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问题对策研究——以商洛学院人文学院学生党员发展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3

基于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问题对策 研究——以商洛学院人文学院学生党员发展为例

周瑶


摘 要 : 大学生党员是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本文以商洛 学院人文学院大学生党员发展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人文学院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建议以及相关对策研究 。


关键词:从严治党 大学生党员发展 对策研究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以来,进一步提出了从严治党的要求。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加强高等院校党的建设,做好大学生发展党员工作,培养造就一批信仰坚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是国之大计。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高校在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和好的做法需要加以总结和推广,但也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加强对大学生党员发展问题的研究,本文从“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通过对商洛学院人文学院大学生党员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分析人文学院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人文学院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长期性、特殊性、复杂性,提出推动人文学院大学生党建工作发展的对策建议,探索人文学院大学生党建工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述评

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社会性质和政党性质的不同,资本主义国家政党与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在活动方式和目标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以赢得选举为宗旨,以选举为中心工作,其对党员的培养发展工作具有较强的功利导向性。例如,在美国,人们无需千方百计地去争取入党,加入一个政党也不需要经过规范的程序,只需要填一张选民登记表即可选择加入某个政党。无需写申请书,无需介绍人,无需经历候补观察期,无需宣誓,也不需要交党费,政党组织较为松散。加入一个政党即可在大选前获得一张选票参与选举。而且在国外的诸多政党中,往往都是在野党。无论是从对党员的要求,党员人数的规模和政党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与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全面从严治党”和“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发展”成为本土性很强的命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中需要解决的独特的课题。国外学者不具备研究的政治土壤,因此对本文主题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国内研究现状

(1)关于大学生党员信仰和入党动机的研究:研究普遍认为大多数大学生党员的信仰是坚定的,入党动机是纯洁的、积极向上的。曾雅丽、张建通过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得出结论,认为绝大多数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是端正、纯洁、高尚的。陈跃、熊洁指出,当代大学生信仰选择的主流是好的、科学的。刘江宁的研究指出,当代大学生信仰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主流信仰,在大学生信仰中占主导地位。郑紫东通过调查,有85.5%的大学生党员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只有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90%以上的大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是信仰共产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信心。

大学生入党动机总体积极向上,但少数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和信仰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有一部分大学生党员存在信仰迷惘等问题,他们的入党动机存在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问题,功利性、虚荣性、投机性、从众性等特点,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实用化等趋势。王梦珠指出,少数大学生党员为了毕业后好就业好发展,将入党作为今后发展的重要筹码,入党动机过于功利化。郑紫东认为绝大多数大学生有加入共产党的迫切愿望,但入党动机复杂多样,甚至有极个别大学生党员(6.1%)的信仰模糊,入党动机不明确。陈柳林认为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严肃性不够,主要表现在:追求上进,但目标模糊;对党有一定了解但认识盲目、模糊;为了满足虚荣心,缺乏对党系统的认识等。万东方在对“90 后”大学生党员进行调查研究后指出,部分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党性修养不够、理论学习不够透彻,他们将入党作为评优、就业等的通道,在学生中没有起到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2)关于大学生党员发展方面的研究:应飚、李金林、程若旦指出,当前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党员发展程序形式化,忽视入党宣誓、民主评议等实质环节等问题。卢灿丽指出,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主要是采取单向宣讲和统一书面考试的形式,考察多是对学业成绩方面的硬指标,没能细致落实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思想、入党动机、综合素质作出全面的考察,发展党员只是走程序,把关不严。

(3)关于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方面, 很多大学生党支部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发展党员的工作中,而对党员的教育工作不够重视,原因主要在于党员发展工作有可以量化的指标,可以作为衡量大学生党组织工作成绩的标准,而党员的教育工作缺少可以量化的指标,难以作为考核党组织工作成绩的标准。葛洪涛、李祥立认为党员教育缺乏深度和广度,个别基层党支部甚至对学生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束手无策,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工作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学者们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视角发现了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应该说学者们基本上总结出了当前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大部分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概括起来说,主要是传统的党员发展模式没有在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及时的做出调整,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造成的。这些问题的发现,为学界探索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人文学院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总体状况良好,但通过调查分析,人文学院在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党员发展教育培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对学生入党动机、思想认识、理想信念的考察还主要依靠思想汇报、谈话等传统手段,方式和方法还比较陈旧和单一;对学生开展端正入党动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强,在发展大学生党员的过程中,偏重考察学习成绩和工作实绩等“硬件”的现象。

在党员发展的制度落实方面还没完全到位。虽然建立了党员发展的各项制度,但是在制度的落实上,有的支部对制度的认识和把握比较清晰准确,落实到位;但有的支部在认识、把握上还有差距,相关制度落实还不够到位;有些高校内部各基层党组织之间,也存在落实党员发展制度不平衡的现象。

各支部对党员发展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差异。在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各支部对党员发展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差异。如对大学生党员发展的比例、数量和结构,不同类型、层次的学校有不同的观点和要求,有待于进一步的统一思想认识;另外,虽然各支部总体上能把握学生党员发展的工作原则,但也存在个别支部由于考虑学生职业发展而有意识加大党员发展力度的倾向。


四、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


(一)协调分工,做好兼职党务工作者工作分配

目前,高校党务工作者的专职化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实际的解决,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党员的选拔、培养和管理的主体,直接面对学生。基于此,明确辅导员在培养学生党员工作中的角色和主体地位,选拔那些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工作能力强的辅导员从事党务工作;同时,增加对辅导员党务知识的系统培训,院系党委也要做好培养工作,通过老带新介绍经验,熟悉基本业务;此外,考虑减少辅导员本身的带班工作量,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育培养学生党员,做好思想引领和学生入党后的再教育和监督管理工作,从而更好地思考党务工作的建设和发展。

(二)从严培训,提升学生党员思想认识

全面从严治党,要想保证和优化教育效果、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需要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开展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实现入党前学习,发展时培训和入党后的教育管理。在培训过程中既要坚持党校学习、支部研讨、主题党日活动和红色社会实践等系统集中的教育形式,又要积极开展成效好的活动,如党员座谈、个别谈话、自主学习、榜样分享等,注重围绕社会热点开展主题鲜明的研讨交流。努力做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常态化教育,提高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强化学生党员自我约束能力,使每位学生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也在思想上入党。

(三)从严培养,健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习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紧密结合,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既要抓好思想教育也要抓好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健全学生党员教育培育制度、定期考察汇报制度、组织生活制度、缴纳党费管理制度、组织关系转移制度和民主监督评价制度等,从严把关,慎重发展,保证学生党员的质量,促进学生能够牢记党员身份,强化党员意识,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 使学生党员能够互相监督,互相鼓励,共同促进,推进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工作的规范化,实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成效。

(四)从严教育,搭建新媒体党建网络平台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应与时俱进,探索党员教育培养和管理的新模式,利用网络新媒体搭建共享平台开展多形式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传统学生党员教育平台包括课堂、广播、校报、宣传栏等,高校积极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开展基层学生党建工作,利用主题教育网站、微博微信、易班等网络新媒体, 创建学校、院系网上党建园地,发挥第二课堂的影响力,实现大学生党员通过新媒体交流学习成果和学习心得,以此增强学生党员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对教育培养的成果进行检测,多方位掌握,快速清晰地了解到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或党员的思想动态及现实表现,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

(五)从严监督,完善学生党员监督管理体系

探索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必须设立一套公正、公开、全面的监督考评体系,通过建立专门的监督考核小组,结合校内校外表现, 思想汇报与日常实践活动,将学生自评、党员互评、群众议评作为重要的考评形式, 严格进行学生党员的选拔、培训、教育、发展、管理以及再教育工作。

此外,在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各环节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和校内外声音,做到及时反馈,查漏补缺,掌握学生基本情况,满足不同群体的学生诉求,更好的保障民主

权利。不断提升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战斗力与凝聚力,推进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程卫,谷军,张远芝. “全面从严治党”方略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80-83.

[2] 王春晖.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研究[J].党史文苑,2017(6):45-47.

[3] 赵璐.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2):180-181.

[4]蒋娟. 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 D ] . 安徽: 安徽大学,

2017:6-25.

  1. 陈旭林.当代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 D ] .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17:4-30.

  2. 王猛 . 互联网思维在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应用探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27):13-14.



1.课题项目:本论文为商洛学院2021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般课题“基于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商洛学院人文学院学生党员发展为例”项目成果,项目编号:(ZJDJ2109);

  1. 作者简介:周瑶,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