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升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2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升级

海燕 ,崔幸伟 ,张丽芳

华北油田公司 河北省 062550

摘要:依靠于我国与众不同的市场经济体制,占据国民经济发展中关键位置的是国有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的华北油田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其核心就是财务管理的不断更新与精准运用,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公司想要更加快速准确地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就需要对财务管理体制进行科学化转型升级。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管理;发展途径

引言:我国国有企业的大框架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和地方政府管理这两类组成。我国主要实行公有制经济,因为国有经济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国有企业有提高人民就业率等功能,而财务管理是国有企业的核心,所以,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型升级意义超前。

1、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效率问题 

1.1企业资金的低效率管理

绝大多数的国有企业规模较大,资金呈分散式,对规模效益的有效发挥有着一定抑制。在执行背景是多级法人制度的情况下使得企业资金的分散情况更加严重,增加了管理成本,还造成了过于低效率的资金使用。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有着大幅差异:一些下属企业存在着资金留存过多的问题,而有的还存在负债,资金无法高效地进行整合与调配。除此之外,国有企业对资金的流向控制较少,对下属企业投资方向等情况掌握不足,甚至会有盲目投的情况,更加加剧了企业的资金流向呈现分散式的情况。

1.2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的不完善

尽管国有企业不断地尝试创新,但在监管财务管理这方面的机制一直都没有得到完善,因此造成了大量企业资金的运行情况无人监管的困境,这样不仅会使资金管理运行出现问题,还可能该情况后继无力。如果事后只是检讨,并不深入探寻问题,想着怎么去改善情况,那么一切都只是浮于表面的管理而已。财务监管的问题出现,暴露了现有管理机制的不完全。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不算少见的还有会计信息有误的情况,基于国有企业是在国资委的管理体制下运行,许多企业的会计在核算的时候比较随意,严重的还会直接出现录入信息作假、长期挂账的情况,导致出现不良资产或者债务纠纷。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数量上也较为拥挤,人事部门对人力资源的分配并不合理,会出现部门重叠、权责不明等问题,导致管理运行出现问题的时候员工们互相甩锅,这严重抑制了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3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员工的专业素养不够

财务管理员工专业素养与知识决定了财务管理的质效,拥有优秀的专业素养的员工能更加高效地进行财务管理。到现在为止,国有企业仍存在着很多权责不明、政企混乱的情况,企业的管理层在拥有着企业资产者这个身份的同时也是明确的部门的领导。经营环境影响着财务管理员工的观点,这种情况导致了许多员工都只想着为领导服务,那么就常常会出现虚账、假账的情况出现。再有就是员工对信息化技术的学习不够,即使绝大多数企业都有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但员工专业素养的参差不齐导致了对系统的开发利用程度也出现大幅差距,信息化平台也因此并没有起到其最大的作用。许多员工在生活中凭借着工作经验操作,就导致了无法及时跟上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缺少创新,无法快速跟上企业发展的趋势。

2.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升级的发展途径

2.1完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

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重点就是完善的体系,这也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国有企业要注重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在员工职权制定方面更加明确清晰,形成二者相互制衡、监督的环境。完善财务内部制度也很重要,制定合理的规定,增加管理创新,依据国有企业的改革需求,完善资金方面的制度,提高使用国有企业资金的效率。相关制度的制定,可以促进财务管理各个环节的规范,员工的财务行为依法执行,放大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想要财务管理的相关事项被高效监督,会计业务等要按规执行,依法执行,为了规避差错和舞弊现象,明确各部门员工的职责,如审批人员、经办人员等不同的职责,促进具体经济业务的完善与形成财务管理人员的职务分离、权责互相制约的工作体系。

2.2增强国有企业对财务管理的监督

增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是现代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非常重要的目标之一。可以分三步走,完成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的增强。

第一步,确立目标。在明确财务监管目标的情况下进行过财务管理监管工作会更加高效。增强财务监管能够更科学快速地发现市场规律,更快适应市场经济。所以对国有企业财务的监督要依靠现代化企业管理,使得监督过程变得更加科学合理。

第二步,完善内部财务监督,明确人员职责,用权责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开。建立内部监督体制,注重员工专业素养的提升,通过监督,及时发现国有企业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够改善问题。

第三步,增强社会财务监督,有关经营或财务信息与国有企业有关的进行数据公开,使过程透明度增高,建立内部运作的管理模式。完善资金报销等制度,可将企业管理层的个人经济状况公开,有效预防贪腐。

2.3预防国有企业财务风险

风险是任何经济行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问题,在往常案例中可以发现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伴随着不确定性,只要国有企业及时提高风险防范,预防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就能将风险发生率降低。要根据本企业财务经营状况预防风险,精准分析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构建相应的管理计划。参考现代化企业发展需要,借鉴其他公司成功的风险预防措施,与自身企业现状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预防机制。风险预防不是一时就能做到的,需要及时发现问题后更新完善,让风险预防手段发挥用处。不仅如此,还要细化各个职能部门风险预防的责任,保证财务风险预防机制运用到企业经营的全过程。除此,国有企业还要注重员工对国家法律法规的了解,及时组织员工进行新政策的学习,让各个部门能够更快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用创新解决问题,推动国有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结束语:总之,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很重要的一环,而财务管理作为国有企业的核心部分,要做到以发现问题,改善问题为方向,不停地开辟转型升级的道路,以此推动国有企业快速跟上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提高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刘丹.大数据时代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21(36):46-48.

[2]周如明.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思考[J].全国流通经济,2021(36):67-69.

[3]杨婧.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大众投资指南,2021(17):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