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新课标下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

陈慧珍

     漳州市龙海区程溪中学    

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需要转变观念,才能与时俱进,提高效率。中学英语教学中需要改革教学观念、改革教法、改革教学手段、改革考试评价、改革师资现状。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应本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有利于思想情感教育;有利于智力智能的发展。那么,在新课标下怎样使学生成功地适应英语学习的特点与方法,掌握英语学习规律,使教师乐于教,学生轻松学呢?我认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正确理解和使用教材

在不少教师的观念中,认为教材、计划、大纲就是课程,是既定的和封闭的。其实不然,课程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还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程启动的同时,英语又换了教材,许多英语教师都反映教材内容增加,难度加大,教法出新。这是因为过去在我国实施单一的课程和单一的教材的时期,教师把教材当成“控制”和“规范”教学的“法定文化”。我们应认识到: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教材是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和工具。因此,教师不应该再是教材忠实的阐述者和传授者,而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研究教的内容和方法,对教材作革新性和批判性的使用;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或是在师生互动中)走向教材”。

首先,教师要善于灵活地运用教材。恰如《英语课程标准》中所言,对教材要进行适当的、有科学性的补充和删减,或者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或是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及调整教学顺序等。正如新教材的编者所说,“教材上有的并不一定要全部教;教的并不要求全教会;会的并不要求全部考”。

其次,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积累课程资源。新教材以单元为单位,以话题为主线,因此,教师完全可以结合话题进行教学资源的积累,甚至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学生生活经历调查资料的积累,并进行加工,从而为更高效地使用教材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次,要以教材为载体,加强各学科整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交流的工具。学生学习外语最终是为了用语言吸取和处理信息。因此,英语教材具有较强的跨学科的性质。目前,新版的英语教材已突破了日常交际活动的范畴,渗透着其它学科,如思想品德、社会、自然、体育、音乐、医学、历史、地理、人口教育、环境保护、法制教育、信息技术、航天技术、天文气象等。具有学科融合特点的教材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而且能够引导学生面向社会、了解世界、增强国际意识。因此,教师可以在与其他学科教师讨论后,再决定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以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

最后,要以教材为基础,开发教材。教师和学生要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教材的奴隶。开发教材是在教师及学生的实践、反思中进行的。教师应积极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新思维,师生互动,共同开发教材,为更好地利用本教材进行有益的探索。

由上可见,教师只有从原来的教材观中迈出来,清楚教材仅仅是提供了平台,如何充分而合理地利用教材是要靠自己去探索、研究和创造的。

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课堂教学由学科本位转向人的发展本位:“以学科为本”的教育理念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忽略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使人成为知识的奴隶;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一切教学活动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个性及差异性,这符合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要建立更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赞赏每一个学生。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课堂交往中,就是人与人的交往,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上课时,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不要只看好学生,而使其他学生感到冷落,或者只看差学生,让他们感到不自在而情绪紧张。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 席之地。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尊重学生还体现为激励、赞赏学生。抓住合适的机会给学生以诚挚的鼓励,能使他们得到自尊的首肯和努力奋发的学习动力。赞赏不仅仅针对学生学习中小小的进步、积极的努力和提高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和专长,赞赏学生对教科书的大胆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达到学生积极成长、教学效率极大提高的效果。

在我从教十几年的生涯中,我特别注意搞好师生的关系。因为这关系搞好了,那么你在教学中,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就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你所教的学科。你的教学成绩就会十分显著

三、课堂内外实行分层教学。

每个班级都是由几十个性格各异、生长环境不同的学生构成。每人的基础不同学习态度也不一样。每接一个班首先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学生。从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去了解他们。对不同情形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1、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分层要求

优秀生的英语知识基础较好,思维活跃,在课堂上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积极举手发言,积极与其他学生配合,进行英语对话练习。对此我经常给予鼓励和肯定。培养他们大胆实践,不怕出错,增强信心。英语成绩好的学生,不满足于课内的知识,对掌握课外的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经常拿着一些课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来问我。根据他们这一特点,我结合课本的知识,适当插入相关的课外知识,并与课内知识融会贯通。使他们在熟练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扩大知识面。尽量满足优秀生的求知欲望。

中等生与英语偏科生的知识漏洞较大,听课较吃力,如果在课堂上要求他们知识的掌握程度与优秀生一样,肯定会挫败其学习积极性,因此,一堂课下来,对偏科生来说,把基础知识掌握即可,以便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2、作业布置及讲评分层要求

对优秀学生我鼓励他们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鼓励他们学会质疑。我要求优秀的学生在质疑的同时,能大胆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不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整理提出的问题,从而学会或引导学生提出重难点问题,提出创造性问题。

困难生及偏科生的作业一般要求其必须课后巩固好当天所学单词及重要句型,对习题性的作业,要求其完成会做部分,鼓励其猜做“难题”部分,并让其对难度较大的题做记号,便于讲评。批改作业时,抽出偏科生的错题、难题,讲评时对一大部分学生作业存在的问题整体讲评,之后布置上、中游学生预习新课,利用此段时间把偏科生叫到一起讲评错题及难题。此法一方面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意识到老师很重视他们学习的提高,同时也能督促他们以后尽量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并向高层次作业挑战。

3、检测内容分层要求

在平时设置的各类小测验中,注重题型设置,分出基础题、中 等 题及拔高题。让优秀生做难题选做题。中等生困难生只要正确完成基础题,就能得满分,使其能体验“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的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还能激励其有再提高一步的愿望和决心。

4、课外辅导要分层进行。

鼓励优秀学生在课外的学习中能胆大心细。优秀生在学习中喜欢质疑,我用课余时间耐心地给予解答,并作学习方法指导,如:如何归纳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习迁移等。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持续,能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习比课文更深的知识,自己解决疑难问题。鼓励中等及其他学生树立信心。强化他们的基础知识。利用课外时间经常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以及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与困惑。及时对他们进行鼓励与表扬。使他们能精神饱满地应对学习中的挑战。

新课程为基础教育打开了一片自由发展、蓬勃向上的新天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都能开辟出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新思路。新课程之下的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完全有赖于我们的教师带着新思想、新认识、新做法去耕耘,去发挥,去创造,去呈现新的气象、新的风尚、新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