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要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要点研究

孙飞

山东省滕州市安居工程开发建设中心 山东省 滕州市 2775 99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增长,建筑行业随之不断发展,对于现代建筑而言,其安全生产为建筑施工的第一要素。然而,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建筑施工中的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呈现递增的状态,阻碍了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通过对施工安全事故大量分析得出,多数安全事故的起因是相关人员的缘故,主要是相关人员的不安全施工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在建筑工程实践中不断被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了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要点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建设单位不履行基本建设程序

工程项目的基本建设程序,是通过以往的工程实践经验积累的符合相应的客观规律的建设程序,满足基本的法律法规建设要求。但目前很多工程存在不履行基本建设程序的现象,处于对个人利益的维护,有些投资方或者业主方为加快建设进度,获取更多的利润,建筑业的建设规定,没有按照制定的建设程序走项目立项、报建、招标等程序,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垫付工程款。另外在建设环节,存在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等违背法律法规对建设项目的基本要求。目前,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部分建设单位工程项目存在先开工后报批的情况,在没有走建设程序去的施工许可的情况下施工建设,这期间就缺少了相关部门的监管,埋下安全隐患,并且在事故发生时,因为手续不全导致责任不明,相互推诿责任。

1.2重设计轻勘察

建筑行业发展至今,市场激烈竞争下,更多的工程为追求差异化、个性化,出现了很多具有创新型的建筑风格。建设单位往往愿意将更多的投资放在工程规划及创新设计上,为争取更多的关注和影响力。对比之下,在工程安全及质量方面的投入就会出现偏差,重设计轻勘察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勘察工作做到位,不仅能够使得基础设计更加合理,而且能够在建筑物承载力方面做到更加精确,这对项目安全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1.3强行压缩合理工期

工期的基本含义就是指的工程的建设时间,每个项目根据建设内容,外部环境综合考虑,制定出合理工期,并通过实践经验科学验证。因此,通过可行性研究的项目,建设工期不能随意改变及强行压缩。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压缩工期甚至被当成优秀表现进行宣传奖励,部分建设单位站在自身利益考虑随意调整建筑工程合理工期,强行加快工程施工工序,忽视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造成关键危险源引发的事故。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

2.1健全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全面、系统且细化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具体来说,可重点制定标准化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安全施工绩效考核制度、安全施工预警制度、施工人员培训制度以及安全管理保障机制。安全标准化体系在建筑行业发展中十分重要,建筑安全施工企业也应在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引导下制定标准化工作制度、管理流程以及管理规范。与此同时,要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将安全施工落实到现场每一位施工管理者及施工人员。此外,要逐级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让每位职工明确安全施工的目标与责任。科学的绩效考核能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积极性,故应建立安全施工绩效考核制度,将安全施工与施工人员绩效挂钩。关于安全保障制度的制定,要从人身安全保障、设备安全以及技术安全保障层面进行落实。另外,还要加强对施工以及施工管理过程的监督,加大违法处罚力度。除了要发挥建立单位的监督作用之外,施工企业还应建立内部监督小组,落实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以及全过程监督,以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地实施。

2.2加强安全施工技术管理

从加强安全施工技术管理方面来看,减少甚至杜绝安全施工隐患是保障建筑安全施工的重要手段。一是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应用,利用技术优势趋避安全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风险因素。先进的技术不仅能解放施工人员的双手,而且在安全施工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目前,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施工技术主要有混凝土施工、桩基施工、节能施工、防渗漏施工等。在运用这些施工技术时,建筑企业应对现有技术进行不断升级和优化,并配备与之相适应的先进机械设备,以提高建筑安全施工的质量。二是要加强技术管理,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具体来说,可通过明确技术管理目标、建立安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与落实技术管理责任等方法来强化技术管理。技术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科学引入、规范运用并有效管理技术,提高技术应用水平。在技术管理制度方面,应界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相关职责,以充分发挥先进施工技术的价值。

2.3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

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效果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如果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必然会出现各种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有效解决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提高施工安全系数,确保安全作业。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对整个施工场地进行明确划分,施工作业区、材料摆放区、生活区等都需要布局合理。施工作业区域需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在场地周围设置好安全网、防护栏等,严禁外来人员、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场地,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和有序性。第二,安全管理人员需要严格监督施工人员的施工流程、施工技术应用、施工行为,特殊情况下还需要为施工人员的危险施工操作提供一定的指导,降低危险作业的安全隐患。此外,还需要重点检查施工中重难点、薄弱环节的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质量达标,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为用户提供安全系数高的房屋建筑。

2.4推广应用新工艺、新设备

施工现场推广使用新工艺、新设备不仅能够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还能有效预防建筑工程施工事故的发生。比如,可以根据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分级设置施工现场的配电箱,形成三级配电两级漏电保护系统,避免施工现场发生触电事故。传统的轨吊、竹跳板等设备材料可以及时淘汰掉,选用新型的自升式吊车和铁木跳板,这样避免起重事故、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一些危险性较高的作业,直接使用机械化设备可以从根本上降低施工作业事故,还能有效改善施工作业环境,节省人力成本。当然在使用新设备过程中,管理人员也需要注意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处理好设备的老化、磨损问题,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转,避免设备故障影响施工安全。

结束语: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任务较为困难,但也是整个建筑施工中尤为重要的工作。因此,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健全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对各种安全隐患进行防范,则会最大限度降低事故的发生,所以对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进行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在今后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将施工安全放至第一位,做好安全事故的预警工作,进而保证各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6):128.

[2]李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9(5):165-166.

[3]李慧竹,刘全霞.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监理措施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1(7):21-22.

[4]吴召德.建筑工程中塔式起重机群塔作业安全管理要点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7):210-212.

[5]刘延欣,张海.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工程质量,2021(S1):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