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也应备好“课后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9
/ 2

教师也应备好“课后课”

孙占成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第一中学  261100

摘要:备“课后课”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层次思考,是一种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沉淀。它是教师走出课堂后应做的第一件事,又是组织新的课堂教学的前奏,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本文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写教后反思、让学生评价教学、征求听课老师意见、撰写教学论文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备好“课后课”的方式和途径,并论述了备好“课后课”对促进教师成长、引领师生共进、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备“课后课”;意义;方式和途径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质量。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经验的老师说:“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在备课上下一番苦功夫。但是,很多老师把备课仅仅局限于上课前的准备,即课前备课,认为只要课前准备工作充分了,课就能上好。对此,笔者不能苟同。因为评价课上得怎样,不能单看教师讲得怎样,更重要的还要看学生学得怎样。并且,一堂课,不论课前准备如何充分,备课时如何严密细致,总有疏漏之处,课堂教学的预想效果与实际效果往往有一定的差距。只有经过全面对比,反复自我检讨,教师才能保持对自我教学工作的自知。因此,备“课后课”(也称“课后备课”,与“课前备课”相对,即教师在执教完某一节课后,根据课上执教的具体情况,对课前准备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反思,通过分析、总结成败得失,对原备课案进行修改、补充,使之进一步完善、优化,以备后续教学借鉴的过程。)是教师备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其作用不可低估:它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层次思考,是一种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沉淀;是一名教师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由于一些教师在认识上和操作中存在着种种的误区,致使备“课后课”在日常的教学反思中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本文就有关备“课后课”方面的问题作一点探讨,希望能给广大一线教师些许启示。

一、备好课后课的意义

优秀的教师常常也是反思型的教师,他们总是为改善教学系统中的运行状态而查找其间存在的问题,力求发现和纠正相关的偏差,然后通过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来提高教学工作质量,来优化学生学习效果。备“课后课”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之后的一个环节,是教师走出课堂后应做的第一件事,同时,它又是组织新的课堂教学的前奏,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过于繁冗,往往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另外由于疏忽和遗忘,也往往出现知识点遗漏,甚至知识性错误,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采取必要的删减、调整、纠错等补救措施,就有可能自陷泥淖甚至误人子弟。而借助备“课后课”既能总结成功经验,又能回顾不足之处,及时解决疑难问题,弥补缺漏。因此,备“课后课”能促使教师主动走向教学反思,锐意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善、美,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减去了学生许多不必要的负担,从而达到“减负”和“增效”的双重目的。
    (二)有利于加强自我评价提高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许多有着写“教后记”良好习惯的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感受:由于受自身能力水平的限制,加之教学过程中情况的突变性、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性,备课时常会出现自己的设想与教学实际情况相脱节、不吻合的情况。因此,课堂教学结束后,备“课后课”可以帮助教师积极地走向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的诸多环节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优劣差距,分析得失原因,从而向45分钟要质量、要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三)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引领师生共进

课后课有助于实施创新教育。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充满智慧的中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常常会在课堂上迸射出意想不到的睿智的火花。教师在备课中若及时记录并加入自己理性的分析与思考,会使第二次上课中师生间的情感、思维的交融更加和谐。另一方面,备好课后课也会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业务素质。一篇篇课后课教案的产并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珠子,它们一旦组成一串闪光的珍珠链,就能折射出教师的教学实践从幼稚到成熟教学理论认知从肤浅到深刻的光彩。缺少总结反思的教学实践永远只会在旧地徘徊。
二、备课后课的方式和途径

教师备“课后课”,可以有多种方式和途径,我常用的方式有:

(一)教后的自我反思

这是教师应经常进行的工作。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也是遵循着这一规律。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对自己不断地反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尽力追求教学的完美。教师的自我反思应做到:

1.记成功之举。每堂课总有成功之处,或教法得当,或例证精辟,或对某些突发事件的临时应变措施得当,或双边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等等。具体点说,诸如教学中引起师生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上一些精彩的师生对答、学生争论等;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的体会;教法改革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不论哪一方面的收获,记下来,经过不断积累,归类整理,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将大有裨益。

2.记不足之处。“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教学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诸如对教材内容理解不深、把握不透;对教学中偶发情况估计不足、处置不当;学习活动的组织没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学中没能很好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等等。前车之鉴,自当铭记。要通过深入反思,分析其“病因”,剖析其“病理”,开出“药方”,找出补救的办法,以供后续教学借鉴。

3.记教学灵感。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不期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

4.记教学中的疑难与困惑。释疑解惑任务的完成,光靠课堂45分钟是不够的。每堂课下来,学生总会存在一些疑问和困惑,这些问题正好反映了我们教学中的某些不足,也是我们在复习和今后教学中需特别注意的问题。这些知识点难讲难懂,不易被学生接受。如果每一轮教学都能把对难点、疑点的处理方法、学生的信息反馈及今后改进教学的设想记录下来,进行分析比较,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处理疑难问题的能力,从而化难为易,释疑解惑,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澄清疑点,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教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二)让学生评价教学,倾听学生意见

学生的反馈意见是教师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备课的直接资源。学生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的成功与否。备课充分反映学生的意见和要求,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法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征求学生意见:

1.谈话法。教师充分利用课间与学生接触的机会,了解自己的授课方法学生是否适应,当堂讲的内容是否弄懂弄通。或是找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课后座谈,收集意见。这种方法,可以使师生之间没有任何心理障碍,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既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增进师生感情,又可以非常自然地反映学生的意见和要求,进而联系学生实际,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2.问卷法。即在全班范围内进行问卷征答。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你对本节课的内容还有哪些疑问?⑵你如何评价这堂课的教学?⑶你对老师的授课方法有何建议?⑷你对老师还有什么要求?等等。这些问题可以单独制成问卷印发给学生,也可以附在《导学案》的最后与学案一起印发给学生。课下收齐,加以研究,为下一轮教学提供借鉴。

3.以科代表为联络点,及时收集学生意见。一般来讲,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建议具有直接性和公正性,因此,很多内容可以作为我们修改教学设计、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的依据。

(三)征求听课老师的意见

这是备好“课后课”的又一有效途径。一般来说,听课教师都是内行,尤其是专家里手,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是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教师之间应相互听课、观摩教学,尤其要邀请名师听课。课后可采取个别交换或召开课后评议会等形式收集听课教师的反映。授课教师要抱着谦虚好学的态度,认真与听课教师探讨教学方法,磋商教学内容,悉心听取各种意见,做好总结笔记。

撰写教学论文

教师备“课后课”的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可以是教学随笔,也可以是总结笔记,还可以是心得体会。其中,撰写教学论文是其重要形式之一,有其特殊的意义:教师如果能把自己的课后经验总结和心得体会进行提炼加工,撰写成文,既可以建立自己教学经验总结档案库,不断丰富自己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技能,又可以交流发表,取得社会效益。

总之,备好“课后课”是教师对教学负责的具体体现。它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是教师备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