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游戏的发展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0
/ 2

            学前游戏的发展价值

欧阳大利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六屯镇幼儿园

摘要:

   目前学界已经达成共识,即儿童在游戏中学习,游戏活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样游戏活动也是幼儿时期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对幼儿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是幼儿园既有益又有效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教师对游戏活动科学有效的指导以及科学合理的运用到幼儿的日常生活教育活动中,从而实现游戏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

    游戏教育有效结合,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的规律和学习特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其应享有的权利、自由,是童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内容健康、形式丰富的游戏,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一 、 学前游戏的概述

1、 游戏是快乐的

游戏是快乐的,它满足幼儿强烈的身体活动的需要,使其可以自由地变换、重复感兴趣的运动,保持身体最佳的舒适状态。游戏自发行为是趋乐的,幼儿在游戏中因为需要的满足而获得快乐,游戏以不断重复有趣的情节的方式,将快乐一遍一遍重复、持续;游戏是无任何心理负担而轻松快乐的;游戏是幼儿专注、积极的生命投入,是充实而愉悦的。游戏让幼儿体验了与人交往的快乐和成就,幼儿在游戏中因为需要的满足而获得快乐。

2、游戏是自愿、自主的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动 ,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活动,幼儿有权决定游戏中的一切。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由展开、自发交流游戏的情节、内容等。教师在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尝试的前提下,给幼儿以适当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不仅能使游戏得以继续延伸,而且能让幼儿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和胜任感,充分体现游戏的自主性。

  3、 游戏是充满幻想的

 游戏被幼儿以“假装的”、“不是真的”诠释着,从而缓解了幼儿渴望像成人一样进行社会实践而又无能为力的需求矛盾,逃避成人世界的种种限制,弥补由此造成的不满和沮丧。幼儿在游戏中充当在真实生活中还不可能扮演的角色,如妈妈、爸爸、警察、医生、司机等,在幻想中体验角色的语言、行为和情感;同时,他们还常以一种简单、常见的材料代替真实的物品,一物多用,制造“恢宏”的游戏场景,这种替代正是幼儿创造性想象的结果。幼儿就是在对游戏的角色、情节、行为、语言和游戏的材料、场景的想象中,用自己虚构的一个“真实”,表达着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创造,体验着幻想中的乐趣和自我价值,平衡着内心对自由的渴望。

4、 游戏与生活密不可分

游戏既源于幼儿生活,又融入幼儿生活。我们常常看到幼儿像妈妈一样照顾宝宝、像司机一样遵守交通规则,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生活的规则,在轻松的玩耍中,培养了将来踏入社会必需的适应能力;幼儿也是在游戏性心理体验中实现着对生活规则、社会规范的认同和接纳。

5、游戏是有序的

   我们常常担心幼儿游戏没有老师的要求就会乱成一团、不成体统,其实不然。只要细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幼儿的游戏自有章法,游戏是幼儿自我规则意识和能力的外显,同时也是社会规则的内化过程。

二、学前游戏的发展

游戏是对幼儿发展的反映,可以揭示幼儿发展的现状及水平,游戏可以强化幼儿的发展,是巩固幼儿发展结果的环境;游戏可以被视为是发展的发展变化的工具,即游戏可以导致发展。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正是幼儿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的科学原理。

   1.教师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基本能力,观察力是智力的基础,观察力强的幼儿就能获得丰富的素材,获得真实的感觉和认识,比如老师在组织幼儿玩"抢椅子"的游戏时,可提醒幼儿观察:为什么总有一个小朋友没有抢到椅子呢?幼儿通过观察及点数椅子与人数从中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小朋友的人数总是比椅子多一个。这样使孩子逐渐养成做事动脑筋的习惯,有利于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从而使求知欲也更加旺盛。

   2.幼儿通过游戏来培养想象力。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常用"假装""好比""好象"等词来表示想象的事物,他们要把自己想象成所"假装"的人物,模仿所想象的角色来行动,并尽最大的努力装的更像,甚至还要把自己想象的东西补充进来,使之更完美,并根据游戏的需要,改变物品的用途。如:把纸当作"纸币",把椅子当作"汽车"等等。针对具体情况,老师再给予适当的指导。如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可让孩子想想,还有什么样的玩法?

   3.教师还可以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自选游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最佳手段之一,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情感爱好,自由选择活动材料和内容。

4.利用游戏培养和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作为幼儿教师,你会发现班上尤其是小班,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性情比较孤僻,见到陌生面孔的人就显得很腼腆,很难跟不熟悉的小朋友相处和玩耍。游戏是幼儿通向真实世界的桥梁,老师可以通过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来改变幼儿的这种状态。

三、学前游戏的发展价值

学前幼儿的发展是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又是通过游戏活动来实现的。现代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证明游戏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可见,在学前幼儿的生活中,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是有重要影响的。

游戏是学前幼儿发展的需要

(1)幼儿游戏产生的社会生活条件

在人类社会中,游戏之所以更频繁地表现在幼儿身上,这是与幼儿所处的社会地位有关系的。幼儿是与成人相对的,这部仅仅是指生理上的不成熟,而且也意味着一种受保护和照顾,不用参加物质生产劳动独立谋生的社会地位。幼儿与成人的这种地位界限的产生是由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方式所决定的。正是由于幼儿处于这种特殊地位,使得游戏的产生和更多地产生成为可能。

(2)游戏是学前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推动幼儿去游戏的内因是幼儿的需要,游戏是满足这中需要的活动。从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方面和全部过程而言,游戏之所以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因为游戏满足了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需要,幼儿追求这种需要的满足,而选择游戏这一最佳的方式,于是游戏的发展价值才开始得以真实的实现。

四、教师对学前游戏的指导的基本策略

1、游戏的计划性

幼儿游戏的计划性是真正将幼儿游戏纳入有目的的教育过程的关键,同时也是增强教师开展游戏目的意识的最好手段。儿童游戏要有计划、有组织,不是对游戏娱乐性、自主性的否定,而是强调将游戏的目的性、游戏的时间、游戏的场所、游戏的生成性回应纳入到幼儿园整体课程的管理之中,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主动活动。幼儿游戏的计划性是要从教育整体思考游戏的计划、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从游戏的角度为幼儿提供计划的、可持续的帮助。

2、游戏过程适时介入

   教师何时介入,最紧要的是向幼儿要答案,一般来说,当幼儿出现以下情况时教师应当介入:幼儿遇到困难、挫折,即将放弃游戏意愿时;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产生认知冲突时;游戏中出现不安全的因素时;幼儿主动寻求帮助时;游戏中出现消极内容时。

   3.激发幼儿参加游戏的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只有对游戏活动感兴趣,才能很好的融入其中。教师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游戏兴趣。教师可以给幼儿丰富游戏内容,并适当增加游戏难度,充分刺激幼儿的潜能;教师还可以对幼儿进行的游戏活动进行表扬鼓励,增加幼儿兴趣。总之,教师要时刻记住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始终是活动主体,要充分尊重幼儿对游戏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