图像元素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应重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把图片中的内容具象化,与本地的实际地理情况现相结合,如在课堂中播放兰州、酒泉等地的3D地势图,学生便可以结合实际生活环境,加深对本地区山脉、地形的理解。

2提高图文结合水平

初中地理知识有一定难度,适当地使用图像元素,对学生与教师都有着重大意义,教师通过恰当的图文元素,能够更加详细透彻地讲解一节课主题内容,将核心内容传递给学生,相比于罗列的汉字,图文并茂的课堂安排也更能提高学生对主要内容的学习效果。在上课时,教师要做好授课内容的图文结合安排。

3借助图像元素导入新课

在素质教育改革推动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更应重视做好课程内容的安排与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新课导入环节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教师应做好课程设计。虽然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仿佛隔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教师就应在正课开始之前充分利用图像元素,将本节课学习内容以地理图像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借助图像元素引发学生探讨

教师在应用图像元素时,不能只是单纯地将图像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简单地看一遍就可以了,这样就达不到“以图导学”的效果。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教学结果,教师还应做好探讨环节的设计,借助图像元素引发学生积极探讨。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用图像元素设计一些简单的、能够促进本节课内容学习的问题,通过积极探讨,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气温与地势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借助植被在不同海拔具体特征图像,对不同海拔温度进行探讨。当学生观看到不同海拔中的植被之后,自然就会提出疑问,同一个地域中的植被类型可以包含四季不同的景象,就这个疑问,引导学生对不同海拔的温度展开探讨,有助于学生掌握不同海拔气温变化的原理。

5利用图像元素提升学生兴趣

在以往的地理课上,教师一般是利用教材向学生介绍书中所涵盖的知识点。由于有些地理现象具有变化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书中抽象的地理概念,增加了学习地理的难度,同时削减了学生学好初中地理的积极性。教师要在地理课上利用图像元素,开展“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从大屏幕上看到地理环境演变的全过程,暂停环境演变全过程中的一小部分,再将变化的全部过程细分,再详细介绍,从而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和学通过信息技术有效结合,进而使学生的洞察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教授地理课程中的水循环时,如果单纯给学生讲解海陆间三种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学生很难理解,但是利用图像元素可让学生直观感受有关地理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通过“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将初中地理课本中出现的抽象化的难点、重点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内容,便于学生学习理解。

6借助图像元素启发学生联想

地理知识内容较宽泛,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知识混淆的情况,为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就可运用“以图导学”模式,唤醒沉睡在学生脑海中的知识内容。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再看一看自己曾经在旅游过程中拍摄的洞庭湖,将图片中的洞庭湖作为地理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教师可首先向学生讲述洞庭湖拍摄的小故事以及洞庭湖的历史简介,观察其前后的不同,学生通过讲述了解到洞庭湖经历了一个由小变大,然后又由大变小的演变过程,再回想从古至今我国地理的变化。先历经盆地,然后盆地扩大,形成湖泊群,这也就是洞庭湖的雏形,随后湖盆扩大,大量的泥沙加速了洞庭湖的淤积。教师则只需要简单引导,就能让学生根据各个时间点地理风貌的变化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然后教师要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当再出现有关洞庭湖的问题时要记住几个相应的时间点,这样学生通过看图,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在其日后的学习中,看到这几个时间节点时就会想起有关洞庭湖的所有相关知识,起到“由点及面”的作用。

7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以图导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效性,能够有效地开阔学生们的眼界,增长学生们的见识。教师要充分利用不同类型的图像培养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地理思维模式,从而促进学生们地理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芳.关于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5):43-44.

[2]刘燕.“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62):124-126.

[3]付靖.浅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策略[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7):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