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循环荷载作用下隧道软粘土沉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地铁循环荷载作用下隧道软粘土沉降分析

苏玥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200092)

摘  要:城市规模的增大导致了土地资源的紧缺,同时也造成了道路拥堵等恶劣的地面交通状况。地铁是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轨道交通,它的优点是速度快,运量大,减少了人们花费在交通上的时间,同时,它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符合绿色出行理念。我国上海地区广泛分布软粘土,承载力较小,在长期的地铁行车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沉降。本文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地铁隧道模型,分析地铁列车荷载作用下引起的隧道软粘土沉降分布,并预测地铁隧道的长期沉降,从而为地铁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循环荷载;沉降规律;软粘土

1引言

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人口涌入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的大城市,城市规模的增大导致了土地资源的紧缺,同时也造成了道路拥堵等恶劣的地面交通状况。因此,人们出行更倾向于选择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是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轨道交通,它的优点是速度快,运量大,减少了人们花费在交通上的时间,同时,它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符合绿色出行理念。然而,我国上海地区广泛分布软粘土,承载力较小,在长期的地铁行车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沉降,一旦沉降超过预期,会导致地铁隧道出现漏水、漏泥、管片断裂等现象,不仅影响地铁运行安全,还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因此研究软粘土在地铁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规律,从而为地铁工程设计、施工提供理论基础十分必要。

目前,已有很多学者针对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的力学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周建等人[1]对饱和软粘土进行了循环三轴试验,研究了循环荷载对软粘土的软化情况的影响;陈颖平等人[2]分别用原状软粘土和重塑软粘土进行试验,研究了结构性软粘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性;王军等人[3]研究了循环荷载作用下筋土界面的剪切应力变化规律;翁效林等人[4]进行了排水状态下饱和黄土的循环交通荷载试验,研究了循环荷载对饱和黄土的竖向塑性累积应变的影响;Mohiuddin等[5]深入研究了钙质粉土在倾斜循环荷载下的动力响应特性;Chavand等[6]做了系统的试验研究,以了解饱和砂土在不排水循环荷载作用下的不同破坏模式。

本文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地铁隧道模型,分析地铁列车荷载作用下引起的隧道软粘土沉降分布,并预测地铁隧道的长期沉降,从而为地铁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有限元模型建立

2.1数值模型建立与参数选取

根据钻孔资料,获得试验段的土层分布情况。利用对称性,将模型半截面尺寸设定为60m×60m,隧道半径为4m,隧道埋深为13.2m,同时,考虑地下水的影响,根据钻孔资料,地下水位于地下2.8m。模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

对于材料参数的取值,已有学者针对上海地区各土层的材料参数进行了研究[10],利用工程类比

苏玥,1997年7月生,女,汉族,重庆市永川区人,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地质工程


法,得到本次数值模拟计算所需的参数;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自带的摩尔-库伦本构模型进行模拟。

425cba892824787603c372f446c1aa5b8ab87f4e27e57d3b1980d0c1c961b2

图1 模型示意图图2 200天时的竖向位移分布云图(单位:mm)

2.2列车荷载的模拟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的子程序DLOAD来施加循环荷载。对列车荷载进行简化:

1)利用对称性,只取列车车轮的一半进行计算;

2)只采用4节车厢的荷载进行加载;

3)假设每节车厢车轮分布和轴载相同;

4)将轴载简化为线荷载。

2.3工况模拟

本次模拟过程分为如下两个步骤:

1)首先进行自重应力计算;

2)进行动力计算和静力固结计算。

列车的振动荷载是不连续的。当列车通过某一区段时,会产生振动荷载;列车通过后,将进入休息时间,直到下一辆列车到达。在列车通过时土体受到连续振动,列车通过后的休息时间土体在自重应力的作用下固结。在列车通过时的8秒,施加振动荷载;在4分钟的间歇时间,不再施加振动荷载,土体在自重应力的作用下固结,直到下一辆列车出现。不断地循环上述步骤,直到计算满足要求时停止。根据工况的最大循环加载次数,本次模拟计算的时间设定为200天。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的实现过程如下:

1)参数初始化,即设定循环荷载、循环加载次数;

2)运行程序,直到循环完成,即终止计算。

3计算结果分析

3.1云图分析

由图2可知,隧道周围土体的位移发展趋势是向外围扩散,沉降值逐渐减小,模型范围边界位移接近于0,说明200天时的沉降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最大位移出现在隧道正下方,在本次模拟的时间内,最大沉降达到了10.3mm,故在设计和施工时,应注意在隧道下方进行支护。

44dc55a7655989a3ea9fb553640d50f6843c2414442993948bb67dceb42c50

图3 200天时的地表沉降发展曲线图4土体最终沉降量拟合曲线

由图3可知,位于隧道中心的土体沉降是最大的,最大沉降位于隧道正上方,最大沉降约为5.3mm,故在隧道中心位置应加强支护。越远离隧道中心,沉降越小。在距离隧道约5m的位置,沉降发展曲线的趋势发生变化,沉降减小得越来越快,故在距离隧道5m处应注意应力突然变化造成的土体沉降变化。在距离隧道30m的位置,沉降发展曲线的趋势又一次发生变化,沉降约呈线性减小。在远离距离隧道30m的位置,沉降减小趋势逐渐减缓,由此可知,地铁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在距离隧道30m以内。

3.2最终沉降量预测

由图4可知模型最大沉降量随着计算步数逐渐增大,在200天时,最大沉降量达到了10.3mm。最大沉降与时间呈现良好的曲线关系,根据曲线发展趋势可以合理推断,若模拟时间继续增加,土体沉降将继续增大,最终趋于收敛。为了预测土体的最终沉降量,曲线进行拟合,得到拟合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S=-19.77+19.76e-t/275R2=0.99

根据拟合结果可知,隧道周围土体的沉降量最终会达到19.77mm。本次计算时间内的沉降量约为最终沉降量的52.3%。

4结论

通过研究地铁循环荷载作用下软粘土的沉降变化,得到以下结论:

(1)在地铁循环荷载作用下,隧道周围土体的位移发展趋势是向外围扩散,最大位移出现在隧道正下方;

(2)在模拟达到200天时,最大沉降达到了10.3mm,且模型沉降长时间侯趋于收敛,通过拟合得出土体的最终沉降量为19.77mm。

(3)在远离距离隧道30m的位置,沉降减小趋势逐渐减缓,在地铁隧道运营中,因重点考虑30m以内的土体影响。

参考文献

[1]周建,龚晓南.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应变软化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0(05):75-78+82.DOI:10.15951/j.tmgcxb.2000.05.014.

[2]陈颖平,黄博,陈云敏.循环荷载作用下结构性软粘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J].岩土工程学报,2005(09):1065-1071.

[3]王军,朱晨,刘飞禹,孔剑捷,姚嘉敏.法向循环荷载下筋土界面的剪切应力规律及预测[J].岩土工程学报,2022,44(05):954-960.

[4]翁效林,胡继波,贾阳,周尚琪.循环交通荷载作用下饱和重塑黄土变形特性研究[J/OL].岩土工程学报:1-10[2022-05-1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2.1124.TU.20220412.1013.004.html

[5]Mohiuddin M. A. et al. Insight into the Behavior of a Caisson Anchor under Cyclic Loading in Calcareous Silt[J].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22, 148(7)

[6]Chavan, Dhanaji and Sitharam, Thallak G. and Anbazhagan, P.. Failure Modes of Air Desaturated Sand in Undrained Cyclic Loading: A Systematic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J]. In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2021, : 1-21.

[7]Huang Q, Huang H, Ye B, et al. Evaluation of train-induced settlement for metro tunnel in saturated clay based on an elast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J]. Underground Space, 2017:S24679674173006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