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培优辅差”工作实践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0
/ 2

小学数学课堂“培优辅差”工作实践思考

谭小娟

垫江县桂东小学校 408300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在这一时期一门重要的课程。数学学科不同于其他文史类学科,其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对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较高。为此,由于小学生自身存在思维能力方面的差异性,这也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差距,而针对小学生所开展的培优辅差也不是简单进行机械性的训练就能够实现的,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掌握多种数学培优辅差的技巧,结合教学方式和学生思维模式的角度进行研究,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高效的培优辅差方案。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优辅差;方法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展知识学习的初期,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的运算技巧,更重要的则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小学生在这一重要的学习时期,能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当切实关注每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落实培优辅差教育理念,使每名数学学习能力较为优异的学生充分展现出自身的潜力,使每名数学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同样也能够产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热情,充分锻炼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未来接受更为深奥的数学知识奠定坚实基础。为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针对培优辅差教学工作进行深入性研究,并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举措。

一、注重优等生的培养

数学学科本质上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同时又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基于这一学科特点,数学教师在进行培优辅差的过程中,需要京生活化元素引入课堂,积极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并尊重小学生个人想法和需求,不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实现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与延伸。

比如,在数学教师培养优等生的过程中,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一些数学竞赛活动,学校也可以为这类学生举办相关的学科知识竞赛,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学习潜力,而在学生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针对一些重难点问题全神贯注的探究,从而增强小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数学教师在为优等生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更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独立化的思考,并且在优等生进行数学知识学习时,积极为其提供一些难度较高的扩展性习题,使学生以更为多元化的方式予以解决,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实现优等生的进一步发展。

二、重视学困生的引导

所谓学困生就是学习基础水平较为薄弱的学生,同时也未掌握有效地学习技巧,缺乏正确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足等。基于这一问题,在帮助学困生脱困的过程中,首先数学教师需要有效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结合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小学生由于自身本质特点,其周遭的环境因素、学习氛围、教学方式等均对学生学习兴趣影响颇深,为此,针对这一情况,数学教师在激发学困生学习热情的过程中,就需要尊重小学生自身学习特点,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为学生挑选一些趣味性较强的知识点,以此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数学教师更需要重点培养学困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自信,学困生本身学习效率不高,长此以往学生就更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基于这一问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便会逐渐下滑,同时更会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为此,数学教师在开展培优辅差的工作中,需要帮助学困生重拾学习自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多多给予这类学生足够的耐心,促使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促使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与发展。

三、落实二者共同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培优辅差的教学工作中,更需要关注优等生、普通生、学困生三者的共同进步发展。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分层教学模式,首先在班级上将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将优等生、普通生、学困生各自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实际教学内容、数学教学方法进行分层传递,在开展数学知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小组分层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从而实现各个层次间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比如,在为优等生挑选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减少基础性知识的占比,多为其增加一些扩展性的知识内容,也可以适当提高知识学习难度。而在为普通生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将基础知识占比调整为百分之五十左右,并适当性的增添一些扩展性的知识,使普通生在强化自身学习基础的同时,实现能力的扩展。而在为学困生开展教学活动时,则应当有意识地降低教学难度,强化学困生的数学基础学习水平,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自信,以此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简要而言,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不仅仅是简单地向学生传递数学知识,同时更重要的则是展现学科育人的价值,而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直接影响着学生逻辑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发展。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培优辅差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使每名学生均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为每名学生均奠定好数学学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郑园园. 刍议小学数学老师怎样进行培优辅差[J]. 情感读本,2018(17):124.

[2] 谭晴云.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将培优辅差工作落到实处[J]. 文渊(小学版),2019(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