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3
/ 2

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

 ,何浩炼

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实验小学校   

摘要: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为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根本性变革,信息技术多种多样的功能为我们的学习和能力培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本文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呈现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模拟情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建模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会自学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是学生获得知识和形成能力的载体。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生学习知识   载体

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和发展的社会,它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根本性变革。简单地说,凡是具有传递和表达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多种多样的功能为学生的学习和能力培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此,就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载体谈谈我的认识,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不是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科都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就数学而言,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有趣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功能,恰好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情景逼真的教学信息,从而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教学《找规律》(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例2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依次摆出图形,引发学生思考。(下面是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老师要在屏幕上按一定的规律摆放正方体和圆柱。老师先摆放一个正方体,再摆放一个圆柱……

    教师将摆放好的物体定格成下图,然后指着屏幕。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猜一猜,横线上该摆放什么?

    此时,学生们会兴奋、激动地说:该摆放圆柱。

    由于老师在演示的过程中,学生觉得非常稀奇,于是人人都专专心心地看着老师的演示,同时心里也在不停地猜想着:摆放了圆柱后,该摆正方体了……学生便在无意中找到了规律。正因为信息技术能创设逼真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呈现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从教育学的观点来说,联系教育对象和教育者的桥梁主要是教材。虽然现行教材在教学内容编排上,不但重视儿童的兴趣、特点,也重视图文并茂,但这样的信息资源在教材中,只能以静态的画面呈现,尤其是有些学习内容,教材上呈现了一幅静止的画面,学生看不出“所以然”,这就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理解不透。如果利用信息技术这种载体,就会使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例如:在教学《将相和》(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一文中的“负荆请罪”解释时,教师可将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的过程,利用多媒体制成动画,然后定格。师问:“同学们,谁来说说‘负荆请罪’的意思。”

    由于同学们看到了演示的全过程,应该说每个学生都能说出大意。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该成语准确的解释和深刻的含义。正因为有了活动的画面,让学生了解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

、创建模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谈不上创新。要让学生观察,就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模型。在现代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或创建一个个鲜活的模型,让学生认真观察、敞开思维的大门,进而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我曾经教学过这样一道题:“公园的花园中有一个花坛,花坛的周长是18.84m,花坛的面积是多少㎡?”(下面是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或讨论后,完成这道题。

    学生汇报如下:

    生1:我们把花坛想成圆形,面积是18.84÷(2×3.14)=3(m), 3 2×3.14=28.26(㎡)

    生2:我是把花坛想成正方形,面积是(18.84÷4)2≈22.18(㎡)

    生3:我们把花坛想成长方形,并假设花坛的长是5米,那么算出的花坛面积是22.1㎡。

    师:刚才三位同学的发言都非常精彩。题中虽然没有告诉花坛的形状,但他们分别把花坛想成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并算出了正确的结果。尤其是生3,他们的想法非常正确,但应该注意的是:当假设的长不同时,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教师迅速将上面的三种图形利用多媒体投影在屏幕上(如下图):

 

    师:请同学们看看屏幕上的图形,你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3分钟后,仍没有学生回答。这时教师迅速地在屏幕上添上图(4)(如右图):

    师:请同学们看看屏幕上的图形(4),这样可以吗?你能算出花坛的面积吗?

生(齐):可以,能算出花坛的面积。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四幅图,再想想,这个花坛还会是哪种形状?

    同学们通过独立思考和激烈的讨论后,向全班作了汇报。老师迅速将汇报内容展示在屏幕上(如下图):

 

同学们创造性地画出了如屏幕上的图(5)、图(6)、图(7)……

    从上面的教学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出,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一定的模型,让学生仔细观察,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灵感,进而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五、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会自学。

现行的班级授课制,受教学环境、手段的局限,很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要求,所谓的因材施教,常常难以得到有效实施。我们来看一个“同课异构”的教学案例,课题都是《立体图形体积计算》。教师A按照常规教学方法,新知识的巩固练习,安排学生做课本上的习题,再布置一定数量的卷面作业,要求学生同一时间完成,从大多数学生情况出发这是自然的合理的,但是,如何同时满足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的需要,同时又关注理解能力较慢的学生呢?这种方法显然不能实现“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教师B却利用信息技术的智能教育环境,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由于电脑系统设置了可随机出题,同一目标的学习内容,学生还可以多次重复选择,学生面对的是知识难度相当的不同题目,这既避免了学生学习中可能产生的厌学情绪,又让学生对已获得的内部经验性信息进行有益的复习,从而促进学生将知识内化转变为学习技能。

从上面的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既是一种工具,又是一种技能,学生掌握了信息技术,它将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学会自学。

    总之,信息技术既是一种教学工具和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又是学生自学的一种学具和技能提高的一种手段,因此信息技术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载体。我们在教学中要将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有机地、准确地整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同时掌握自学的方法和技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