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户外骑行游戏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户外骑行游戏初探

邹琴,金霞

苏州市吴中区藏书实验幼儿园 

摘要:

    户外骑行游戏渗透在周边的每一个幼儿园中。幼儿户外骑行游戏就是单纯的骑行活动吗?本文从幼儿表征下、当前主题下两大方面阐述了户外骑行游戏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一些实施路径与策略。在深度学习视角下,构建有趣、有效度、有深度的幼儿户外骑行游戏。  

关键词:深度学习视域    户外骑行活动

    随着课程游戏化大力推进,户外游戏形式多样,骑行游戏也在幼儿园活动中逐渐生发。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不是某一单个品性,而是可以让幼儿在技能、情感、行为与认知等多方面有深入发展与实施的价值可能,让户外游戏成为深度学习的场所。如何让户外骑行游戏开展的生动、有效,发挥它更多价值,我们尝试这样做开始我们的改变。

一.察幼儿表征下,挖掘幼儿游戏活动效能性

幼儿生来就是游戏专家,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体验和感受。作为我们教师,从幼儿的语言、动作、行为等多方面,解读幼儿的表征,从而支持幼儿,丰富游戏,提升幼儿游戏活动的积极性。教师需立于儿童视角,源于儿童经验、基于儿童需求,为幼儿骑行游戏有效深入开展做良好的前期构想。

(1)差异投放,从雷同走向个性

骑行游戏在前期各班开展实施过程中,我们总能看到相似雷同的骑行活动。有的班级以路线设计、障碍骑行、交通规则作为幼儿骑行前期活动的主要内容。以运动技能、自主游戏为基础,从安全骑行—自主设计骑行路线—遵守交通规则这一主线开展。幼儿在游戏中并不满足与当前游戏现状,于是,教师们从观察中发现孩子们兴趣点,给予幼儿提供相应的辅助物、替代物、或是职业特定装扮,延伸出洗车、加油、小交警等多种活动。儿童的经验是即时性和生成性的,教师需识别幼儿行为,鼓励并重视孩子们的想法。为幼儿游戏提供时间、空间和材料,并不断提供新材料来鼓励幼儿启用生活经验,支持幼儿不同的兴趣,让材料差异投放,从而让游戏从雷同到个性,不断迸发新的活力。

(2)丰富内容,从运动走向“社会人”

骑行活动中期,幼儿的游戏越来越丰富,经过一段时间关于骑行技能基础游戏,孩子们已能在活动中给予自我安全意识,亦能在户外骑行游戏中自我解决一些小问题。慢慢地,户外骑行游戏也从初期单一的骑行运动技能转化成一些角色游戏,从前期中小交警角色,给孩子们在社会交往能力上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们不光是单纯的骑行,更是幼儿与幼儿之间、自定规则与社会规则之间的一种经验对接。孩子们在讨论中会表达关于自己对于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认知,从而不断丰富每个孩子的认知结构,不断进行修正与优化。在中期游戏中,骑行道路两旁的小店不断开张,尽管材料简单,但低结构的材料给予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奶茶铺、快餐店、礼品小屋、蜂巢、快递员等随着游戏的发展与教师不断的丰富扩大,让户外骑行游戏变成一个好玩的社会小场所,孩子们社会交往能力不断扩大,真正从单一的运动走向社会人。

(3)巧用记录,从单一走向多元,支持幼儿多通道学习

儿童的自发学习带有一定的自限性,儿童的自发学习需要教师在观察认识幼儿的前提下,给予材料的支持与经验的梳理等,要让孩子在游戏中能有效的获得经验,我们教师需作为活动的支持者,提供多种记录、表征、材料等来帮助幼儿经验采集与梳理。在户外骑行活动中,交警游戏中的驾照十二分制,在孩子们遵守交通规则基础上,大班幼儿在运算中游戏增强运算能力。中班幼儿采用点数划掉的形式进行交警小游戏。我们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采用多形式记录单,给予孩子们更多能力支持。在双十二户外骑行送快递的游戏中,教师与幼儿一起搭建简易的蜂巢,采用楼层门牌制游戏,并一起设计快递单,快递单的设置,让幼儿的骑行游戏不仅增添了游戏趣味性,更让幼儿获得数的排序能力。在角色游戏下的骑行活动中给幼儿多方面学习提供了更多契机,让幼儿能力从单一渐入多元。

二.挖当前主题下,思考幼儿游戏深入拓展性

主题反映着幼儿对周围生活的认知,很多主题来源地是幼儿的话题与兴趣,那在户外骑行游戏中,如何有效支持幼儿游戏,进入深度拓展、扩大幼儿的话题与兴趣变成主题式的户外骑行游戏。我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一)渐进式解决,促进儿童经验的连续性。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连续不断得重组经验,使经验的意义格外增加,同时使控制后来经验的能力也格外增加。”儿童的游戏发展总是从低水平到高水平发展。游戏创造着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尤其是当更有经验的他人予以支持的时,游戏当中的社会互动、想象和表征转换就开始逐渐深入。孩子就会有更高水平认识能力发展。在户外骑行游戏中,儿童游戏前期与中期孩子们兴趣点不同,从浅出问题到更高层次解决问题,都采用了渐进式的解决方式,从一个问题到另一个问题,环环相扣,构成了幼儿经验的连续性。从安全问题提出到小交警的设立;从小交警的设立延续出了交通规则的认知,如考取驾照的游戏——驾照12分制的游戏——交警大队的设置——讨论扣分后的措施。在这一系列游戏过程中,问题一个接一个,由连接重深入,教师随着幼儿问题,不断启发幼儿思考,教师与幼儿间的互动为间接学习知识创造支架,这样渐进式主题的游戏开展形式,为幼儿游戏层层深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二)真实性情景,注重儿童在生活中学习。

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随着双十二淘宝活动袭来,孩子们讨论的是关于取快递的事情,生活中的快递员与骑手被孩子们所熟知,教师看到这个契机,生成户外骑行主题:快乐的快递员,前期角色游戏中的快递员采用把相应的物品送到相应的蜂巢,教师给予幼儿自我设计门牌号、蜂巢号等支持,让数学能力运用得以在户外骑行中运用,大班的孩子会做标记,通过标记来准时送达相应人员的手中,在其中匹配、表征、运动技能蕴含其中,孩子们在游戏中不断建构起新经验。

在前期角色游戏快乐的快递员经验背景下,老师们开始设想真实的送快递活动。幼儿园门卫上每天都有很多各个老师的快递,大班的老师也会让孩子们一起帮忙去门卫上拿快递,孩子们总是特别的兴奋。这个提议一出,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就这样骑行活动开始真正对接现实生活,解决现实问题。面对真正送快递,面临着很多问题,孩子们不断分享自己对于快递的认识,教师在幼儿互动中,不断追问,引发幼儿思考解决问题,帮助幼儿重构,从问题驱动再到幼儿自主设计流程。在真实的骑行送快递活动中,幼儿的运动、分类、表征、前阅读技能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不断从观察幼儿中获得信息,提供适宜的支持。在前期或许会有很多问题存在,但只有在问题的碰撞中,孩子们才会去反思,尝试解决问题,通过教师的照片、视屏再现等多途径,支持幼儿不断推进游戏。让生活启发教育,让教育反哺生活。

支持儿童的概念意味着不侵犯儿童的游戏,或者是把教师的观念强加给儿童,知识或技能的传授需要在富有意义的情境下才能进行的,在幼儿的经验下,在兴趣主题下,在教师适时支持下,链接生活,我们的户外骑行游戏才不会出现无趣与无效,才能真正成为推进幼儿多方面发展的有效能的游戏。

参考文献:

[1]尼尔本内特 利兹.伍德 休.罗格斯.《通过游戏来教——教师观念与课堂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莉.布拉德.《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