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种植园地资源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7
/ 2

利用种植园地资源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

黄佳婧.

   五华县第三幼儿园  514400

摘要:进入新时代以后,幼儿的主动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得到更多关注,在该发展背景下,很多幼儿教师开始在幼儿园各项活动中深化种植园地资源利用,为幼儿构建一个更加积极、健康的劳动环境,并通过各种活动来逐步提升其劳动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文章就利用种植园地资源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进行了论述与分析。

关键词:种植园地资源;幼儿;劳动意识

引言:探究如何利用种植园地资源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需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从而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来为其提供多样化的种植园地,让其能自由选择,并进入对应的劳动环境中,养成较好的劳动行为,在此过程中建议教师把握机会对幼儿展开情感迁移,培养其良好习惯,维护其健康发展。

1以操作实践激发劳动兴趣

单单的理论课程教育很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因此建议教师能够利用种植园地资源,以操作实践来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可从以下数点来把握:①与主题课程教育内容相结合组织幼儿开展区域活动。教师可巧妙地应用各种植物的果实、花、叶子、根、茎等资源来创设美工创意区、科学探索区,让幼儿根据其本身的兴趣来随意选择对应的探索活动,比如为幼儿提供各种植物的种子,引导其进行发芽实验,让其观察各种种子的生长情况,以此来了解各种种子的生长习性、种植特征等;还可组织幼儿一同收集各种植物果实,布置在教师自然角,让幼儿观察、比较、分类,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提升其探索兴趣,使其在后续的活动中更加积极地投入其中;②在种植活动中融入科学探索活动。比如可组织幼儿收集各种素材,如毛毛虫、青菜、蜻蜓、螳螂、蝗虫等,抓住幼儿对昆虫、小动物好奇的心理,开展各种科学活动,让幼儿受益终身[1]

2构建多样园地,培养幼儿劳动行为

不同幼儿的年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不同,其青睐的种植园地亦有着较大的不同,因此教师应考虑到不同幼儿的不同需求,为其构建多样园地,以此来培养幼儿劳动行为。可按照以下步骤展开:①在构建园地时,教师可参考幼儿的建议与遇见,比如以访问、聊天的形式询问幼儿心中种植园的具体模样,让幼儿结合其生活经验、发散思维,构建其心中的种植园地,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幼儿为其种植园地起名字,比如亲亲园地、宝贝农耕、奇奇田园等,让幼儿具备一定的主人翁意识,从而能自觉地参与进自己园地的劳动中,以此来养成较好的劳动习惯,具备相应的劳动行为;②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种植品种,比如乔木(橘子)、灌木(辣椒)、草本(青菜)、藤蔓(豆角)等,教授幼儿多样化的培育方式,如土培、水培等,鼓励幼儿尝试在不同的土地上种植,如沙土、红土、黄土、黑土等,让幼儿在不断地尝试中掌握各种简单的劳动技能,并能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通过系列劳动行为来达到相应的劳动目的;③引导幼儿在各班级的小菜地上,松土、施肥、浇水、采摘;包饺子、剥豆角,让幼儿变身“小农夫”, 观察植物的变化,忙得不亦乐乎,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在种植园里孩子们观察着、讨论着、劳动着、记录着,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杰作。小小种植园,让孩子们走出教室,更直观地感受劳动的辛苦,促进幼儿对自然知识的探究和观察兴趣,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2]

3共生共享,情感迁移

共生共享,情感迁移,要求教师在组织幼儿参与种植园各项活动时,为幼儿普及正确的观念,让幼儿了解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同时组织幼儿自由结合为各个小组,展开小组活动,每个幼儿在小组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有的幼儿准备劳动工具、有的幼儿负责制定劳动计划,幼儿负责监督,以此来让所有的幼儿参与进来,真正的体现“共生”,并让幼儿依靠自身来进行种植园劳作,收获果实,共同享受劳作的成果,提升幼儿的集体意识、交通能力、劳作能力;此外,在幼儿劳动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指导者、监督者存在,指导幼儿在种植园进行具体的劳动,但是现在的幼儿物质生活优渥,手机、电脑等电子元件几乎吸引了它们全部的注意力,因此很少有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因此每个幼儿在劳作完都会异常辛苦,最后教师可采访各个幼儿,让其说出此时的感受,不少幼儿反馈“好累呀”、“好热呀”、“我再也不想来了”,据此,教师应抓住契机进行情感迁移,让幼儿了解到农民伯伯的艰辛,让其在后续的生活中不挑食、不偏食,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3]

4资源拓展,劳动引导

教师在利用种植园地资源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时,可进行适当的资源拓展,比如带领幼儿进入社会大课堂,春天可组织幼儿到田间地头,跟随农民伯伯学习如何播种,观察黄豆、玉米等的生长过程,了解耕作的艰辛;微微炎热的夏天,幼儿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小农场劳作,为田间的农作物浇水、除草,记录生长情况;果香馥郁的秋天,幼儿们在果园里采摘草莓、杏子等果实,和老师一起探讨摘果子的最优方法,尽情地享受大自然,通过不间断地拓展活动来实现对幼儿的劳动引导,使其在劳动中得以成长;教师亦可借助互联网来进行资源拓展,利用互联网来收集各种种植园资源,开阔幼儿视野,丰富幼儿见闻,并可以此来为幼儿普及各项植物正确的种植流程与种植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幼儿对此提前了解,为后续各种活动的展开做好铺垫;亦可将各种资源制作为微视频的形式,上传到微信群,让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利用碎片时间来为幼儿开辟属于其自己的家庭种植园,并形成对幼儿正确的劳动引导

[4]

结论:综上,文章就利用种植园地资源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强调了其重要性与必要性,建议给与其足够的重视,从幼儿当前的劳动现状入手,在各项劳动活动中有效融入种植园地资源,逐步培养幼儿正确的劳动意识,维护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留玉.种植园小天地资源开发大空间——浅谈有效利用种植园提升幼儿自主劳动品质[J].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9):2.

[2]欧邵荔.本土资源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以大班种植活动好吃的六鳌地瓜为例[J].山西教育:幼教,2020,(9):3.

[3]刘芯妤.小小天地,大大世界——浅谈幼儿园种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规划[J].好家长, 2018,(81):1.

[4]陆志坚.大班幼儿种植园地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广西教育,2018,(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