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乐”教育:活力学校的源头活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5
/ 4

“活乐”教育:活力学校的源头活水

蔡佳红 徐光斌

重庆市梁平区教师进修学校 405200

重庆市梁平区梁山小学 405200

摘要:“活乐”教育,一种回归到师生个体生命自觉的教育,它可以激发师生内驱力,散发活力,挖掘潜力,为未来奠基,为生命添彩。活乐教师、活乐场域、活乐课堂、活乐评价,培养出活思、活学、活心、乐学、乐思、乐群的学生。“活乐”教育理念成为学校发展源源不断的活水,能为师生提供着广阔的、流动的、洁净的水源,滋润师生生命之树,成就师生幸福人生,成就一所充满活力的好学校。

关键词:活乐教育;活力学校;活乐课堂;活乐教师;活乐学生


活力,是一种生命特性,是健康和成长的象征。一所学校的活力是教育质量的保障,也是高质量教育的表现形式。2020年9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着力充分激发广大校长、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营造师生才智充分涌流、学校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1]“活乐”教育,是一种回归师生个体生命自觉的教育,是以激发师生生命活力、提升师生成长幸福度为目的的活力教育,是前进的、自动的、有生气、有生命活力的教育。重庆市梁平区梁山小学多年来一直坚持“活乐”教育理念,形成了“教师活乐、环境活乐、课堂活乐、考试活乐”的校园特色文化。也正是这犹如源头活水的“活乐”教育理念,为师生提供着广阔的、流动的、洁净的水源,滋润着师生的生命之树,成就着师生生命的幸福与精彩,也成就了一所焕发生命活力的好学校。

一、营造活乐场域

“活乐”教育需要活乐的环境氛围,校园建筑、教室布置、文化装饰、植被景观等都浸染着活力因子,形成富有生气的活乐的育人环境,润物无声,能促进孩子们乐于探索、乐于创造,成为有朝气、灵气和大气的现代小公民。

1.活乐园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学校依山而建,本着保护生态的理念据地势形成自然的三级阶梯,呈现出活泼灵动的特点。校门青石雕刻“活乐”教育理念,表达梁小的管理灵活,师生关系融洽自然,教师充满朝气,学生快乐成长。校门木板雕刻表达的是梁小的教风和学风:教风活源、活教、活力;学风乐学、乐思、乐群。科技楼四层门厅文化表达梁小育人宗旨:活的教育,乐的人生。

走进梁山小学,枝繁叶茂、绿意盎然的黄桷树让你感到生命的跃动和活力的萌动。操场四周是开放的生态花园,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每一棵树、每一片叶子、每一块地砖、每一把木椅都会说话。清早、课间,孩子们在树下、花丛、长椅上、地砖上低语呢喃,或静心阅读,或仔细观察。他们尽情欢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校园已然成为儿童乐园。学校利用科技楼、育英楼、育才楼的文化墙,展示特色教师的教育智慧语录、师生共写的书法作品、大型活动照片和每位有成就的学生照片,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言说师生的成长历程,让一草一木和一砖一瓦都成为无声的教科书,滋养着孩子们快乐生长。

2.活乐德育——活动育人,润物无声。梁山小学坚持“教育就是做的哲学”,倡导教育活动化,“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成人”。学校自主研发了系列德育实践活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活动品牌。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学校是社会,班级是社区,推行“班队干部轮流当”,实现学生100%轮流当班级和学校干部,让每个孩子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激发;“活乐”班级文化建设,全校海选小歌星和故事大王,课文朗读比赛,校园小书法家评比,演讲比赛,让校园在竞争中更显活力;“家长大讲堂”让家长走进课堂,带给孩子们各行各业不同的职业体验,也让家校合作更加紧密,学校教育因家长的参与而更有活力;“翌阳电视台”让孩子们自采自编自播校园节目,一位位小记者、小摄影师、小编导脱颖而出;教育实践考察活动让学生在梁平年画、梁山灯戏、梁平竹帘等经典非遗文化中涵养底蕴;学校与研学机构合作开展“研学旅行”,带领孩子们跨越教材、课堂和学校局限,向自然、生活和社会领域延伸与扩展,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起来,让孩子们迎着梦想出发,伴着知识上路,幸福快乐成长。活乐德育,在活跃灵动、积极向上、丰富多元的活动中实现了润物无声的育人目的。

二、涵养活乐教师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活力学校的根本也在教师。[2]梁山小学的“活乐”教育回归到教的本体——教师的生命发展,致力于培养造就“活源、活教、活力”的“三活”教师和“学力、能力、魅力”俱佳的“三力”教师,让教师自觉绽放生命的光彩。教师“活”了,学生就“活”了,师生“活”了,校园也就“活”了。

1.树立“幸福生活,美好教育”的职业生涯观。就教师而言,职业工作与生命价值是联在一起的,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意味着大半生与学校、学生联在一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就成了教师的主要生活,教育教学工作也影响着教师的生活质量。梁山小学为了增强学校活力,致力让教师树立“幸福生活,美好教育”的职业生涯观,做既热爱事业又幸福生活的活力教师,在快乐工作中实现生命的增值。

教育是心灵的事业,是生命唤醒生命的历程,幸福的教师才能唤醒幸福的学生。每年,学校校长赠予教师“五个一”:送每位老师一句箴言,赠每位老师一本书,举行一场“迎新沙龙”,给即将告别讲台的老教师赠送一份“教育年轮纪念册”,给新教师书写一段入职誓词。一句箴言、一本赠书、一场“迎新沙龙”、一本“纪念册”、一段入职誓词的“生命实践”教育将其实践的落脚点,落在天天创造学校新生活和生命活力的焕发上,让老师们感受到教育的美好、生活的幸福、职业生涯的希冀,快乐教学、快乐生活,绽放生命光彩,既增添教师的文化厚度和精神厚度,又能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足够的养分和汁液去拓展学生的人生宽度和提升学生的生命高度。

2.树立“多元发展,长人之长”的教师发展观。

现代教师发展观认为,教师自身的内在需要和动力、个体反思和钻研进取是教师发展的根本性因素[3]。学校通过各种活动,把发展的平台给发展的人,发掘每个教师的成长优势,并激发其内部生长与能量,打造焕发生命活力的空间、通道,让平凡的生命绽放非凡的活力,提升生命高度。每年的“梁小春晚”才艺展示,教师欢歌笑语,其乐融融;每期的“翌阳杯”教学大赛,老师各显神通,精彩纷呈;教师节的主题派对,温馨惊喜,创意无限;教师软硬笔书写大赛,行云流水,龙飞凤舞;教师运动会精彩无限,速度、耐力、技巧,生命在运动中更显活力;每年评选“翌阳教师”,激励教师追求卓越,争做表率……在学校搭建的这些多元平台上,教师的个性特点与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和展示,这也成为了学校最有力的支撑。

3.树立“主体强烈,生命独特”的教师价值观。

对意义的追求是人之本性,在这个过程中,人会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体性,从而赋予自己的存在和生活以价值[4]梁山小学教师自觉追求人生意义,构建了“主体强烈,生命独特”的教师价值观。走进梁山小学的人都会由衷感叹:阳光、自信、大气,是梁山小学教师的特质。在梁山小学工作的经历,会在每一位教师的身上打下烙印,成为融入骨子里的气质。这些特质,经过时间的沉淀,清晰地表现在梁山小学教师的身上。年轻的教师思维活跃、勤奋好学、积极上进、多才多艺,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乐观向上、豁达开朗、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已经退休的教师,若学校需要,随召随回,召之必回,回之必乐。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开展的质量监测结果显示,梁山小学91%的教师没有职业倦怠感,86%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职业有价值、有前途。在“活乐”教育理念的滋养下,一大批教师拔节成长,现有全国优秀教师2名、市区级骨干教师55名,获重庆市赛课一等奖10人。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信息技术青少年培养基地”“全国作文名校”“全国数学文化实验学校”“全国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巾帼文明岗”……

三、建构活乐课堂

活乐课堂,是一种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关怀学生生命状态、关心学生生命活力的理想课堂,以唤醒师生的生命意识、激发师生的生命潜能、提升师生的生命境界、促进师生的生命发展为根本目的,因而具有厚重的人文关怀品质和鲜活的教育学意义[5] 。“活乐”课堂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师巧教、善扶、活导,学生乐学、会学、善学。梁山小学低年级的“巧教乐学”活乐课堂,侧重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让学生“身体静,思维活”;中年级的“善扶巧学”活乐课堂,着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培养,让学生“自主学,思维活”;高年级的“活导善学”活乐课堂,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学,实现“会自学,善交流”。

1.师生互适,高度融合。活乐课堂对教师的要求包括仪态、语言以及情绪三个方面:有面带微笑、真诚自然的仪态;有简洁清晰、幽默风趣的语言;有亲和轻松、激情投入的情绪。教师深入挖掘自身的个性特点、能力特长,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向着艺术化的方向发展。教师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风格的差异,灵活选用和调整教学方法、策略,使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从而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根据不同老师的不同风格,学生主动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以顺应教师教学风格,使学习更有效;学生依据自我特点、能力特长,主动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

2.活教乐学,教学相长。活教乐学意味着更多的是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唤醒而不是压抑;是平等的分享,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开辟了一个充满生机、激发快乐的新乐土,使教师乐岗活教,学生活思乐学,最终达到变教为学、会教会学、乐教乐学、活教活学的理想境界。活教乐学的教和学都追求“活”“乐”,两者是教学相长的关系,注重师生双向积极情绪的调动和融合。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灵动的设计教学环节,学生充满期待,积极参与,友好合作,互相欣赏,角色互动,意犹未尽,氛围融洽自然。师生一起发现原理,寻找真理,并分享认识和情感,久而久之,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熏陶下,交流将更加密切,心扉将不断敞开,意义溪流将循环流动,生命也将不断绽放。[6]

3.活乐课辅,生命出彩。学校在五育并举的指引下,把“知识、兴趣、习惯、方法、思想”五元素并融作为课辅目标,为学生提供宽广的课辅体系,给学生丰富多样的选择和可能,让每个孩子在课辅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兴趣点和生长点,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成长,让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学校自主研发了课程辅助体系,有语文积淀、数学趣味、体艺科技、生活技能等几大类。语文积淀,以年级为单位,梯度式设置内容,制定相应要求及评比细则。“我爱古诗词”“花种子朗诵”“我要飞”文学社团、作文竞赛、读书小达人展示、课本剧表演、趣味配音等项目百花齐放。数学趣味,从“数学源于生活,数学用于生活”的思想出发,围绕“数学文化”,开设了吉祥物及节徽征集、“24点”大赛(一二年级速算)、生活中的数学摄影、数学手抄报、数学家的故事演讲、数学经典游戏、七巧板、数独、九连环、华容道、魔方,原创数学游戏(魔术)、建模小论文等系列活动课程。体艺科技,有棋类、球类、班级合唱、书写小能手比赛、校园小书家评选、电脑绘画比赛、机器人编程、小科技、小发明等。生活技能,有水果拼盘、自制蛋糕、花坛除草、开心农场种植蔬菜、培育果树等。

系统化的“活乐”课辅课程成,为学生搭建了发展和展示的平台,结出了累累硕果:“24点”大赛获重庆市团体季军,学生“阅读之星”大赛获重庆市特等奖,朗诵比赛获全国第一,演讲比赛多人获全国一等奖。学生绘画、书法、摄影、器乐多次在全国、重庆市斩获大奖,乒乓球、足球、篮球、羽毛球跻身区赛前茅、市赛前列。

四、探索活乐评价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事关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树立和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培养。梁山小学坚持“活乐”教育理念,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变考试为学业体验展示,孩子们在游戏化的情境中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活乐评价,活乐考试,让孩子们乐学、乐考,真正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幸福。

1.建立“活乐考试”评价体系。学校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完善了评价方式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从“基础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展示性评价”三个维度考查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水平。学校大胆改革,探索无纸化考试,建立“活乐考试”评价体系,让学生体验考试的乐趣,让孩子在考试里享受快乐。在梁山小学,考试这个指挥棒正确引领新课改,颠覆了传统考试的模式,让学生有了全新的考试体验,使他们感受到了考试的乐趣,给他们带来考试的信心、学习的动力和创新的火花,从而使考试真正成为学生喜欢并期盼的快乐旅程。[7]

2.把考试变成孩子喜欢的节日。数年的坚持,“活乐考试”已经成为梁山小学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乐考项目覆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所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内容设置闯关游戏。一、二年级的“生字开花”“我会变魔术”“反义词对对碰”“七巧拼图”“口诀大王”等活动令孩子们兴奋不已;三、四年级的“手舞足蹈”“小小诵读者”“古诗接龙”“火眼金睛”“心灵手巧”等游戏让孩子们乐在其中;五、六年级的“飞花令”“古诗打call”“句句惊人”“魔方”“九连环”“24点”“华容道”更是让学生痴迷不已。学校还设置了每个年段的“乐考争星卡”,每个项目闯关成功,学生手中的“乐考争星卡”上就会增添相应的红五星,集齐对应的星数可以兑换相应的奖品。

“活乐”教育,是一种回归到师生个体生命自觉的教育。师生依靠这种内在力量,突破自我,激发教育创造力,从而实现通过在校快乐学习,激发内驱力,散发活力,挖掘潜力,形成学力,为未来奠基,为生命添彩的最终目的。在梁山小学这所活力校园里,有活乐场域、活乐教师、活乐课堂、活乐考试,有活思、活学、活心、乐学、乐思、乐群的学生,在这里,“活乐”教育已成为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让教育回归本位,让师生都焕发出生命活力,也让校园处处闪动着生命的光芒、时时能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

注释: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活乐课堂’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019-24-28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红恩. 释放、增强每一所学校的生机与活力——解读《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J].人民你教育,2020 (19):13.

[2]焦憬.充分赋能 创建有活力的学校[J].人民教育,2020(11):40-42.

[3]宋春红.对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教师发展之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36):46-48.

[4]任平,邓虹嵘.关注生命:教师发展转向[J].教育导刊,2020(02):80-85.

[5]王定功.生命课堂的基本特征和建构路径[J].教育研究,2015(10):111-118

[6]王妍,索磊.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基于戴维•伯姆对话理论的生命课堂建构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1,21(01):63-67.

[7]杜一平.让考试成为学生的乐趣[J].现代交际,2012(02):148+147.



Shape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