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探索和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3
/ 2

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探索和思考

许建斌

山东省莱州市政务服务中心 邮编:2614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推行是国家对政府进行相应的职能转换,以及对“放管服”政策的优化与调整,对相关企业的经营环境进行整改的具体内容,同时,也是缓解现阶段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瓶颈等问题,有效将建设工程项目的审批制度进行科学合理调整的具体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增强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完成有效投资的关键。

关键词: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和思考

引言

要持续破解堵点问题推动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精简优化措施,最大限度优化审批流程。加强项目前期策划生成和区域评估,简化项目后续审批手续。精简规范技术审查和中介服务事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所涉及的技术审查和中介服务事项,无法律法规规定的一律取消。优化市政公用服务程序。可将供水、排水等市政公用服务提前到工程建设许可阶段办理,推行“一站式”集中服务、主动服务。市政公用服务单位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工程审批系统”)实时获取项目市政公用服务接入需求、设计方案、图档等相关信息,实现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竣工验收后直接接入。

1关键节点的设计与管理原则

工程建设项目的档案归档工作分为很多环节,这些环节的交接点、时间控制点称为节点。在一个复杂系统的项目管理中,我们需要同时分析各节点的干系方、输出物、依赖关系、时间要求、资源要求等,对项目工期影响大的、依赖关系集中的、干系关系复杂的,我们都可以称为关键节点,关键节点控制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或者提高质量。关键节点的有效设计与高效管理,必须具备两大因素,一是规则系统,二是信息系统。规则系统决定了项目运行的元需求,即如何评价项目目标设计是否符合预期、流程设计是否合规,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中档案归档业务大多采用的是告知承诺制,告知承诺制的实施精神和合规性要求便是档案归档工作流程设计的底层原则。

2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探索和思考

2.1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机制

第一,对审批事项进行分析和调整,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调整审批环节,将同一个部门中涉及的流程统一到一个科室中进行审批工作,对于不同部门事项的审批工作,由分散的受理窗口向实体的集中审批大厅转变。第二,将技术审核工作与行政审查工作进行有效的分离,技术审核机构需要提供相对应的审查结果,审核第三方机构提出的设计方案。第三,加大事项的监管力度,对行政审批事项中的内容进行严格管制,对于技术审查范围内的工作,应以市场化的原则为标准,指派给第三方进行整合。第四,根据项目内容的不同,将审批工作的流程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调整,统一将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以设计方案的形式将土地转让,使得整个审核的流程更加顺畅。对于技术审查类的项目,首先要备案,然后进行系统性的项目投资程度制度的实施。

2.2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机制

一是进一步梳理审批事项,按需增加、删除、修改、并联、拆解审批环节,推动同一部门内多个事项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不同部门的事项审批受理窗口向实体审批大厅物理集中。二是实行技术审查和行政审批相分离,支持技术审查机构出具审查结果或第三方机构出具设计方案。三是加强“体外循环”环节和事项监管,对属于行政审批事项范围的纳入行政审批管理,对属于技术审查范围的,按照市场化原则交由第三方办理。四是对不同性质的项目审批流程进行分类优化,允许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带方案出让土地,简化项目设计方案和概算编制审核流程,实施技术审查类事项直接备案,全面实施企业投资项目告知承诺制。

2.3推动行政审批要素监管受控

一是建立工程审批系统电子监察功能,实时在线监督审批进程,实现“全程留痕、自动预警、责任到人、通报问责”。二是明确工程审批系统中有关审批事项暂停审批计时具体情形及相应暂停时限规定,并将全流程办理时间再压缩60个工作日。三是每月印发工作简报,通报当前各地审批服务质量,直送各市州主要负责人。每年对各市州改革落实情况开展大督查,全省通报并列入部门绩效考核。四是转变各类评估评价事项管理方式,强化事前服务。组织全省144个工业园区、开发区编制完成554项评估报告,并向社会公开发布,推动实现由申请后审批转变为申请前服务、由单个项目评估转变为区域整体评估、由企业付费转变为政府买单。

2.4推动第三方中介服务健康发展

加快建设省、市级网上中介服务超市,清理和取消行业部门间执业限制和限额管理,建立透明高效的中介服务管理机制。针对中介服务市场“专业化不高”“隐性垄断”等问题,建立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单管理制度,坚持培育扶持与监管并重,加快服务业开放,破除中介服务市场准入门槛,加强服务收费、业务规范、办理期限等监管,加快培育专业化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专业监督管理作用,实现协同多元监管。

2.5监管域

监管域是告知承诺制下最复杂的部分,也是档案归档质量的主要保障手段。传统的档案验收接收一体的档案归档业务在此被拆分为验收事项和接收业务,档案接收业务是对档案验收事项中申请人的档案移交承诺的直接回应,也是最主要监管手段,信息化系统以信息(数据)管理系统为主,宜由档案馆自行开发档案在线收集系统,以实现数据的规范性和灵活性,便于利用。该领域关键节点为建设工程档案接收、建设系统业务管理档案接收与诚信档案上报。按承诺完成建设工程档案接收的,发放接收证明,经与建设系统业务管理档案接收比较为不实承诺或者违反承诺的,诚信档案上报失信信息并公示。该域是档案馆内信息化技术应用最集中的部分,须明确档案馆仅作为数据收集方,数据的质量责任由形成方负责的多方责任边界,并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维护。因此,在数据移交/接收边界,档案馆应以电子签章予以确认,而数据移交方应自行生成电子文件摘要及数据目录。

2.6要健全推进改革工作长效机制

进一步完善改革协同推进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评估机制和良好的政企沟通机制,多种渠道倾听和收集企业和群众意见建议,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及时回应企业和群众诉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强调,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各项任务要求,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更多切实有效的改革举措,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本地区改革工作的监督指导,强化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相关落实情况与每月改革进展情况一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结语

要想确保企业在市场环境中良好发展,就要对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制度进行优化改革。文章主要对当前某市在审批制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出现的问题制订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主要有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机制,推动跨区域、跨部门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文章所提出的措施建议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讨论,这样才能够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玉,王啸,门梦飞,等.广水卷烟厂“十三五”技改项目EPC特点及适用性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2):245-246.

[2]杜杉.云南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有八大进展[J].时代金融,2019(31):22.

[3]王翌飞.基于BIM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审批的实践探索[J].住宅与房地产,2019(26):44-47.

[4]杨洲.海南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正式全面启动[J].中国招标,2019(22):19.

[5]刘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比较研究及启示[J].北京规划建设,2020(6):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