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成性资源 挖掘拓展课素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巧用生成性资源 挖掘拓展课素材

邱彦杰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华侨小学  515800

内容提要课堂中素材开发与课程实施是上好数学拓展课的两个关键环节,依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利用课本资源顺势拓展教材,抓准生成资源深度拓展教材,利用错误资源对比拓展教材。充分挖掘拓展性素材,进一步扩大态势,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构建高效的拓展性课堂。

关键词生成性  动态素材  有效拓展课

“拓展”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含义是开拓、发展,指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它不是追求数量的变更,而在追求质量的变化。小学数学拓展课,顾名思义,并非是对传统课程的简单叠加,而是需要教师在课本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扩充和延伸创新,挖掘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材料,来拓宽小学生的数学视野,从而使小学生获得新的延伸知识,提高解题技巧,发展数学思维,增强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动态是现代数学课堂的生命线,生成是有效教学的航标灯”,利用课堂生成性的资源,挖掘拓展性素材,使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有效拓展,是高效课堂的主旋律,也是创新课堂的主要特征,“动态生成,有效拓展”让拓展课有了灵魂。新课标基本理念强调“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拓展就是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充分利用数学课堂生成性的资源,挖掘拓展性素材,进一步扩大态势,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达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从而构建高效的拓展性课堂。

、顺水推舟,利用课本资源顺势拓展

数学课本资源是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的基本物化形式,是学生学习数学、教师教授数学的最基本蓝本,是联结“数学课程目标”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主要桥梁。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数学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但教材的编写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位学生,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隐藏资源,对教材进行深加工,拓展课堂资源,使教材使用价值达到最大化。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的内容中,在教学“外方内圆”与“外圆内方”的面积差之后,课本练习中配置了这样一道题:

学生通过计算,归纳出了在“外方内圆”中,正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之比是4∶π或200∶157(π取3.14),两者的面积比是一个固定的值,与例题求两者的面积差——随着图形的大小变化而变化不同,学生随即产生了一个疑问,那“外圆内方”中,正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之比还是4∶π或200∶157(π取3.14)吗?是一个固定值吗?笔者经历过这样的课堂,这时笔者顺水推舟,又抛出了新问题:在“外圆内方”中,正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之比多少?学生又通过计算,归纳出了在“外圆内方”中,正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之比是2∶π或100∶157(π取3.14),也是一个固定的值,不随图形大小的变化而变化。此时,学生通过了知识拓展,满足感十足,如果这样就结束,也算超额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笔者并没有满足,而是顺水推舟,进一步扩大教学成果:如果把“外圆内方”的图形放入“外方内圆”中,形成“外方——中圆——内方”,如图:,这三者的面积比是怎样的呢?还是固定值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迫不及待,积极讨论起来,有的小组已经进行计算。学生根据两个组合图形中圆重合在一起,很快就推导出了“方圆方”中,三者的面积比是S外方: S中圆: S内方 = 4︰π︰2。学生正沉浸在自我陶醉的喜悦中时,我又趁热打铁,再抛出一个新问题:如果把“外方内圆”的图形放入“外圆内方”中,形成“外圆——中方——内圆”,如图:,这三者的面积比又是怎样的呢?还是固定值吗?问题一个接一个,层层拓展,学生应接不暇,喜出望外。有了刚才的探究,学生轻而易举地推导出了“圆方圆”中,三者的面积比是 S外圆: S中方: S内圆 =2π︰4︰π。

数学教材的拓展内容应立足教材,与课内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切莫无度拓展、脱离数学课标要求或学生实际,使学生不知所云、不堪重负。

因势利导抓准生成资源深度拓展

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的生成性成果,有的教师怕学生思维出现断点,造成尴尬场面,往往不敢再深入延伸拓展,让富有探究价值的精彩生成失去了“再生长”的可能。动态生成的课堂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需具备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善于捕捉并抓准课堂上稍纵即逝的生成时机,因势利导,深度拓展,使学生在新鲜的、富有挑战的探索体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深度。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材中,在上完三角形的面积和练习课后,笔者经常尝试一些拓展课。学生做有关三角形的面积的练习后,我常出示一个问题:


(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只知道斜边长度,如何求面积?刚
开始,大多学生都认为条件不足,无法求;我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进行自主探究。学生通过画图,作斜边上的高,再利用角度的推算,弄清斜边上的高又把三角形分为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轻易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等于斜边的一半。此时,又一位学生提出用多个图形进行组合探究,我因势利导再进行启发:如果给你多个(4个、2个)这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通过拼图,你还有其它思路吗?一启发,学生思维的闸门顿时打开了,学生快速地拼图,用4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正方形,斜边就是正方形的边长,所以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斜边的平方÷4。学生正为这个简单思路得意的时候,我又推波助澜地提出:你还有独特的思路吗?此时学生兴头正起,思维快速敏捷,提出了可以将等腰直角三角形沿斜边上的高剪开,再拼成一个小正方形,此时,斜边上的高就是小正方形的边长,所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斜边上的高的平方,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无穷,奇妙的公式应运而生。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对课堂上的精彩生成,要大胆、正确、巧妙地加以拓展利用,加大学习深度,要正确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讨论来解决,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效果。

三、将错就错,利用错误资源对比拓展

失败是成功之母,经历失败往往是获得成功的必要途径,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是如此。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常对新知识的认知与应用出现偏差,教师不能因为教学时间限制而忽略了学生自主纠正错误的重要过程。实际上,以“错误”为出发点,更有利于学生的尝试探索与深度理解。

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的练习课时,有时需对公式的应用进行适当的拓展,如题: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16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

学生1:应该先求圆的半径,16÷4=4(厘米),3.14×42就能够
求圆的面积了。学生对于圆的面积公式的运用十分熟悉,我不满
足于此,随即又出示了一道相似题:如图,一个圆的半径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那么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生1:这道题只是改了一个数字条件,应该先求圆的半径,才能求面积。不少学生作出了以下解答:8÷4=2(厘米),3.14×22=12.56(平方厘米)来计算圆的面积。我适时疑问:8÷4是求圆的半径吗?学生一下子明白了错误的地方,但怎样求圆的半径来计算圆的面积呢?学生还是没办法求出圆的半径。此时我进行适当引导:一定要求出圆的半径才能求面积吗?学生一下子来了灵感。生2:不用计算圆的半径,直接相乘就可以求圆的面积。其他学生也看出来了,都争着想表达。我乘势追问:什么道理,谁说得清?学生3:因为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圆的半径,正方形的面积等于r×r=r2,而圆的面积公式是S=πr2,一对比公式,就应该用正方形的面积乘圆周率就可以了。其他同学也报以热烈的掌声,孩子们从刚才错误的解法再到字母公式的对比,一下子明白了算理,我适时小结:圆的面积可以看成以半径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的π倍。

曾经有位心理学家说过:“我们甚至期待学生会犯错误。”课堂的“错误点”正是学习知识的切入点。在课堂学习活动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不应该直接批评或立刻指正,而是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纠正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联系学过的知识以及生活经验等,在计算、对比、操作、实验尝试中获得更深刻的发展。

课堂中素材开发与课程实施是上好数学拓展课的两个关键环节,素材的开发往往从动态生成中来,课程的实施也离不开师生的互动生成。所以,遵循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并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教师的个性,让师生真正成为生成性资源开发的直接参与者与开发者,成为课堂拓展研究的主体,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素养发展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陈加仓.《小学数学拓展课教什么,怎么教》[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