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学科个性化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初中体育学科个性化教育

胡培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平山镇初级中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平南县537300

摘要:“以人为本”的课程观,在体育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的个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初中教师应该主动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体化与个性化,开展更为针对性的教学,以期综合发展体育教学成效。

关键词:体育教学;个性化教育;特征分析;注意问题

体育作为一门体育学科,具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个性化教学要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发掘人的个人潜力,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只有全面了解个性化的内涵和特点,才能使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得以进行。

一、定位准确,理解观念

在初中体育的个性化教育中,应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认识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要,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找到“表现自我”的空间,让学生了解自己,展示“自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充分展示、发挥自己的个性,培养合作意识、集体精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运动习惯、终身体育意识。体育个性化教学的特点是:首先是公平性。体育个性化教学是一种“公平”的教育,它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适合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途径,实现人格健全的人格培育。它比统一的、一刀切的体育教学更加公平。其次,就是主体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主体性体现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以特定的教学目的进行活动,以教学内容为框架,以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评价。第三点是多元化。它既包含了各种有益的教学手段,也包括了体育课程的设置、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块的建设,为了满足不同性格的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各个层面上进行了全面的考核。第四个方面是创新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实现和谐发展。体育个性化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注重各因素的协调发展。以体育为本,以个性化的体育教学为依托,培养出一种全面、和谐的综合素质。第三是社会适应性。新一轮体育新课程的五大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是一个人的成长。

、崇尚个性,注重形式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个人发展平台,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时间。在预习活动中,自选小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突破传统思维,运用反向思考,鼓励学生自行发展自己的设备,一物多用,对学生的人格发展都是有益的。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回应也不尽相同,个性化的教育并不是一味的服从,如果是这样的话,肯定会影响到课堂的秩序和效果,但是,当他们看到学生们有些走神的时候,就会用严厉的训斥和惩罚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那么,很可能会起到反作用。因此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个性,采取更具针对化的教学策略,从而开展高效教学

三、注重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育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其思想依据是个体的不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出有创意的教学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采取下列组织方式:(1)兴趣小组。根据学生的喜好,将其分成不同的小组。由于全体学生都是出于对某种体育活动的热爱而自愿参与,因此其学习的动力是毋庸置疑的。通过这种方式,老师能充分地组织和安排课堂,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学生们也可以尽情地运动。(2)将不同的性格进行分类。该方法是将某一班的学生,根据其自身的运动能力,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内、外向型)。这种小组式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个性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因材施教。通过对学生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可以更好地掌握课堂的密度、活动负荷,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3)同伴组。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自发的组织小组。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宏观调控,使学生群体之间的同质性和异质性保持一致。这对团队成员之间的学习和公平竞争都是有好处的。在分组时,应设立组长、副组长,平时注意培养组长的能力,使其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同时教师要改变以往以个别体育项目成绩为单一评价指标的状况,转变为注重综合、系统、定性、注重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综合评价。重视评估的激励作用,将评估视为一种预期,特别是在对学生临时表现出的不满意的情况下,更要巧妙地使用评估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期望;把学生变成主动的行为。

四、整合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都明白,单纯地向初中生讲课并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而要利用好信息技术,让学生更有兴趣,通过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思维,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教学工作更加顺利。例如,在初中的体育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查找有关运动的视频,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运动,通过培养学生对运动的渴求,使他们从心底里对体育课有了学习的需要,从而使他们在一开始就爱上了体育课。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做体操的时候,会将他们做体操的过程拍摄下来,并将其剪辑到课件中,在大荧幕上,同学们可以边看边聆听教师的解说,看哪个学生的技术动作最好,动作最标准,最有美感。学生们对比分析后,得出的结论一目了然。把动画和录像做成课件,以多媒体形式呈现给同学,配合适当的音乐,可以让同学们及时地找到自己的缺点,并激发他们的内在竞争意识;今后多加练习,以改善学习成效。

五、组建体育实践平台,合理布置家庭作业

学习体育技术,必须经过反复训练,而正确地使用技巧。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既要把体育技能传授给学生,又要让他们积极地把所学的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要把学校的资源整合起来,为学生搭建一个锻炼身体技能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虚拟的技术应用环境,或者通过班级、年级、校级等多种形式的竞赛。同时,还可以利用学校体育协会的优势,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努力练习,为学校争光。体育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个性,合理安排家庭作业,使其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体育老师也要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问题,从而改善他们的教学方法,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化初中体育教学应该重点开展个性化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个性发展进行因材施教,以此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推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成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新,田永清,张志国.加强学生个性化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06(9).

[2]刘俊林.大学生个性化培养模式探索[J].唐都学刊,2001(S1).

[3]周遵新.试论体育教育中学生个性差异与个性发展[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