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科学以“美”促“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体验科学以“美”促“养”

孙飞

仪征市胥浦中心小学  江苏扬州  211900

摘要:“美”是文学、艺术或活动类课程特有的吗?我认为不是。有句老话说得好,我们身边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孩子们可以一起“玩”起来,“乐”起来,这是活动之“美”;孩子们可以合作、交流甚至争论、“碰撞”,这是交流之“美”;孩子们可以大胆猜想,可以大胆质疑,可以追根溯源,这是科学独有的探究之“美”。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们应当努力,让学生体验到科学学习之“美”,以“美”促“养”。。

关键词:玩乐;探究;合作;体验;美

一、活动之

(一)玩乐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课堂中教师设计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弹力》一课,课上出示垒球和弹球,让学生在地上玩一玩、拍一拍,引起学生对弹球“跳高”的浓厚兴趣。我在探究乒乓球反弹的高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的活动开始,花了好几分钟时间让孩子们玩平乒乓球,并引导他们留意观察乒乓球下落现象。接着提问:“乒乓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和什么因素有关系?”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成功把学生的注意力从“玩”转移到“学”中来。在这些课堂上,学生玩气球、弹球、乒乓球时七手八脚的玩乐活动看似杂乱,但细心观察,玩乐激起了他们对科学活动的浓厚兴趣,对接下来的课堂教学的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玩乐铺垫探究。

探究活动往往是一节科学课的中心内容,课前的“玩乐”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也为探究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使探究过程更为深入,更有成效。比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让学生经历“假设与搜集证据”的科学探究过程,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上课前,让学生通过“制造声音”的活动,使各种各样的材料发出声音。学生们有的借助物体(桌、凳、文具等),也有的凭借自己的身体(如口、舌、手、脚等)或敲,或打,或唱,或跳,造出了许多种声音。这些活动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创造性,学生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学生在这些亲历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振动的存在,为接下来的中心内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探究活动的开展设下铺垫。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有意识的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精心设计一些看似平常的“玩乐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埋下了伏笔,作好了铺垫,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交流之

(一)合作中取长补短。

科学课中合作和交流包括认真听取他人意见、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说服他人适当的有条件的让步等技能和策略。而这些能力只能通过科学学习活动,尤其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锻炼才能逐步形成。例如《把液体倒进水里去》一课是通过液体在水中产生沉浮和溶解的现象的实验,以及学生生活体验,来认识液体的重要性质。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体验、理解这些性质,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学生提出不同的预测后,学生在组长的协调下各抒己见,提出了自己的猜测、实验构想,大家在小组内研讨后,选出本小组成员认可的“较为合理”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学生们在实验中分工协作、各施其职,同伴之间不时互相提醒实验注意点,记录员及时记载实验现象。实验结束后,小组成员针对记录下来的实验现象展开讨论、争论,形成小组结论。教师在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后,将各小组的预测、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以及各小组的分析在全班交流。有效的合作,让每个同学都能在小组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能力,同时在合作中了解不同观点,取长补短,迅速成长。

(二)合作中交流碰撞。

在《把液体倒进水里去》一课中大组交流时,有一组学生惊讶地发现将红色酒精倒进水里,观察到的现象(试管内液体分成两部分,上面是红色,下面是无色透明)和结论(酒精不溶于水)与另一组的实验现象(整个试管液体都变成了红色)和结论(酒精溶于水)完全不同。自己小组的结论是经过小组内成员的亲手做的,是同组成员认可的,于是,他们据理力争,各执一词,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因势利导,设问“你们是先倒水还是先倒酒精的?倒进去以后有没有搅拌或摇晃?再试一次,看看实验现象又如何?”于是学生再次实验,再次交流。在第二次的动手动脑实验探究中,惊喜地发现酒精轻与水,如果先倒水后慢慢地倒酒精,红色的酒精会“漂浮”在水上。如果搅拌或倒置试管,“红色”溶于水颜色变淡。如果先往试管中倒酒精后倒水,“红色”酒精会很快溶于水。而这些现象书本中没有,一般情况下学生也不会太在意。这是学生在大组间交流时“争辩”出来的。接下来的交流中,欣喜地发现学生动手动脑合作的两次对比实验、分析竟是那样的精彩。可见,合作交流不仅限于小组内部,组与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甚至“碰撞”让学生辩明了是非真伪,提高了认识,促进了发展,获得了成长,体验到了交流之“美”。

三、探究之

(一)

探究中培养技能。

当前国际小学科学课程的一个新趋势是强调HandsOn(动手做),其基本理念是: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能理解。在《热水变凉》一课中,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的规律。我举着一杯热水,提问:这杯热水在温度下降的时候,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估计(建立假设,做出预测)。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充分发表意见,大体说出了三种估计:一是温度均匀下降;二是温度开始的时候下降的快,后来越来越慢;三是温度开始的时候下降的慢,后来越来越快。接下来,教师激发学生:我们怎样验证刚才的估计呢?学生都说:通过实验。于是我指导学生以小组(4人一组)为单位,针对自己的预测,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小组内合理分工:组长、观察员、记录员、汇报员各一人。为了给此次探究实验营造一种紧张、严肃的气氛,我采用倒计时(每隔两分钟报时一次)的方式报时。接着,各小组投入了紧张而又快乐的探究活动中。其间,教师不断巡察并指导学生正确观察、准确记录数据,并据此画出“热水降温曲线图”。小组成员分析所记录的数据,从中得出了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的规律。真切地体验到了搜集数据在验证假设的实验中的重要性。这节课,由问题导入,让学生预测,建立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假设,记录数据、画曲线图等。学生们经历了一次完整的综合探究技能练习的过程。十分钟的连续观察测量,搜集了六个数据,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技能,又训练了连续观察温度变化的技能,还培养了记录数据的技能。

(二)探究中理解科学。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课上,我设计一次竞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浮上来?谁浮上来的物体中放的硬币最多?学生活动基本完成后,我让学生汇报:你用什么办法使橡皮泥漂浮上来的?你的漂浮物里放了多少枚硬币?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各种方法的共同点,并引导学生分析装硬币多的原因。然后又引导学生玩把木排泡沫板放入水中并在上面加硬币,玩小潜艇死海探密等活动。在这些探究活动中,学生理解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这和教师把规律交给学生的教学效果天壤之别。

学生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那一段段思维的经历、情感的经历将是学生最宝贵的财富,不仅这些“财富”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并且通过这些“财富”的不断积淀,学生的阅历、经验才会日渐丰富,对科学的理解会越来越深,科学素养随之不断提高,体验到科学课程中独有的探究之“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