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活化教学活动组织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幼儿园生活化教学活动组织研究

罗雪芳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八都幼儿园  江苏省苏州市  215233

摘要:通过生活化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不仅能改善传统幼儿园活动的单一性弊端,而且能将更多元化的因素融入幼儿活动中;一方面能增长幼儿的见识,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多元化活动,让幼儿拥有更多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机会,这对幼儿现阶段的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都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基于此,以下对幼儿园生活化教学活动组织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生活化;教学活动组织;研究

引言

幼儿的生活主要包括家庭生活以及幼儿园生活,家庭和幼儿园都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可以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目前,生活化课程教学是幼儿园非常常见的课程教学形式。生活化课程以日常生活为基础,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幼儿的学习生活,通过进一步提炼,并与实际的教学课程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幼儿的思维方式和知识量。

一、挖掘生活化的科学教育材料,班级设置科学探索活动区

科学源于生活,经过人们的加工与创造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幼儿科学教育活动需要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只有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寻找教育素材,才能真正设计出幼儿喜闻乐见的科学探究活动。而班级就是存放生活化材料的最好地点,因此,幼儿教师可通过挖掘生活化的科学教育活动材料,在班级里设置科学探索活动区,从而实现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生活化。例如,为了有效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自主探究能力,首先,幼儿教师可以在班级里创设一个科学探索实验区,每周组织幼儿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以使幼儿能利用课下时间自主地选择科学试验材料,积极主动去试验、学习,去探索新事物。其次,幼儿教师主动询问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从实际生活中收集一些幼儿较为熟悉的科学试验材料、道具,如食用盐、白糖、纯净水、小木棒、纸箱等。引导幼儿自主借助生活化材料进行科学试验、科学创造,如借助小木棒、纸箱等生活材料,探索如何设计出一个纸箱小汽车、纸箱木屋,以此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科学实践能力、科学探究精神。最后,幼儿教师坚持每周更新科学探索活动区中的生活化材料,以便更好地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欲望与兴趣。在幼儿自主进行科学试验的过程中,需要时刻注意幼儿的安全,发挥出教师引导、鼓励的作用,科学指导幼儿参与活动实验,并对表现优异的幼儿进行夸奖与表扬,从而吸引更多的幼儿参与科学教育活动。

二、充分结合幼儿园中的各种学习资源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充满着许多有教育意义的素材和资源,但大多被忽视,幼儿教师往往习惯于从书本中寻找教学内容。例如,当观察到幼儿浪费水时,可以开展一次班级讨论会,使幼儿了解到水资源来之不易,不能浪费,同时扩展水资源的知识,进一步发散幼儿的思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在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开展时,并没有充分将生活元素融入其中,对幼儿的生活经验持忽视态度,这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教师所开展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不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很容易降低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实现幼儿园课程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深层次融合。因此,针对此种情况,幼儿园在构建生活化课程体系时,要考虑到幼儿的个人生活内容,不仅要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而且需要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处于有效承接状态,关注幼儿的现实生活,包括家庭生活、园所生活、社会生活等。在幼儿园活动中,将幼儿感兴趣且需要的内容融入其中,进而构建生活化课程体系,以便更好地强化幼儿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实践探索能力等。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都喜欢喝茶,而茶文化也已经渗透在普通家庭生活当中,不少幼儿之间也会针对爷爷、爸爸等长辈喝茶的现象进行交流讨论。此时,教师就可以将茶文化这一生活元素引入幼儿园课程教育活动当中,在班级内开辟一块小区域——“小茶吧”。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之下,搜集一些与茶有关的资料,而教师可以将各种常见的茶叶投放在该区域内,还可摆放茶杯、茶壶等各种茶具。

三、拓展思路,幼儿为本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主张教育要同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读死书,注重受教育者的创造力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幼儿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要先转变自己的思路,以幼儿本身为抓手,改变传统以幼儿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建立多元化的幼儿教育思路,满足幼儿发展的多维度需求。第一,生活即教育,幼儿教学活动的组织要立足于幼儿生活现状,比如幼儿美术活动组织,启蒙阶段的美术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就是培养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这一阶段的幼儿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场景,让幼儿从熟悉的角度入手,自主创作、发挥。比如,故事情境的融入,等等。第二,社会即学校,幼儿教育并不是幼儿园一方的教育任务,而是要将家庭、社会的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限衔接起来,在幼儿教学活动中融入更多元素;比如开展家园共育活动等,巧妙地将家庭资源、周边社会资源融入幼儿活动中,发挥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第三,教学做合一,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行为能力的培养,比如启蒙数学活动可以通过探究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玩游戏的同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同时通过游戏也能启迪幼儿的数学思维;创意美术活动,摆脱画笔,用肢体作画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总之,幼儿教学活动思路的拓展既是基础,也是关键,幼儿教师只有改变自身的思路,才能进一步融入生活化的教育内容,从而使得幼儿生活化的教育更加符合此阶段幼儿的发展趋势。

四、在日常生活中渗透语言教学元素

生活化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幼儿教师要避免教学方案设计局限化问题出现,不仅要通过基础性教学内容和语言课程教学方案融入生活元素,同时可以从生活角度出发,将语言教学内容融入实际生活背景中,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使幼儿主动通过日常生活内容探究语言学习因素,强化幼儿综合学习水平。例如: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中的午餐时间即可渗透语言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午餐实际的餐点元素,引导幼儿进行学习认知不同餐点的食材同时了解所使用的菜品名称。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不仅可以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同时可以全面培养幼儿认知水平。

结束语

幼儿教师应不断创新生活化课程,不断探究生活化课程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结合幼儿的特点和个性化,增加幼儿对学习的好奇心与注意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幼儿教师应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时时刻刻发现生活中的不平凡,深刻地感受生活化课程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霞.如何实践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理念[J].幸福家庭,2021(21):41-42.

[2]张丹丹.让课程回归生活——刍议幼儿园生活化课程[J].新课程,2021(16):64.

[3]肖丽.让幼儿在音乐中快乐成长——分析幼儿园生活化、游戏化音乐教学活动的组织策略[J].教师,2019(30):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