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提升幼儿园教研活动实效性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探析提升幼儿园教研活动实效性的策略

朱庆秋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云星幼儿园     510900

摘要:幼儿园的日常管理中,应当重视幼儿教研活动的开展,发现其中问题的同时,不断优化教研活动的内容及形式,并融合创新举措积极尝试改革,提升幼儿教师对教育的热情,也让幼儿爱上学习,幼儿园、幼儿教师、幼儿之间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共同进步。实际过程中,要想提升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实效性,要明确教研活动的目标和重要性,并要结合实际情况梳理当前教研中的待解决问题,在探究理论完善的同时,进一步结合实践提升教研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研活动;实效性

引言

幼儿园园本教研在完善的教研机制保障下,在实施幼儿园课程的过程中,将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教师为主,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设计能够帮助教师不断发展的教研计划和具体方案,并利用多样的活动形式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促进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不断发展。

一、幼儿教育开展教研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教研互动理念没有及时更新

这是当前许多幼儿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幼儿园管理人员过分关注园区幼儿的数量,而不关注幼儿的教育质量,单纯认为教育是幼儿教师的事,教研是教育家的事,经营园区不需要考虑这些,只要幼儿不出现安全问题,安抚好家长就足够了。显然,相比于后面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知识性较弱,没有学科区分,也致使部分幼儿教师对工作的轻视,这些幼儿教师认为幼儿教育没有钻研的必要,所以每每参加教研活动,也只是敷衍应对,既缺少积极性,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缺少实质内涵

结合当前形势,幼儿教育中园区缺少对教研活动的重视,但又迫于压力不得不举办教研活动,最终的结果就是,教研活动变为过场形式,看到其他地方这样开展,不去探究对方的目的和内容,直接照搬形式,草草应付了事。这样的后果是浪费了师幼的时间,对现有的问题也依然一筹莫展,长此以往,幼儿教师的教育缺少优化完善,固化为程式化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本身的热情也逐渐消磨殆尽。

二、提升幼儿园教研活动实效性的策略

(一)结合教育实况,梳理教研问题

幼儿园开展教研活动,其实质是结合一个阶段的教学,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并通过教研讨论的形式共同解决的过程。所以,梳理提问是提升幼儿园教研活动实效性的第一步。教研活动中,问题来源大多是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以日常教育领域为主。也有一部分来源于幼儿园的管理规划,这部分问题大多较为宏观。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对幼儿园的发展,园内教育的改善和班级中幼儿的受教育情况,幼儿培养良好生活习惯都有重要意义。尤其幼儿园的发展与园内幼儿教育,两者看似关联不多,实则息息相关,幼儿园发展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幼儿教育的顺利进行。因此,幼儿园教研活动规划开展前,需要充分梳理幼儿教师的各类问题,对其梳理整合的同时,凝练出教研活动的主体、主线和主要讨论内容,力求每位幼儿教师的观点都能得到重视。以当前阶段幼儿教师常见的教育问题为例:幼儿教师和幼儿看护人员的职能划分、幼儿园班级内的纪律规范确立、过渡部分的进行、在户外活动中幼儿教师的位置、幼儿离开学校与家长的日常沟通等等。这些问题看起来没有什么关联性可言,但实际都是教研活动中幼儿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园内管理类问题,如一日活动,作为课程开展的主要内容,也有许多问题需要处理。基于此,幼儿园可以在积极制定开展开学准备等主题的教研活动,帮助分担一日生活等活动中的问题。只有处理好幼儿教师面对的日常问题,才能有精力去处理幼儿园的管理问题,最终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日常教育中,可以依照常见的问题情况,每个学期作为一次大的教研活动开展周期,在活动中制定学期目标,优化管理举措;每隔3个月作为一般教研活动周期,处理这一时期出现的特殊问题和突发情况;而后确定每月微型教研活动,明确月任务,对近期的教育进度和方向进行梳理,帮助提升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二)明确幼儿教师主体,带动教研氛围

不能否认,教研活动的主体和重心都在于幼儿教师。幼儿教师提出的问题观点根源都是教学的实际经验,最终也要结合实际进行解决。作为问题的梳理者和提出者,问题的解决也依赖幼儿教师去行动。要想提升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幼儿教师的积极参与必不可少。幼儿教育中,应当采取行为,充分提升幼儿教师群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其为教育问题的发现提出付诸实际行动。对幼儿教师日常教育面对的常见问题,在教研活动中结合幼儿教师的经验进行讨论交流,在各自观点中寻求突破的方法,最终在共同努力下解决发现的问题。幼儿教师面对日常问题积极提出,教研活动中热烈探讨得出结论,最后得到建议尝试实践,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能让幼儿教师获得参与感和成就感,以点带面,提升幼儿教师整体的参与意愿,提升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例如,日常教育中许多班级常常会在区域活动、集体活动和户外活动中出现问题,考虑这种情况,幼儿教师可以在教育活动进行的过程中,细致观察问题出现的状况,及时记录,结合自己的理解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出自己的观念,在教研活动中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后,听取教研组中其他幼儿教师的观点,进一步反思,对现有方式进行完善融合,有针对性地对某一环节或是某个细节进行改善,制定具体举措,避免类似情况再发生。也可以借助对比反思的方式,明确问题的解决方式,尝试之后对效果进行评估整理,作为教学经验供教研组其他成员参考讨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教育素养的提升和幼儿园管理的需求,决定了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必要性,而要提升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不仅需要幼儿园管理人员的积极支持,更重要的是,作为教研主体的幼儿教师,要从教研主题、教研内容等多方面入手,积极优化,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提升教育质量,使教研效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戈柔.幼儿园教研活动中教研员角色的三重定位[J].上海教育科研,2019(12).

[2]葛存红.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策略研究[J].新智慧,2019(17).

[3]冯啸凤.幼儿园教研活动的现状分析与解决策略[J].青春岁月,20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