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刘丽

泸州市妇幼保健院(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646000

【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患儿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2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各26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常规+健康教育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咳嗽、发热缓解时间比较,较短的为观察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依从良好率显著提升(P<0.05)。结论:健康教育用于肺炎患儿护理,可有效缩短患儿症状缓解时间,提升患儿依从性。

【关键词】小儿肺炎;健康教育;症状缓解;依从性

小儿肺炎属于呼吸道疾病,发病后以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等为主要症状,及时治疗是控制患儿病情的关键[1]。长期临床实践显示,在肺炎治疗过程中辅助相应的护理措施,对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加快患儿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本研究认为健康教育是肺炎患儿治疗期间必不可少的护理方式,既要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又要对家长进行教育,才能促使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进一步分析健康教育的作用,本次以52例患儿为对象,展开下述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52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各26例,选取时间:2021年1月-2022年2月。对照组男患儿、女患儿各15例、11例,年龄3-9岁,平均(5.26±0.25)岁;观察组男患儿、女患儿各16例、10例,年龄3-9岁,平均(5.30±0.20)岁。患儿资料齐全,两组数据差异甚微(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包括止咳平喘、监测体征、环境调节等措施。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措施包括:(1)心理健康教育:患儿入院后首先给予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向家长详细讲解肺炎的成因、症状和主要治疗方法,提高家长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从而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对患儿心理健康教育需通过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词句、图片等资料,将患儿置于安静、舒适的环境中,播放动画片安抚患儿,或抱着患儿轻拍促使其睡眠,拉近患儿对护士的信任感,同时缓解患儿焦躁情绪。(2)互动式教育:①与儿童的互动式教育:采用患儿能够听懂的语句进行沟通,让患儿感受到护士是可信的,让患儿重复“勇敢”、“坚强”等正能量词汇,通过小短片让患儿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鼓励患儿提高面对自身疾病的勇气;在注射药物或静脉滴注时,采用童谣、儿歌等转移患儿注意力,或者在穿刺前向患儿灌输“我能行”、“我不怕疼”的思想,防止患儿打针时退缩。②与家长的互动式教育:指导家长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住院期间直接与医护人员交流,了解孩子的详细情况,并做好健康教育记录,为后续出院做好准备。出院后借助微信平台,每天查看医院发布的健康教育小知识,对照查看孩子有无不良反应,及时与在线护士联系,及时控制孩子的情况,避免出院后复发。(3)日常生活健康教育:家长每周带孩子到院参加健康教育专项讲座,重点记录患儿日常饮食注意事项,如多进食高维生素、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禁止进食高脂肪、辛辣刺激食物。详细向家长讲解肺炎的成因,对应成因提出针对性地解决措施,由家长居家执行,保护孩子健康。

1.3 观察指标

(1)记录患儿发热、咳嗽症状的缓解时间。

(2)评估患儿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患儿家长知晓肺炎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并教导患儿依从治疗,提示依从性高;家长掌握较多肺炎健康知识,指导患儿配合指导,但积极性较低,提示依从性中等;家长及患儿不配合健康教育及临床护理工作,提示依从性差。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3.0计算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检验。P<0.05提示组间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两组患儿咳嗽、发热缓解时间比较,较短的为观察组(P<0.05)。见表1。

表1 症状缓解时间对比(±s,d)

分组

例数

咳嗽缓解

发热缓解

对照组

26

2.65±0.50

3.25±0.050

观察组

26

1.25±0.25

2.20±0.15

t

12.770

33.861

P

0.000

0.000

2.2 依从性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依从良好率显著提升(P<0.05)。见表2。

表2 依从性对比[(%)]

分组

例数

依从性高

依从性中等

依从性低

依从良好率

对照组

26

10(38.46)

8(30.77)

8(30.77)

18(69.23)

观察组

26

14(53.85)

11(42.31)

1(3.85)

25(96.16)

4.837

P

0.028

3 讨论

小孩子是肺炎高发人群,也是导致5岁以下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抗感染、吸氧等疗法目前广泛用于小儿肺炎的治疗。但由于年龄较小,患儿的依从性较差,为提高患儿依从性,有必要在治疗期间配合使用相关护理措施[3]

本研究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方式,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患儿依从率提高。可见在常规护理模式上增加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分析原因:健康教育是临床护理的首要任务,实施全面的健康教育既能让家长深入了解肺炎,知晓肺炎发展的危害,引起家长重视从而配合医护人员工作

[4]。又能分散患儿注意力,通过游戏、看图、看动画片等方式对患儿进行启蒙教育,促使患儿明白勇敢面对困难是最棒的,从而提升肺炎患儿治疗的依从性[5]。本次采用直接教育、互动式教育、微信平台互动教育等多种健康教育方式,实现对家长和患儿的全方位宣教,对改善患儿症状,提升其依从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用于肺炎患儿护理,可有效缩短患儿症状缓解时间,提升患儿依从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朱贵珍,许冰,张佳有.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20,41(1):233-234.

[2]史小蕊.互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效果体会[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8):1015-1016.

[3]姚敏,李晓婧.量化评估模式联合互动健康教育干预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海军医学杂志,2020,41(1):67-70.

[4]雷霖琳.家庭协同护理结合微信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3):158-160.

[5]陈华明,范良勤,邓丽.探讨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20,10(1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