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异地搬迁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和行为改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异地搬迁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和行为改善实践研究

罗青

平江县桂花学校 湖南省 岳阳市 414599

摘要:异地搬迁学生是精准扶贫户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精准扶贫户孩子教育工作,让异地搬迁孩子在进入新环境后能尽快适应,保持学习热情和生活动力,需要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有效手段激发异地搬迁学生学习动机,改善其不良学习行为,促使学生在积极思想和正确行为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逐渐走进深度学习领域,体会学习趣味和魅力。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异地搬迁学生;学习动机;行为改善

引言:脱贫攻坚一直是我国重要战略目标,其核心在于教育脱贫,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贫困人口逐年递减,其中异地扶贫搬迁工作是精准扶贫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实现脱贫致富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此背景下异地搬迁学生由于学习基础不好、学习动力不强、自卑心理严重等问题,影响了其学习动机的激发,导致其在学习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改善其不良学习学习行为,学校构建了以积极心理学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保障和支持。在调查分析中发现,异地搬迁学生厌学严重比例达到30%,辍学、旷课、逃课现象也比较严重,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一、异地搬迁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问题概述

通过前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发现:异地搬迁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都不够乐观,缺乏学习动机,学习行为不当等成为主要问题。其中学生出现焦虑、紧张、坐立不安、心神不定、烦躁等情绪较多,5.49%的学生感到学习负担较重,出现明显厌学心理。

在发现问题之后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解决措施,开设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并将其定位为必修课程,学生知晓度为98.72%,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课程效果得到了较大保障,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其中,在积极心理学课程影响下调整学习心态、激发学习动机、改善学习行为。学校和教师通过多种方式保证在校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以多种方式宣传并落实了积极心理学理念和做法,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通过前后数据对比,在开展积极心理学课程及活动后,学生学习动力有明显提升,学习动力强的学生由25.14%上升到43.37%。大多数学生表示通过积极心理学课程学会了自主调节情绪,逐渐摆脱了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体会到了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积极心理学对激发异地搬迁学生学习动机,改善其学习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和积极影响,学校和教师在此次实践中积累了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为今后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和完善提供了明确方向,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了进一步保证教育管理效果,还需要借助学校、教师、家长等各方面力量,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让学生以积极心态学习知识、拓展思维、提升能力。

二、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异地搬迁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和行为改善实践路径

(一)强化教师培训力度

教师是积极心理学教育体系开展的重要引导者,其思想和行为会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在积极心理学下想要激发异地搬迁学生学习动机,改善其学习行为,教师必须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学校要做好统筹管理工作,强化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学校一定要通过完善各项制度约束教师思想和行为,确保心理教师以专业能力和良好素养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做好心理健康辅导,通过培训活动、学术交流等形式,让广大教师都参与到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二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通过校园网站、官方微信号等方式传播积极心理学理念,让更多教师学会运用积极心理学为自身教学工作提供助力,及时帮助学习和生活中有困惑的学生解决问题。三要鼓励教师参与技能大赛、学术交流等活动,通过参与实践任务学习科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积累成功经验,制定有利于激发本校异地搬迁学生学习动机、改善其学习行为的针对性方案。

(二)丰富主题教育活动

学生是积极心理学教育的主要对象,从学生层面来说学校要一如既往的开展常规心理学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要将继承传统和推陈出新相结合,在保留原有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丰富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和形式,给学生带来新鲜体验,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改善学生学习行为提供多方面保障[1]。本次积极心理学主题教育活动针对不同年级学生选择了不同主题,如针对六年级学生开展“寻找我的闪光点”主题活动,让学生以多样视角、多元角度挖掘自身特点和优势,确保学生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在活动中增强自信心,学会爱自己和欣赏自己,逐渐消除自卑等负面心理情绪。针对九年级学生开展“遇见未来的自己”主题活动,通过写信方式与未来的自己对话,帮助学生明确理想、制定规划,指引学生朝着明确目标和正确方向前行。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创新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如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在家长的帮助下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如社区文艺汇演、辩论赛、演讲比赛等,让学生深刻挖掘自身潜在能力,为增强学生自信提供保障。

(三)增强家校合作力度

对于异地搬迁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和学习行为改善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政府起到统筹作用,学校和家庭需要承担重要责任,为了保证积极心理学教育实施效果,必须要增强家校合作力度,教师要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做好家长思想工作,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纠正某些家长错误教育观念。家长文化层次的不同直接影响其配合程度,教师要通过线上传输成功家庭教育案例、线下家访调查等形式,指导家长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包括实物、语言、心理、 人际环境等,指导家长一些积极心理学思想和方法,促使家长使用正确理念和手段教育孩子[2]。还要告知家长在遇到问题时及时与教师沟通、寻求帮助,积极寻找解决问题、拉近亲子关系的思路和方法,为保证孩子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教育的发展形势下,针对异地搬迁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和学习行为改善是重要教育任务,为了达成教育目标,学校和教师要积极探索积极心理学课程内容和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舒适愉悦的环境下学习和成长,逐渐摆脱自卑等不良心理,增强学习自信。

参考文献:

[1]李平,尹红霞,魏亚慧,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中小学学困生学习动机激发和行为改善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2):2.

[2]黄秀鑫.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 2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