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一轮审核评估看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3

从新一轮审核评估看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

郑锦娟

潍坊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00

摘要:本文结合2021-2025年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分析了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相较于首轮方案的不同特色和新认识,从立德树人、分类评估、质量文化、结果使用和方法创新等方面出发,阐述了新一轮审核评估对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的启示。

关键词:审核评估;特征;质量保障体系;启示。

2021年1月21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正式启动新一轮审核评估 。对比2013年首轮审核评估,本轮审核评估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既有不变又有变动,是在继承首轮审核评估相关理念、制度设计的基础上,不断克服其不足,进一步修订完善,充分体现新时代教育发展新要求而形成的。与首轮审核评估相比,本轮评估在评估周期、评估程序、评估聚焦、评估指标等方面基本不变。从评估聚焦来看,持续聚焦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从评估指标体系来看,继续考察高校“五个度”标准是否实现,指标体系的基本架构仍然是广义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要求加狭义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聚焦。[1]与此同时,在原有实施方案基础上又有许多创新举措。对于这一现象 ,我们要兼顾本次评估与首轮评估的不变之处与变化之处,更好理解新一轮审核评估新思想,更好开展新一轮审核评估,为进 一步加强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指明方向。

一、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新认识、新要求

对比2013年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本轮评估在立德树人、分类评估、质量文化、结果使用和评估方法等方 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认识、新要求。

(一)强化立德树人,破除“五唯”顽疾。

相比第一轮审核评估,实施方案将立德树人作为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强调两个根本:立德树人是高校根本任务和检验高校工作的根本标准。

本轮审核评估在落实、强化立德树人方面,将立德树人融入评估全过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的领导,从高校办学定位、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等指标着手,从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建设、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教学等方面出发,考察学校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工作思路、政策制度、具体做法和保障措施,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深厚爱国情怀、良好综合素质、一定国际视野,符合国家战略需求,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坚持立德树人成效方面,新一轮审核评估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价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决破除“五唯”顽疾 ,重点考察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校年度考核中的比重,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课机制的建立,注重教师对教学和本科人才 培养的贡献,引导教师加大教学投入,潜心教书育人,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关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推进 课堂革命,引导高校实施“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开展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评价[2],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注重本科教育教学成效,以教学成效倒逼学校发展,促进参评高校正视不足、认清差距,不断完善“产出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本科教育发展道路。

(二)探索分类评估,推进分类发展。

2013年的首轮审核评估相较于之前的水平评估、合格评估,本质上是分类评估,是高校“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主要体现在:强调高校质量保障建设主体地位,注重高校自我评估、自我检验、自我改进;注重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关注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及实现。

新一轮审核评估在首轮审核评估基础上,继续坚持分类评估、分类指导,根据高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提供“两类四种”套餐。第一类评估针对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普通本科高校,着重考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所必备的质量保障能力和教学改革举措与成效[3]。第二类评估根据高校办学定位和历史,分为学术型、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和新建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并设置了统一必选项、类型必选项、特色可选项、首评限选项等多类选项[4],便于高校展示自身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进而实现分类评价、分类指导、分类发展的目的,不同高校分类发展,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三)首提质量文化,构建“五自”文化。

新一轮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首次加入文化元素,强调质量文化建设。将加强 “五自”质量文化建设作为本次评估的重要指导思想,并在评估指标体系中,明确将“质量文化”单列为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注重考察高校在质量文化建设方面的相关理念、制度、举措,包括高校是否树立了质量第一的意识,是否将质量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是否有计划地开展质量文化建设[5],是否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是否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和校园文化生态。

加入文化元素,强调质量文化建设,标志着我们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它标志着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从重视外部质量评价转向重视内部质量建设,从重视制度规范转向质量文化自觉,开启了基于文化层面开展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新时代。这一转变,对于高校实现角色转变,自觉承担质量责任,成为质量保障主体,促进学校质量保障建设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转变,发挥审核评估服务高校教学发展、改进而非仅限于行政问责,具有重要意义。

(四)强化结果使用,坚持方法创新。

针对首轮评估后续整改不足的问题,新一轮审核评估建立“回头看”机制,强化评估结果使用。在新一轮教育教学审核评 估申请中,把上轮评估整改情况作为申请受理门槛条件、对上一轮审核评估整改情况和成效进行审核。同时,实施方案强调 “反馈结论”、“限期整改”、“督导复查”,以随机抽查方式,对高校蒸锅盖情况进行督导复查,通过督察督办和问责制度 ,对评估整改不力的高校,通过问责,督促高校整改工作持续推进、取得实效。

针对上一轮审核评估审核指标多、环节多、时间长的问题,新一轮审核评估坚持方法创新,采取线上评估与入校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入校评估专家人数、天数、环节大大精简。同时,对通过专业认证并在有效期内的专业(课程)进行免评,有效地减轻了评估负担,提升了评估效率和实效。

 二、新一轮审核评估对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

 (一)坚持立德树人,保障教育质量。

《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在人生不朽的表现中,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被放在第一位,摆在三不朽的首位。不论是从古代教育还是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来看,重视德育、立德树人几乎是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必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新一轮审核评估明确提出立德树人。

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坚持两根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标准。以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助力、确保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实现,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和核心指标。具体来说,学校要明确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围绕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6]要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审视人才培养定位,注重特色、内涵发展。

 新一轮审核评估科学分类、精准定位。在分类评估、分类指导的基础上,打破通过统一外部评估标准对高校进行评估的方式,由高校结合自身定位,自定标准、自我举证、自我评估。

 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高校应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对标学校办学层次、类型,考虑学校实际,对质量保障目标、质量保障标准及相关质量保障子系统进行设计,确保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上“一校一案”,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参加第一类审核评估高校要对标世界一流大学,以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着力建设符合国家、社会及学生等利益相关者诉求的一流质量标准。参加第二类第一种评估的研究型高校要对照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考虑国家、社会对人才需求状况,实施教师队伍分类管理,注重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强化理论基础、突出科教融合,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广阔知识面和较强创新能力的人才。参加第二类第二种、第三种评估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要对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考虑区域、行业、产业对人才需求状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产学研用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强化主体意识,加强质量文化建设。

新一轮审核评估对应用型高校质量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即“五自”文化观。质量文化作为一种内驱力,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文化自省和自觉[7]。高校质量保障工作要从外部评价走向内部评价,从被迫发展转向自觉转变,必须树立质量意识,在质量文化上狠下功夫。一是要转变角色定位,树立质量保障主体意识。高校必须转 变角色定位,明确自身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树立全员质量责任意识,明确责任主体、厘清责任权限,统筹协调 、调动一切部门、机构、资源,构建全员重视、全员参与、全员建设的大学质量体系建设格局。二是要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在注重质量保障体系制度、体系建设的同时,从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个层面,加强文化凝聚、提炼文化内涵,通过精神层面的自我觉醒、行为方面的自觉行动,确保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得到全校各层次上的理解和落实,成为全校教师与学生共同的价值追求。

(五)强化结果使用,加强大数据监控。

新一轮审核评估突出评估结果使用与评估方法创新,注重质量持续改进与减评增效。学校在进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时,也应体现这两点。一方面,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要注重质量评价信息收集、反馈并基于信息反馈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改进,不断完 善“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建立教学质量监测一体化平台,实现内部质量监控全程和智能化要求。设立专门机构,指定专职人员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反馈和报送到相关部门和人员。通过全面、立体、多样的数据收集,打破校内信息孤岛,实现校内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助力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学校教育决策质量。

参考文献:

[1]袁益民.审核评估要实现角色、价值与方法的三大转变——对于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的学习体会与政策建议[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1,37(03):2.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1(04):2-15.

[3] [4] 教育部启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工作[J].考试与招生,2021(02):5.

[5]张安富,徐武.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方案的特征[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1,37(06):12.

[6] [7]汤雯雯.新一轮审核评估对应用型院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启发[J].大学,2021(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