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中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初中化学实验中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分析

许菊清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紫微初级中学

摘要:虽然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但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也不容忽略,这些污染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与社会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人民的消费观念开始向环保方面转化,而教师更应该重视这件事,将绿色的化学观念和日常的教学进行融合,以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为了保证环境污染得到有效的治理,必须要求人人都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而绿色化学理念的提出,可以让化学教学更加绿色、更加安全、更加合理。

一、绿色化学理念的内容界定

绿色化学理念是指在化学实验或与化学相关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积极践行生态理念、环保理念与绿色理念,不因化学实验或化学生产而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切实履行好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的时代担当。在化学课堂上,实验教学是距离现实生活最近的教学内容,因而也是培养初中生绿色理念、环保意识的优秀教学平台,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意识启迪、思想进步与习惯培养作用。因此,绿色化学理念不仅要渗透于化学实验与课堂探究中,还要融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中,帮助学生培育良好的实验理念与主体素养,推动学生真正成为优秀的复合型人才,能够肩负起未来保护环境、造福社会、建设祖国的神圣使命。

二、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引入绿色化学理念的意义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并没有对绿色化学理念产生足够的重视与深刻的认识,这也导致学生难以了解绿色化学的真正内涵。当前的化学科目中更多是由性质以及组成结构等方面的内容组成,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化学工业污染问题的讨论,但也恰恰正是这方面因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臭氧层空洞等环保问题的产生。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绿色化学理念可以在遵循初中化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加强环境保护,同时帮助其树立绿色化学的有关学习理念,最大限度避免化学有害物质的产生,推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总体来说,在初中化学教学的时候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化学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进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有效灌输绿色化学的思想。这样的举措不仅可以进一步优先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科学意识与责任意识,进而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三、绿色化学理念在实验中的渗透路径

(一)对化学实验进行绿色化的改进

在初中化学实验的过程中,绿色化学理念是将化学反应中的原料、分子百分之百地转变为产物,这种化学实验并不会产生废物或副产物,从而实现化学实验的“零排放”。同时通过这种绿色化的实验方式不仅最大限度利用了反应原料,还节约了更多化学资源,并且使整个化学实验更加科学合理,减少“三废”的排放,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帮助,最终在源头上消除了化学实验带来的污染。因此在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中必须对实验进行绿色化的改造,使反应向原子经济性方向发展。比如我们在学习如何制作并提取氧气这一内容时,化学教师往往会实验前准备一些过氧化剂和二氧化锰。而二氧化锰也属于催化剂的一种,它在实验过程中整体的质量和性质并不会发生改变,并且可以进行重复的使用。但是实际的化学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二氧化锰用量不当导致许多二氧化锰使用不完,在化学实验完成后基本都将其倒掉,并没有进行重复的使用。另外在进行二氧化锰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如果用量不当很容易产生剧烈的反应,从而导致过氧化氢溅出,这种情况不仅对学生来说十分危险,还很容易产生意外。所以这些化学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需要老师们进行积极的分析和研究,并且对其进行改进。例如在进行二氧化锰化学实验时,将一些粉末状的二氧化锰转变为颗粒,这样不但能解决过滤较难的问题,还能确保整个化学实验的安全性。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演示实验操作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既要系统地传授学生化学实验知识,又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因此,初中化学实验只有在保证不会出现危险时,化学教师才会主动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而对于一些存在危险或者会发生爆炸的化学实验,化学教师往往是采取现象讲解方式,完整地讲解化学实验过程,并通过总结性语言阐述化学实验结论,而不是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之所以如此操作,是因为这不仅会威胁初中学生的人身安全,还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与绿色化学理念相悖。因此,为让初中学生系统地理解和内化有危害的化学实验知识,化学教师可以巧妙使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实验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直观、具体地看到操作过程,并可以在产生疑问的条件下,要求教师暂停多媒体视频播放,及时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使得学生可以深刻理解化学实验知识。除此之外,多媒体演示实验操作打破了传统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时空局限性,原因在于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化学实验视频,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并且由于没有具体的实验操作,可以避免实验药剂浪费的同时,极大地节约了资源,与绿色化学理念相符合。

(三)借助实验报告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化学实验报告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学生在实践层面对实验过程的主观描述与知识验证过程,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的对应验证。第二部分就是绿色化学理念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融入与体现,立足实验准备阶段、理论学习阶段、过程预设阶段、风险防控阶段、意外处理阶段以及最后的实验操作阶段,积极探寻绿色化学理念对每一个实验教学环节的具体影响,借助实验报告再次强化学生对绿色化学理念的感知与践行。

(四)积极推行微型实验

微型化学实验是以绿色化学理念为指导,最大限度减轻化学污染,改进革新常规实验流程的一种化学实验方法。微型化学实验的出现,可以平衡初中阶段化学实验教学与实验条件之间的矛盾,即使用少量的实验用品,便可以有效完成化学实验任务。并且,即便微型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化学药剂相对较少,但是并不会影响最终的实验结果。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合理科学地应用微型实验教学方法。。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金属性质相关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向学生扩展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的内容,二者发生反应之后会产生具有毒性以及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而这个实验就可以有效对绿色化学教学理念加以渗透,通过师生共同讨论能够得出可以在实验中引入微型实验和二氧化硫感应器,这样可以有效减少SO2气体的逸出,避免其对环境造成污染。再例如,在开展改进O2、H2、CO2等气体制备发生装置的实验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塑料瓶、医用输液管等用品制成制备装置,同时通过与手持技术设备相结合来体现绿色化学理念,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实现初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当今的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教师将绿色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绿色化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通过学生也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带着环保的理念为未来环境的保护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陆文倩.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甘肃教育,2021(14):95-97.

[3]聂文鹏,闫永玲.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21(07):81-82.

[3]秦宏亮.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实践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43):176.

[4]陈玉凌.初中化学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37):178.

[5]邓巍译.渗透绿色环保理念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