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中学,学中玩—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应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玩中学,学中玩—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应用探究

刘长斌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中京实验学校  山东  泰安  271411

摘要:在新时期社会变革的历史背景下,学校的活动条件和学习条件同过去比发生了许多改变,然而研究发现当代中小学生在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培养上还存在不足,学校体育教育必须随着教育的发展而不断革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体育教师应该在学校体育课程中改变运动教学方式,把体育游戏加入运动课程之中,通过一些游戏形式来增加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身心健康的目的。文章将就体育活动在学校运动课程中的运用加以研究,进而制订出体育游戏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关键词:小学学生;体育游戏;教学应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是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式。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起步阶段,而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发展。在国内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家长与教师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文化课业成绩,从而忽视了体育教学在学生成长中的好处。为此,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动下,学校必须加强体育教学的开展,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在体育课堂中增添游戏运动的方式,来带动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学习,从而提高身体素质、强健体魄让学生以更饱满的激情和精神面貌参与到学习当中。

一、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现体育游戏基础教学

教师在体育基础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可以更好地带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然而学生却很难在短时间内牢记和掌握体育基础技能,在学生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体育知识的难度而产生理解程度存在差异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及时指导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并根据错误产生的原因对学生进行再次讲解,以防学生在理解方面出现误差。教师在发现学生错误时,不但需要学生自主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分析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不同点,逐步剖析探索错误的解决方法。由于多数小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篮球,所以体育教师在教授篮球的过程中,需要将篮球的运球、投篮、传球等动作要领以及篮球运动的规则讲解清楚,以此来方便学生的练习。可能会有一些学生因为投篮时肢体动作不协调、掌握不好投篮角度等而出现篮球掉落、投篮失败等现象,这种现象会使学生产生挫败心理,从而厌烦体育课堂。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游戏的特点,将体育游戏与篮球运动相结合,开展一项具有游戏性的篮球训练活动。例如,在教授学生练习投篮动作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高特点和心理诉求来调整篮球架的高度,使篮球架的高度和学生的身高成正比,从而促使学生和篮球架、篮球的契合度达到最佳,来方便学生练习篮球投篮。体育教师可以有序地组织学生开展篮球投篮游戏,根据学生特点将学生分成每八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在相应的位置排队并分别进行投篮游戏,每进一球可以获得一个积分,积分最多的小组取得第一名,前三名的小组在游戏结束时可以获得奖励。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以体育游戏作为基础进行教学,通过观察学生在投篮游戏中的身体形态变化和投篮技能变化,可以更好地发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真实的学习状态。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从课堂游戏中学到体育基础知识,还可以从游戏中获得乐趣,进而达到强健学生体魄的教学目标。

二、根据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体育游戏

在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种类单一,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来创新体育游戏,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喜爱。同时,体育教学与学生的健康状态息息相关,同时体育教学也和学生的健康状态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体育游戏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当中,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在体育课堂的热身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对学生进行分组管理,并分别对每个小组开展不同的体育游戏教学活动。在课前热身活动中加入体育游戏可以更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体育课堂当中,让学生在热身中体验到体育课堂的乐趣,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受伤的概率,达到了强身健体的最佳效果。其次,教师还需要根据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诉求设计出一些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体育游戏,通过不同的体育游戏来提高学生的体育基础能力。通过有趣的体育游戏来强化学生的身体状态,从而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身素质,同时学生也能够在游戏中增强对体育课程的喜欢。例如,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诉求来设计不同的体育游戏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教师可以根据简单的跳绳运动,创新设计,将跳绳运动改为花样跳绳运动,并且花样跳绳运动也可以锻炼身体、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这样一来学生的参与性增强就不会在体育课堂中感到无趣。在花样跳绳运动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共同游戏,在小组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就会使学生形成一种互帮互助、团结共赢的意识,从而实现以体育教学来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的目标。

三、以学生为体育教学核心创建体育游戏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根本所在,体育教师的素质高低也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学校也应注重对教师素质的培养,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思维能力等。由于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因此需要体育教师在课堂中把自己作为学生的朋友、保护者,从而融入学生群体当中。此方法有利于体育课堂教育更好地进行,从而使得体育教师更加地了解学生的个人习惯和性格特点。所以,教师在创建体育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将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核心,来创建体育游戏,同时教师还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身体适应能力来调整体育游戏中的动作力度和运动幅度等。在每节体育课正式开始之前,教师都需要明确告知学生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体育游戏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了实现体育游戏和课堂内容的关联性,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核心,以此来达到体育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教师需要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出具有对比性的体育游戏,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对比游戏从中学到体育动作的相关要领。这也将为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前提条件,从而帮助学生从体育游戏中实现强身健体的目标。例如,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教学原地高抬腿为学生讲解肢体动作,并以身教学,让学生观摩后亲身体验,教师要鼓励并指导学生掌握原地高抬腿的基本动作要领,随后由学生自由练习,在学生练习并掌握基本动作之后,可以创造一些有针对性的动作模仿。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动物跳跃时的动作来模仿跳跃动作,在模仿中学生会体验到不一样的乐趣,同时还能找到跳跃的要领所在。同时,教师也要合理规划体育游戏时间,防止学生出现身体疲劳,以此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动下,小学阶段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学校和家长更加注重学生的文化课业与综合素质的共同培养。而教育应当从小抓起,所以小学体育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通过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得到身体和心灵的放松。在小学的体育课堂中添加游戏元素,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促进作用,为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奠基作用,为国家培养出德智体美兼备的新世纪优秀青年。

参考文献:

[1]高佑虎.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体育·运动与科技,2022(1):70-72.

[2]王松.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运动-休闲:大众体育,2022(1):0073-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