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造型设计课程中传统文化元素提取与融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3

动画造型设计课程中传统文化元素提取与融合研究

蒙少武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广西崇左

摘要:传统文化在经历着吐故纳新,不断演变的过程,它永远处在未完成阶段而不会老化,现代设计者应以现代观念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对本土精神不懈追求,并对外来技法不断地融合与吸收,才能够创造出既是本土又是世界的艺术作品来。本文立足于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元素的研究,努力去寻找传统艺术文化元素与动画造型设计的融合点,进而探求传统艺术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的方法,达到二者深层次的融合。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艺术文化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动画造型富有时代特色和民族个性,提升动画作品的艺术品质和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造型设计;课程改革;传统文化

我国的动漫在美国、日本、欧洲各国成熟的动漫发展面前面临严峻考验。在动漫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缺乏自身的合理定位、传统文化的遗失造成动漫产业发展的困境。其中,动画造型设计的不足,缺乏娱乐性、个性与特色,我国的大量动漫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角色设计屈指可数,在发展的过程中甚至出现了模仿抄袭等缺少创造力的问题。实际上,我国前代动漫作品,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借鉴京剧、水墨画、剪纸以及木偶、皮影等各式传统艺术语言,如拍摄于80年代中期的《葫芦兄弟》在人物形象和场景设计中将手绘动画和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相融合,人物动作虽然略显僵硬,但是风格别具一格,成为国人心中永恒的经典动画。但是当时开创的国产动漫优秀作品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更深入的发展继承,逐渐被国外动漫艺术所取代。进入21世纪,人们对于娱乐的需求不断扩大,重新审视动漫设计,结合我国传统文化成为一个新的发展热潮。

动画造型设计是指对动漫中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形象、特征进行设计,据此动画造型设计的不同对动漫风格与主体起到决定性作用,由此可见,在动漫设计中角色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动画造型设计理念与风格可将原画师对动漫文化的理解充分表现出来,从而增加动漫设计的趣味性。

一、在动画造型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的理念与意义

在动画造型设计中实施本土化设计可将本土水墨画文化元素与角色的融合在一起。水墨画的产生可追溯于唐代,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我国2008年奥运会水墨广告的设计就是将人物设计与本土文化融合在一起。经过时代的发展,水墨画逐渐演变为传统绘画代表,通过不同色彩的叠加形成了以意境为主的结构。值得注意的是水墨画在塑造人物角色时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人物特点采取不同方法来处理,突出角色的鲜明特点。从近年来我国出土的文物不难发现,水墨画在古代就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动画造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在动画造型设计中可有效丰富动漫设计表现形式,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一)应用理念

在动画造型设计中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可使角色设计中艺术形象得到丰富、促进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流传。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能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在传统艺术加工下提高了人员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使其更好地融合到角色中,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活。此外我国传统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将其运用到角色设计当中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局限性, 给观众更好地视觉效果。据此将中国传统文化因素运用到动画造型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深厚,在我国动画造型设计中通过传统文化的运用可促进民族文化更好地发展,使其得到充分发扬与继承。在动漫人物设计中利用中国传统元素可充分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形成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奠定至关重要的基础。

(二)应用意义

1.丰富动漫设计的表现形式

在动画造型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促进我国漫画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艺术,从中蕴含了更多民族文化与人生哲理,在漫画创作中运用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结合,使更多有趣的动漫作品创造出来。

2.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漫画产业也得到有效推进,为了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将其与动漫化结合在一起可进一步提高传统文化知名度,达到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我国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民族底蕴厚重,文化内涵丰富,不论是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还是审美观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对我国动漫产业更好地发展助一臂之力。

二、动画造型设计的传统文化元素分析

1.传统文化元素的含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起源于远古中国人的生活,随着他们生活的积淀以及审美思想等心理动态的累积而凝聚于物质形态上。虽然目前来看古中国人的生活异常简陋,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用伟大的智慧留下的各种文化形态。如甲骨文、陶瓷、石器等。这是我国传统文化出现的起源形式,在后来的文化发展中,传统文化形态不仅更加精致同时也不断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当然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密不可分。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讲求谦逊含蓄,因而在中国的水墨画中,常常是几笔简单的勾勒营造出一种视觉意境上的悠远。中国文化中有图腾之说,以龙和凤为例,这些虚构的动物形象不仅代表着中国人丰富的形象力,同时可代表着一种权利和文化的象征。

2.传统文化元素类型

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点点演变出来的,它百花齐放且各具特色,备受各族人民的追捧。比如武术、戏剧、国画、剪纸这类的造型文化元素,还有长城、故宫、徽州古建筑这类的建筑文化元素,龙、凤、麒麟这类的传统文化元素,还有长袍、笔墨纸砚、陶瓷这类的生活文化元素等。这些遍布在我们生活里的传统文化元素,都能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以及对人们的影响。

将这些凝结着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动漫之中,不仅可以利用已有的艺术形象标榜中国特色,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由于传统文化元素所代表的内涵已经固化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心目当中,利用这些元素也有利于增强动漫文化背景的辨识别度,也可以快速传达动漫的内涵。

三、动画造型设计元素与现代科技的认知与认同

(一)传统文化的设计来源和灵感提取

第一,戏剧艺术。戏剧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文化,它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从文学到声乐,囊括了舞蹈、武术和语言在其中。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在与地方特色的融合方面日渐突出,但是其核心的表现形式变化不大。一般来看,戏曲的表现方式比现实生活要夸张得多,为了让人物一出场就表现出明显的辨识度,戏曲往往会赋予它独特的形象和出场方式。

第二,传统绘画。水墨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一支,是世界文化中绝无仅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水墨画动漫中,我们可以找寻一些通过颜色深浅厚薄来表现角色性格的方法,应用到动画造型的设计中。同样在动漫中,也有可借鉴之处,比如上个世纪的《小蝌蚪找妈妈》就巧妙地应用水墨画描绘出了不同的角色,蝌蚪、小虾、小鸡等,仅仅通过墨色的浓淡表现出了每个角色的不同:小虾的墨色薄淡,灵巧通透的特性跃然纸上;小鸡的墨色则通过深浅来展现憨态可掬的形象;蝌蚪仅仅只是用了线条就能充分让观众感受到了小蝌蚪游动的快速。

第三,传统服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辽阔的地域给予服饰足够多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也包含着各式各样的服装。对中国动漫来说,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服装上的特点来增强角色的特性。

(二)数字时代的传统文化

第一,数字时代传统文化面临的机遇。数字化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我国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基本上停留在拍照、采访、记录、物品收藏等简单的工作层面上,这种文字、录音、摄影、录像等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曾保存了大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书籍的生霉、录像带的老化、录像色彩的蜕变、录音带的失真等,都会使所记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不同程度地出现失真,加上拍摄角度的限制,影响了长期保存和利用。而数字化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许多全新的采集记录手段,包括图文扫描、立体扫描、全息拍摄、数字摄影、运动捕捉等。数字化存储技术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许多新的保护手段,包括通过数据库、磁盘阵列、光盘塔、光纤和网络连接以及一系列相关规定、协议,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

第二,数字时代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数字时代高速的信息加速了全球化、工业化的进程,传统文化的空间不断受到冲击。外来文化、新型文化的传入与兴起,使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面临湮灭的危机。人们的意识形态、观念思想发生急剧的变化,而传统的非物质文化被各种国内外思潮所冲击,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被当代人忽视并误弃,继承者寥寥无几。而传统的物质文化如建筑、服装、书籍等,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被现代化、数字化的形式所取代。

(三)传统文化的大众认同感

就当前动漫发展趋势而言,动漫产品受众群体以青少年为主,青少年拥有旺盛好奇心与学习能力,他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尚未成形,在动漫体验过程中青少年能够习得大量动漫中的知识、观点与人物的动作、行为,因此动漫对青少年而言有着引导的意义。在动漫中加入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渗透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提升民族的认同感。不仅仅是青少年,对于大众而言,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极具认同感,借助传统文化元素的添加可促进动漫市场的拓展,不仅面向青少年,而且是全年龄向的动漫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如下的大众认同感:

第一,历史沉淀深厚,包容性强。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岁月的沉淀,上至夏商周,下至宋元明清,即便经历了多次战乱和朝代更迭,依然有大部分的传统文化完好地流传下来。这其中不只是因为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还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在与各国各地域文化交涉的过程中都更具包容性和塑造性,可以汲取其他文化的优势,为传统文化所用。

第二,以和谐为贵,崇尚统一的准则。“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人与人乃至整个社会到自然的和谐。儒家文化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可从中明显看出儒家的仁爱精神。同时,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是中国文化经常强调的一点,我们国家也能在拥有如此多民族和文化的情况下构建出一个和谐的社会。

四、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运用

(一)动画造型设计创意思考

对于动漫玩家来说,动画造型造型具有极大的吸引,据此设计人员应对人物造型设计加以重视。一个好的角色造型会带给玩家更好地艺术效果,从而使更多玩家加入到该款动漫当中来。动漫作为文化表现形式之一,设计人员在动画造型设计中应融入新的操作理念,并确保其符合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文化,同时还需对人物性格与特征进行统一协调。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拥有不可估量的优选性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且不同的消费群体对动画造型要求不一致,据此设计人员应找到更合适的角色原型,基于这一局势下我国传统文化人物的优越性便充分凸显出来。与西方动漫中的“魔兽”相比,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妖怪”历史悠久,从上古神话到近代文人笔下的“妖怪”,都具有丰富的人物特征、形象的历史象征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无一不体现着东方文化的魅力,与希腊神话相比我国神话人物更加耀眼。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动画造型设计的融合

我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内容繁多,例如皮影、剪纸、书法等,在动画造型设计中通过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可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动漫设计人员在角色设计中应对动漫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加以考虑,从我国历史、神话中选择人物原型,按相关原则来重塑造型,基于这种基础上实现艺术与动漫的再造,将新的生命力注入到人物原型中来。在我国神话故事中, 常见的神话人物包括神农氏、盘古氏、混沌天神、大力神夸娥氏、海神禺强、火神祝融、水神共工等, 据此动漫设计人员在角色设计中可从传统文化中来选择, 对角色再次加工, 并对动画造型设计造型合理修改, 使动画造型特点更好地突出。

实际上我国传统图形资源丰富,设计人员在动画造型设计中应根据角色特征对资源加以利用。通过三维技术对水墨动画进行模拟,可大大提高可行性。如《双下山》戏曲动画便通过三维技术对水墨效果进行了模拟,在宣纸上利用水墨颜料进行绘制,并通过扫描将其处理为模型贴图材质,通过这一技术的运用使水墨肌理效果更好地体现出来,通过角色动作语言的配合使中国韵味更加浓厚。中国动画从皮影、国画、戏剧、脸谱造型、剪纸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体现出强烈的角色特征,为角色设计增添更多色彩。经千百年文化发展与传承,我国皮影、剪纸艺术逐渐发展,形成了独特造型体系,其造型的设计,带有图腾与符号的韵味,蕴涵与体现了丰富的情感。其对角色、身份、性格、特征的表现,充分的运用了传统民间色彩和图案,在动画造型创作中,我们可以借鉴这种造型特点。

近几年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物造型上的优秀范例有《大鱼海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风语咒》,特别是2016年的《大鱼海棠》人物角色具有玄幻色彩, 展现出独属于东方的古典神秘气质,塑造了一个完整丰满的东方玄幻世界。剧中100多个人物角色,造型各异,如嫘祖灵感来源于《史记》中“秋水共长天一色”,句芒出自《山海经》,灵婆衣服花纹、腰间圆的玉带都出自为京剧中的戏服、仕女们造型出自唐代周昉绘制《簪花仕女图》等。

五、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涉及角色的形象、台词和性格等。这些角色的塑造都可以追溯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例如角色的形象必然包含着人物的性别、年龄、国籍、服饰等,在中国的动漫设计中自然应该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主,将角色赋予于一定的时代背景之下。动漫人物的台词方面既可以借鉴中国各地方传统戏曲形式,也可以从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进行追溯。动画造型的性格是整个人物角色的核心,在对角色塑造过程中,也会大量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作为道具。比如对诸葛亮的羽扇,李白的长衣等,这样会使动画造型更贴近真实的人物性格和形象,从而提高动漫人物的辨识度。传统文化在动画造型设计中应用将是我国动漫产业突破创新的要点,同时也对传统文化起到了传播保护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昀桐. 中国武侠动画角色中的传统服饰样式运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王鹏威,覃丽.中国画元素在当代动漫设计中的作用[J].艺术品鉴,2019(02):216-217.

[3]石春林.中国传统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评鉴,2018(21):177-180.

[4]崔丽.动画造型设定中服装造型设计的作用——评《人物与服饰:动画与影视角色造型参考》[J].印染助剂,2018,35(03):72.

[5]周智娴,谭维.中国元素在中国本土游戏人物角色设计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3(18):99.

[6]邓沙.湖湘视觉文化民族服饰元素在动漫艺术人物造型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3,26(02):26.

[7]祖楠. 中国游戏人物造型风格特征研究[D].河北大学,2009.

[8]曹薿丹. 中国传统民族服饰艺术在角色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

作者简介:蒙少武,广西城市职业大学讲师,广西融水人,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动漫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