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助力校园"美好教育"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心理健康教育助力校园"美好教育"建设研究

何丽萍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谷源学校  

摘要:美好教育是指要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且还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快乐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压力,助力构建美好教育的重要学科,但是很多学校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造成了一些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本文系统阐述了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思考了一些解决方法,以期能够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好的助力校园美好教育建设。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美好教育;助力校园;建设研究

引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道德品格形成的重要保障,只有学生心理健康,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灵,才能具备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才能具备广阔的心胸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他们更好的进步,使他们成为新时期我国所需要的人才。然而由于一些学校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有部分学校不愿意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即便是开展心理健康课程也是走一走形式,没有真正的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实处,所以很多学生面对一次考试的失利,就会郁郁寡欢,面对一些挫折与困难,就无法振作。另一方面学校的教育应该是美好教育,而这样的情况严重影响到学校美好教育的建设,因此积极探寻一些方式、方法是极为重要的。

1、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度不够,缺少基本的基础设施

除了个别比较发达的地区,多数的县乡镇等地区相关领导和教师不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认为偶尔开展一些形式化的心理健康课程,或者配备一名心理健康教师即可,所以很多学校缺乏基本的心理学方面的基础设施,多数学校只有一小间办公室用来作为心理健康教师的办公室,可以做心理辅导,但实际上学生即便存在心理问题,也不会找老师进行心理辅导。同时很多学校也缺少完备的心理健康测试设备、完备的心理健康咨询师、心理健康团体活动室等,造成了很多学生即便是去心理健康老师那里咨询,也不能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1.2 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水平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是能够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但是由于学校不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所以从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专业水平来看,很多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还不够,仅能完成基本的心理健康课程和简单的咨询,一些专业性知识储备不足,掌握的知识仅限于以前学习过的内容,很多新的心理学教育知识都不够了解,也缺乏基本的学习态度,认为自己所面对的是学校的学生,所以简单的能够回答学生的问题就可以,如果真的有严重的问题,学生就要去医院检查。这种想法实际上是责任的推卸,同时也是没有认识到自己作为心理健康教师的重要意义。另外学校也很少给老师进行一些系统的培训,很少给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就导致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很难有进步,甚至有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人数配备也不够充足,从而对于美好教育的建设形成了一些阻碍。

1.3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并且能够在乐观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仅限于每周一堂心理教育课程,教师按照书本的内容逐字逐句的讲解,甚至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名词解释,还要规定课程的手写作业等,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没有意义的,甚至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与美好教育的教育目标相差甚远。同时一些高年级学校根本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和校领导认为高年级的学生有升学的压力,应该把重点放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上,也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压力过大,同时还没有疏导的途径。另外还有一些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混淆,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真正的发挥价值。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2.1、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基础设施

学校相关领导要加大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建设美好教育的重要性。首先学校可以建立相关的领导小组,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教学活动和相关的培训等,设置相关的负责人,监督各年级的教育教学,要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进行,同时学校也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检查、监督、评估等方案,完善好心理辅导责任制、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等工作,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能够顺利、有序的开展。其次,相关教育部门要给与学校一定的资金的支持,使心理健康基础设施能够落实到位,学校可以聘请相关的专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如《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和当地的制度设立完备的基础设施,要完善心理健康咨询室、心理健康检测设施、心理健康活动室等设施和场所,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备基本的硬件条件。

2.2、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水平

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水平是确保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实施的关键,教师需要确保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首先学校在聘用心理健康教师的时候,就要严格执行相关的选人用人制度,招聘具有专业背景知识或者具有心理健康资格师证的教师,要经过严格的笔试和面试确保教师的的专业化水平。另外要保障心理健康教师人数的完备,确保心理健康教师形成基本的师资队伍,才能够完善其师资水平。其次对于现有的心理健康教师要加强培训,可以聘请心理健康专家进行讲座培训,也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到专业机构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比较好的学校进行学习,教师要从课程开展、咨询服务、危机干预等不同的方面进行学习,同时也可参观一些实际案例,加大对教师实操能力的培养。教师也要定期开展研讨和教研工作,如有难以解决的个案,要集体讨论,共同商讨,确保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能够有效解决。

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技能知识外,还要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把四有好老师作为自己职业的标准,认识到自己作为心理健康教师的职责,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追求进步。

2.3、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首先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到教学的计划中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形式要丰富多样,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教师也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游戏等展开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少讲解一些概念性的内容,例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情景游戏、角色扮演、集体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缺点是什么,或者展示一些具有激励作用的课件,让学生知道大家都有不足的地方,也有优点,只有我们努力就可以了。

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组织一些心理健康小测试,或者组织一些与体育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活动,如游戏“过独木桥”在过独木桥的过程中越是紧张越容易失误,所以告诫大家面临考试和一些问题时,不要紧张,要从容面对。

最后,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与其它学科相融合,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更加丰富。例如在一节数学课中,学生面对一些问题有畏难的情绪,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学生有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好教育是每个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家长、学生所共同向往的一种教育形式,美好教育是温暖的、快乐的、人性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美好教育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所以作为校方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学习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创新课程内容,多组织一些相关活动,为助力校园美好教育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德育,202121):79-80.

[2]李虔.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报刊荟萃(上),2019(02):45-46.

[3]董静静.中小学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法治与社会,2020(29):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