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单元整组作业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单元整组作业设计

徐芳

宁波市奉化区莼湖街道中心小学,315506

摘要: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在问题解决、多元认知、批判性思维、沟通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五年级语文学习依托“图书大挑战”项目,紧扣课程目标,整合教材内容,设计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索有效的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项目化;单元

一、问题驱动,形成有效的项目及核心素养目标

在升入高年段后,应为学生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就是由学生自行出版并印制一本有意思的图书,学生所在小组一同参与完成。学生可以从“江山如画、岁月如歌、大师如虹、未来如梦、童年如诗”五大主题中任选一个,参与学习图书制作与图书展示的活动。此项活动在学生中引起很大的反响,每个学生都对这份礼物充满好奇和期待。但是,选择哪一个主题?与主题相关的内容从哪儿来?制作一本图书的方法是什么?一开始,学生对此一无所知。

项目目标:完成单元教学,在了解民间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复述课文,感受人物形象;推荐阅读民间故事(课外阅读手册),讲述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能缩写故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岁月如歌”这个专题制作一本《中华民间故事》图书;依托项目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学生在阅读、表达、合作、创编等方面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单元核心素养: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口头文学作品,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智慧结晶。“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是“民间故事”单元,选编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两个民间故事。在这两个世代相传的民间故事中,主人公都是普通的劳动者,故事情节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充满浪漫色彩,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追求。

为了深入了解民间故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这是在小学中年级“详细复述”“简要复述”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要求,旨在让学生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口语交际安排了“讲民间故事”的活动,指导学生将学到的创造性复述方法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提取信息,缩写故事”,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摘录、删减、改写、概括等方法简要地介绍故事。

二、聚焦素养,制订项目化活动任务

项目中的“阅读课外阅读手册推荐的民间故事”是其中的重要部分。通过梳理,会发现教材内容、核心知识点都与项目化学习相关联,但仅有教材中的这些内容来完成一本图书的制作是不够的。为了丰富项目化学习内容,还给学生推荐了“中国民间故事”系列图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阅读的乐趣,拓展阅读体验。每天12:00-12:20是班级规定的阅读时间。第一周,向学生推荐了“中国民间故事”中经典的《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三个民间故事。第二周推荐了《刘墉反穿朝服》《刘三姐的故事》《聪明的阿凡提》。第三周推荐了《鲁班学艺》《华佗求学》《寻找石画眉》《雪山之巅的幸福鸟》。近一个月的时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读边赏析,并认真完成了阅读手册。依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以及制作图书所需要的材料内容,把单元目标的要求变成项目化的各个活动,由学生分小组领取项目活动任务(活动一:阅读民间故事,感受人物形象;活动二:阅读民间故事,绘制连环画;活动三:阅读民间故事,制作思维导图;活动四:讲民间故事;活动五:缩写民间故事)。

三、推动实施,有效提升学习品质

(一)集体学习,揭秘图书

在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的基础上,项目学习进入制作图书的阶段。怎样制作一本图书?一本书的内容分成几个部分?项目组根据主题活动的内容,安排了集体学习活动。五年级的学生一起听讲座、看展览,了解图书的特点与制作要求。任务1“介绍书的诞生与构成”,引导学生了解书的历史和图书出版的要素流程;任务2“搭乘‘制书时光机’”,引导学生了解书籍材料和制作方式的历史演变,进一步深化对图书的认识。

(二)小组学习,计划分工

制作一本图书需要丰富的内容,还需要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发形成“图书大挑战”的小组。在集体学习之后,由6人组成的“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小组诞生了,小组成员之间作了有效的分工。

(三)提供支架,学生制书

项目任务明确之后,学生开始进入制书环节。首先,教师和学生一起根据单元学习和课外阅读的内容,确定书名《中国民间故事》,再根据项目任务,编排了本书的目录。在制作图书的过程中,发现让学生画几幅画,给画配一些文字并不难。真正难的还是涉及核心学科知识部分,也就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序言是介绍或评述一部著作的文字,是一本书的灵魂所在,但在出书之前,没有一个学生了解“序言”为何物。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支架就是“民间故事”课外阅读手册中的“序”,是从民间故事的定义、内涵、种类、分布范围、历史背景、文学地位等各方面来介绍这本书。看完之后,问学生:“你们制作的书将怎样写序言?”有的学生说:“民间故事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值得推荐,可以写这本书的推荐理由。”有的学生说:“我们的书中有很多民间故事,可以罗列一些,引起读者兴趣。”有的说:“可以写一写我们读民间故事的感受。”“真好!”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他们在范例的指引下,已经了解什么是“序言”,以及如何写“序言”的方法。

四、经验总结

(一)项目化学习内容要基于课标

本单元的项目化学习设计基于课程标准,项目成果虽然是一个小组完成一本图书的制作,但完成这本图书的内容来源于教材,来源于配套的校本阅读手册。项目化学习以学科核心概念、学科思想、学科素养为价值追求,是基于学科而又超越学科的项目活动。教师应仔细琢磨项目化学习的内容,同时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内涵与外延。

(二)项目化学习课时的合理安排

学科学习时间的分配以及学习空间的重构是项目化学习目标实现的关键。此次项目化学习的课时安排为:语文第三单元的教学课时9课时;每天12:00-12:20是规定的阅读时间(每周5课时),从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阅读推荐的民间故事持续一个月,共计20课时;从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每周五下午两课时“图书大挑战”活动,共计10课时。项目化学习的课时安排都在校内,不需要抢占、挤压别的课时,这样就能使项目化学习真正植根于学科课堂中。

(三)项目化学习模式的有效定位

项目化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完成一本图书,将记知识的学习转变为做事情、做项目的学习。语文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通过课堂反馈和作业评价,学生学会了一些阅读故事的好方法。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事例或人物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学会给故事列小标题,制作思维导图。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学会了按小节内容绘制连环画,用创造性的复述方法讲完整的故事或故事片段,以及缩写故事。

项目化学习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以知识为主线,带有强烈知识痕迹的组织模式,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践经历和生活体验。学生在图书制作过程中,探索、合作、交流、分析、创想、展示,将所学知识融合贯通,学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了主动探索、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等学习品质,有效提升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唱.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价值与教学实施探讨[J].情感读本,2020,(11).

[2]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3]夏雪梅.PBL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