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领巾奖章”的“分批入队”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2

基于“红领巾奖章”的 “分批入队”策略探究

王惠芳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大禹小学 311121

摘要:针对目前少先队员身份认同感不高,荣誉感不强而实施的“分批入队”活动,经探究,可以“红领巾奖章”为基础构建分批入队考核体系,通过多维度的“奖章”来源、多形式的“争章”活动以及多角度的“考核评价”为策略,合理有序地开展。

关键词:红领巾奖章 分批入队


针对当前少先队员身份认同感不高,荣誉感不强等问题,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联合制定了《关于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指出:在坚持“全童入队”的组织发展原则下,须逐渐改变“全童同时入队”的方式,要有组织、分批次地吸收。其目的则是希望从源头培养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

我校以往也曾在一年级实施过“分批入队”,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遭遇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质疑。通过反思和总结,发现此前的“分批入队”模式确实存在着以下方面的问题:

1.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在评选入队名单前,辅导员缺乏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当下“红领巾奖章”的考评要求没有被量化在日常评价机制中,以致会出现“唯成绩论”“唯分数论”的现象。对于推选人名单的确定,辅导员确实主观意识过强的现象。

2.过程性的评价未被重视

部分一年级学生刚刚迈入小学阶段,还未能实现身份的转化,对于“少先队”的概念也不甚了解。学生不了解入队的标准,在活动中不知如何争取,比较盲目。即使有“争章”,学生也不了解争章的目的是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

3.家校的沟通比较模糊

家长对学校考核入队学生的要求不清楚,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是否达标。对于日常的考核结果,也未能及时得到沟通。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设计基于“红领巾奖章”的争章积分策略,分别从“定章”“争章”“评章”三方着手,通过多维度的“奖章”来源,多形式的“争章”活动以及多角度的“考核评价”来构建。

多管齐下 巧定章

(一)基于学情,教师主导而定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学情和“红领巾奖章”的评价要求,辅导员可以梳理出部分奖章类目。比如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第一单元为“开开心心上学去”就可以和“入队激励”相挂钩,设定“公鸡章”“仓鼠章”“企鹅章”。“公鸡章”的争得需要一年级的学生能够尽量做到:按时到校;乐于到校。“仓鼠章”则是期望学生能够初步学习自己整理书包,学习用具,抽屉等。“企鹅章”是对学生们进行交友建议,多交朋友,与人友好交往。

同时,还需和少先队课程相挂钩,学习关于少先队组织的内容,争得“五星章”等基础章。

(二)缘于生成,学生活动而生

依据《红领巾奖章实施办法》,红领巾奖章活动中,各个实施步骤中都需要队员自主管理,实现自我教育。结合课堂活动的学生生成情况,部分的奖章设置可以由学生中来。

例如,在学习《校园里的号令》时,学生们参与度非常高,知道了校园里面各种各样的“号令声”。于是乎,大家经过讨论,定下了全新的考评章——“海豚章”。

除了课堂,学生在参与各种学校活动时也可以给争章类目提建议,比如参加学校科技节项目,或者是趣味体育运动会……让学生有意识地探讨,增加考核章的类型,丰富争章体系。

(三)询于父母,家长建议而得

学校、社会、家庭这三者不可割裂而存,学生除了校园生活,还有很多的时间是在家庭环境中。特别是小学低段的孩子,最能够明白他们的,当然还是父母。辅导员在设置考评章的时候,可以征求父母的建议,看看家长希望孩子达到怎样的预期。后续可以在线上平台进行公开投票,选择出票数最多的几个。然后给学生参考,讨论,最终确立。

二、知行合一 勤争章

通过以上三种方式,一年级入队前“红领巾争章”的争章目标基本确立。接下来就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实际的生活中去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实际的生活体验中去争得属于自己的“奖章”,以增强荣誉感。

(一)以个体之名,争个人考评章

大部分奖章的设置是以学生个体需要达成的目标为动因的,所以在奖章的设置上,紧密联系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在学生能够达成目标内容的时候,活动了就该得到“奖章”。

比如,学校倡导的“光盘行动”。让一年级学生自觉落实光盘,绝不是件容易的事。那就需要结合个人争章,来达成。

在开启“光盘行动”前,可以先以队课《粒粒皆辛苦》来发出倡议,营造仪式感。后续再进行跟踪反馈,评选出“光盘小卫士”的荣誉称号,在同学面前和家长群进行公开表彰。平时得到“光盘章”最多以及进步最大的学生可以获得“光盘小卫士”的称号。

这样一来,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会有意识地做生活的有心人,在各方面努力达成相关的目标。

(二)以小队之名,争团队优胜章

对于学校大队部安排的活动,辅导员必定组织小队成员参与。参与后,应及时按照小队的活动成果进行评选。全员参与的,就可以获得基础的参与奖章,评选后优胜的,则可以获得优胜奖章。两方面一起考核,目的就是希望每一个队员都可以在集体的活动中展现自己的风采。在个体努力的同时,队员还注重小队的活动成果是如何优秀地展现,这无疑是培养了合作精神。

当然,小队并不是固定的成员。日常教学活动中,小队人员以“座位临近”原则划分,如四人小组,同桌等;也可以以“队员自主”原则划分,如春游出行,队员们选择和好朋友组成团队;还可以“帮扶”模式划分,活动能力强的搭配能力一般的队员……根据各项活动的目标和要求,选择不同的形式搭配。

需要提及的是,小队的奖章加分在“队前争章”考核中可以适当多于个人奖章。那么在小队活动中,队员也会更有向心力,为了争取优胜小队而努力。

(三)以集体之名,争中队先进章

参加集体活动时,辅导员可以先开展活动的启动仪式,渲染活动的氛围,然后制定好争章的计划。一般原则是“人人争章”和“小队争章”相结合,通过落实两者以达争得“中队先进章”的目标。在争章过程或者结果中表现突出的小队员可以结合“个人争章”情况表彰,优胜的“小队”也会被评为先进的小队。在个人和小队都有斗志的情况下,中队先进章的获得自然水到渠成。

三、兼听明辨 重评章

(一)依据“记录册” 考核常规章

为了方便争章的结果更为直观和客观,辅导员利用“争章记录册”,可以根据各不同中队的情况按照不同的类目和细则来制作。在手册上及时记录队员们的得章情况。在活动一段时间后,进行公示与反馈,以示激励。比如照片上墙,集体颁奖,线上表彰等等,

常规章的考核根据数据就可以基本判断学生日常各方面的表现,数据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努力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辅导员在设置考核的时候须特别关注个体纵向的变化。这样就让考评章变成是人人可以获得的,而差别仅在于获得的时间孰先孰后。

(二)组织互评课 考核活动章

根据《中国少年先锋队“红领巾奖章”实施办法》中的评价方式:学校少先队大队组织应结合各年级争章目标制定量化的评价标准,构建以中、小队为主体的争评机制和辅导员、队员、家长、社会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方式。也就是说,小队形式的活动除了成果反馈,择优评价选出优胜小队之外,还需要组织好队员之间的互评。队员参与活动到最后参与评价形成完整的链条闭合,然后再开启下一次的活动。通过参与活动,队员锻炼了自身的能力,通过评价他人,以及被他人评价,队员对活动内容和自身的投入状态会有更清楚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参与下一次的活动.

(三)参照家长反馈 考核家庭章

计划中的奖章,有部分源自家长的建议,考核的时候肯定要回归家庭。家长主要通过线上反馈和“家校联系册”等常规的方式进行评价和建议。比如,“青蛙章”主要针对的是一年级学生在家或者在校阳光体育运动情况考评。家长每天参与监督学生是否得章,并且在“家校联系册”上记录好数据。这样辅导员就可以知道学生在家的活动情况。在一定的时间,评选出“青蛙章”得章数量最多的先进家庭,公开表彰,以此激励家长和学生的争章热情。


如何让“分批入队”的活动行成一个可以实现量化评价的机制,是不可回避也无法回避的。“定章、争章、评章”的考核评价机制不仅能助力辅导员解决“分批入队”的难题,还能够加深一年级学生对少先队的期望和憧憬,以入队为荣。


参考文献:

[1]贺燕燕.“红领巾奖章”的身份认同价值与优化策略之探讨[J].少先队研究,2021(02):43-46.

[2]周琴.“分批入队”策略探究[J].教书育人,2021(17):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