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发展方面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3
/ 2

小班语言发展方面的研究

郑银铃

上虞区第三实验幼儿园,浙江 上虞 312300

摘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沟通和交流,而沟通和交流需要用到语言,幼儿园阶段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黄金期,我认为孩子想要发展语言能力,除了学校教育,更离不开家庭教育,因此,家园架起沟通的桥梁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班语言;发展措施

1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的价值取向

幼儿期是人的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幼儿的语言发展最迅速的阶段,抓住这一重要时期,有效开展幼儿园语言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在语言活动中其实起到的是间接引导作用,教师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出活动的主题,引导幼儿谈话的思路,同时,教师也会用平行谈话的方式对幼儿做隐性的交流谈话示范,为幼儿用完整、连贯的言语将自己心中的感受准确地表达出来,并能让他人理解的这一能力打下基础。语言领域教育是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之一,教师通过让幼儿倾听、表述、欣赏、理解等,让幼儿获得语言发展。幼儿园语言活动在幼儿全面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幼儿对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的前提基础。语言活动在教学上也为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当幼儿教师忽视语言活动的综合发展功能时,语言活动开展就会制约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语言活动的开展,还可以增强幼儿的沟通交往能力,使幼儿用正确的语句把自己的愿望完整地表达出来,并且更好地接受幼儿教师传授的知识与经验,从而更好地成长与发展。语言活动的顺利进行还可以确保教师的各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推进和创新幼儿园的其他教学活动,丰富幼儿园的活动内容和相关理论。语言的多样性以及在生活交往中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幼儿期又是人类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所以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一直高度关注着幼儿的语言教育。

2小班语言发展的措施

2.1利用绘本阅读促进小班幼儿语言发展

绘本,顾名思义,就是主要以图画为主的一种图书,绘本已经成为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教学工具,也被认为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可以起到开发幼儿智力、激发幼儿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作用,所以,绘本成为幼儿早期学习的重要工具。情境教学是现代教育大力推崇的教学模式之一,在幼儿早期教育中,这种情境的创设也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绘本阅读中,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合适的情境创设都能够为幼儿阅读绘本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借助幼儿成长这一阶段的优势,给予幼儿充分的学习和成长空间。此外,幼儿注意力很难集中,集中的时间也很短,因此,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情境的创设,如今天要阅读的绘本是《大森林的动物们》,引导者首先要在房间中营造“大森林”的氛围,同时,配以一定数量的道具或头饰,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置身于大森林中,这样可以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也能让幼儿对绘本内容更加专注,更好地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锻炼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

2.2将语言表达教育渗透一日生活

(1)教学过程中进行积极的交流。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语言表达教学,能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充分锻炼,从而增进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实际教学时,幼儿教师要在课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利用信息技术搜集一些生动的图片、视频或优美的音乐等,并且在课程讲解结束后,鼓励幼儿积极将本课时讲解的内容进行阐述。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还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向幼儿提出相关的问题,如“在此过程中,大家都听到了什么内容?”以此调动幼儿的学习思维,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2)课后活动中进行积极的交流。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幼儿进行语言交流,也是对幼儿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形式。比如,当幼儿进行早操时,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相应的交流机会,促使幼儿之间能建立起较为浓厚的感情;除此之外,也可以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与幼儿积极沟通与交流,通过为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进行语言表达的欲望。(3)午间环节进行积极的交流。幼儿教师可以巧妙借助幼儿上午吃饭的时间,帮助幼儿完成词汇量的积累,比如,幼儿教师可以告知幼儿今天中午大家所吃的菜叫什么名字,吃了后会对身体产生怎样的好处等;除此之外,在幼儿睡醒起床时,幼儿教师也可以对幼儿开展语言教育,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告诉幼儿自己的被子应该怎样叠放,穿裤子的方法以及怎样分清楚鞋子的左右;当然,在幼儿喝水或洗手时,幼儿教师都可以采用儿歌的形式,完成语言教育的渗透,从而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2.3巧用听说游戏,促进小班幼儿语言发展

在小班幼儿进行听说游戏时,教师要对游戏进行精心设计。如,及时掌握班里的每个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结合多数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游戏,除了关注多数幼儿的共性外,如班级里有语言障碍的幼儿,教师要给予其更多的关注。这些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不同于普通幼儿,教师要充分明确这一点。这些幼儿的表达能力先天不足,因此不能及时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在生活习惯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与普通的幼儿有所差别,教师要及时纠正其在游戏中的不良习惯,同时要对其进行情绪安抚,避免其干扰正常的听说游戏。教师可以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参与游戏,并对这类幼儿展开观察,如,在“白鹅和狐狸”的游戏中,教师通过扮演“鹅妈妈”组织幼儿,能加强与幼儿的互动,同时还能有效观察有语言障碍的幼儿,从而展开及时的指导。除此以外,教师要明确听说游戏的目标,在关注多数幼儿语言发展的同时,照顾这些有语言障碍的幼儿,从而有效激发整体幼儿对听说游戏的参与积极性。

2.4实施家园共育阅读活动

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幼儿园需和家长联合,开展家园共育阅读活动,提高家长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视,更好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亲子共读活动,邀请家长来幼儿园,与幼儿一起参与阅读活动。家长是幼儿阅读活动中的合作伙伴,幼儿可以随时向家长提问,家长可以对幼儿进行适时的指导。此外,教师也可以安排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些阅读任务,比如,根据阅读内容编排语言情景表演活动等,以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也要多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方法,比如,家长要定期陪伴幼儿完成绘本故事的阅读,让幼儿汇报自己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等,使家长和幼儿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拓展幼儿运用语言的途径,进而提升幼儿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例如,小班幼儿教师举办了一次亲子共读活动,以《妈妈抱抱我》这本绘本作为阅读内容,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阅读绘本故事。在活动期间,幼儿可以针对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询问自己的家长,家长及时地为幼儿解答,形成良性的互动。教师在阅读活动中,可以适当地设置一些小任务,例如,让幼儿通过阅读回答“绘本中提及了哪些动物妈妈和它的孩子?”等问题。幼儿可与家长沟通,合作完成任务,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让幼儿与家长共同编排表演活动,模仿绘本中的动物妈妈和孩子,还原绘本中的故事情景和对话内容,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3结束语

小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教师要重视幼儿的语言发展,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引导人。孩子的语言能力不能速成,需要日积月累。要想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必须将说话能力的培养渗透到一切活动中,渗透到孩子的课外、家庭、社会活动中去,把握随机教育,加强个别指导,不断探索适合小班幼儿语言培养的良好途径,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孩子的说话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菲庆.促进幼儿发展的小班语言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践[J].科幻画报,2020(12):80.

[2]肖芙蓉.幼儿园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20(11):43.

[3]叶丽雅.小班幼儿在园日常生活中规范性语言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0(28):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