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绿色经济转型效应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8
/ 2

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绿色经济转型效应研究

雷咏芬

广东电网河源紫金供电局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省河源市     5174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一词经常被提出,早在2017年的两会上就有不少参会代表提出,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了我国城市未来的转型方向,所以在智慧城市的打造过程当中,要充分融入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让城市成为可持续发展,具有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宜居状态。具体来说,智慧城市就是把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的技术用到城市的管理治理当中,解决城市中以往存在的主要问题,智慧城市的发展建设,成为了我国城市信息化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但是在智慧城市发展当中,还存在着一些新的问题,所以如何促进我国智慧城市的绿色经济转型成为了当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城市绿色经济转型;效应

引言

智慧城市是我国城市创新发展的一种先进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城市建设的资源优化配置,还能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性,促进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是我国当前促进城市转型,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一个重要途径。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还处于探索和发展初期阶段,在整个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基础薄弱的环节,为此需要以智慧城市不断推动城市的发展,构建强有力的推进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智慧化的支撑体系,加快城市绿色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1 智慧城市与城市绿色经济转型的建设价值与意义

1.1提升政府管理水平

  智慧城市和绿色经济转型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过往政府传统管理模式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政府部门在以往处理公共事务时,需要面对信息复杂、沟通不顺畅,而造成的信息无法开放共享的现象,导致人民群众经常会在处理事务时,遇到跨层级跨部门问题,很多证件和相关材料需要反复多次提交,但是在智慧城市建设之后,政府部门能从根本上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服务的智能化特点,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各个部门的信息数据,把这些数据横向联络,让信息技术代替人民群众“跑”。在当前我国一些智慧城市试点地区就开展了网上政务大厅,人民群众可以直接在网上政务大厅上解决问题,实现了传统时期,无法实现的功能,改变了单一的窗口受理现象,提高了政府的公共服务治理模式。

1.2促进人们的生活品质

  智慧城市和绿色经济转型的发展建设,能够以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为出发点,运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给人民群众看来更加高效优质服务,例如智慧城市中的智能交通管理,能够从根本上为市民节省出行时间,打造绿色舒适的生态环境,进而促进绿色经济的转型,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管理,为城市中的人民群众营造安全,放心的生活环境。

1 智慧城市和绿色经济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1.1体制机制创新性不足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极为复杂和系统性的工程,在开展当中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协调和创新。但是在城市的管理机制下,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参差不齐,有着不同的工作机制和标准规范,数据资源相对封闭,缺少资源整合的横向机制,对于智慧城市和绿色经济转型的发展建设来说,一般是某一业务部门来推进机制,相关的协调合作和统筹能力不足,造成了相对封闭的环境,给智慧城市的建设带来了不少阻碍。另外智慧城市的建设,虽然需要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但是也离不开机制和体制的创新,若是无法达到这一点,各部门之间就无法建立合作共享机制。

1.2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

  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来说,信息化基础是必要条件,但是我国各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上还比较薄弱,各地区的差异较大,直接影响了智慧城市的发展建设。首先,各地区网络基础建设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光纤改造,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正在完善当中。另外在社会经济等领域,信息化技术的融入程度较低,政务网络建设程度不高,可能无法满足智慧城市和绿色经济转型的需求,最后城市基础数据库与数据中心的智慧建设正在进行,甚至还有一些城市处于计划建设当中,这些领域的不足,直接限制了智慧城市的发展和推进。

3 形成智慧城市和绿色经济转型效应的发展建议

3.1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来说,不仅是一项城市中的信息化建设工程,更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随着我国质检总局和标准委颁布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出台后,人们对智慧城市的概念有了新的理解和认知。其中与智慧城市相关的惠民服务作为一级评价指标,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权重比例超过了50%,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基本发展方向,并不是盲目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联网技术等先进技术。要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与绿色经济转型,就要加强建设过程中与居民需求的双向沟通,政府建设的信息化服务也要符合民众的基本需求,企业可以通过分析人们的多元化需求提供更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服务。总的来说城市智慧化也就是城市居民的智慧化,新型城市建设不仅促进绿色经济转型,还要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坚守以人为本理念。

3.2提升信息技术水平

  在“十三五”期间,我国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方针,并对各个城市加大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推动5G网络、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数据安全工程的建设。智慧城市建设要借助信息技术为核心,把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城市的各个领域去,例如交通领域,医疗领域,教育领域,实现信息技术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融合,促进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和智慧化水平,实现绿色经济转型。另外,智慧城市的建设与绿色经济转型都是需要依靠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的,通过过往的统计与分析以及整合城市发展中的各项数据当中,可以发现需要在公共安全城市服务、政府管控等各领域方面配置,才能让城市的服务和运行更加稳定,高效。

3.3进一步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改革开放的短短几十年当中,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不仅从根本上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实力,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水平。其中不可忽略的一点是,随着经济的不断生长,我国各地区的城市污染和环境破坏现象越来越严峻,这也是不断困扰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关键问题,例如,城市之间的空气污染问题,虽然只占地球表面积的2%,但是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据了地球总量的75%,人们每年因为空气污染而引发肺病、心脏病的情况经常发生,甚至有600万人因大气污染问题而患上疾病,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是世界各国都在面临的问题,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找到控制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我国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当中,也把环境保护作为首要方面去解决,当前应用的UrbanAir系统,能够结合我国三百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和预报,提醒城市居民做好预防准备,还能通过检测结果针对性的控制大气污染源头,在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绿色经济转型。

结语

总的来说,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推动我国城市的创新和转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体现绿色经济转型效应。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坚守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力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建设,促进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让城市居民享受到更高品质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建军,贾鑫晶.智慧城市建设能否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市的"准自然实验"[J].产经评论.2019,10(5).46~60.

[2]陈诗一,程时雄.雾霾污染与城市经济绿色转型评估:2004~2016[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122-134.

[3]杨振华.智慧城市能否提高经济效率--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准自然实验[J].科技管理研究.2018,(10).263-266.

[4]陈超凡.中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ML生产率指数及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8,(3).5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