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意”关系浅析——以《红楼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言”“意”关系浅析——以《红楼梦》为例

朱雯清

扬州大学

摘要

庄子“言不尽意”和“得意忘言”言意之辨是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自古及今,人们对于“言”与“意”在文学作品中关系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过,尤其是在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一些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的存在,对“言”和“意”关系的理解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言不尽意,但言是基础,意识是目的,应既重视基础又重视目的,这样才能对“言”与“意”的关系有一个新的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言不尽意;得意忘言;基础;目的;《红楼梦》

Abstract

It is an old and often new topic that Zhuangzi distinguishes between the meaning of words and the meaning of words. Since ancient times, people have never stopped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ech" and "meaning" in literary works, especially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one of the four famous works. The existence of some languages with multiple meanings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ech" and "meaning" are various. We can see that although words are not full of meaning, words are the basis and consciousness is the purpose.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both the basis and the purpose.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have a new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ds" and "meaning".

Key words: words are not enough; have a tacit understanding; Basics; Objective《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前言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的清朝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无法自拔,实行闭关锁国的荒谬政策。当时的社会矛盾非常尖锐,清王朝处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曹雪芹的祖上历经康熙、雍正两朝,曹雪芹的少年时代家中还是极其富裕的,后家道渐衰,曹雪芹穷困潦倒。《红楼梦》一书就是曹雪芹倾家荡产后在贫困交加中所创作的。其作为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不仅是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对于《红楼梦》这部作品的研究多角度、多元化的,自清代以来,对《红楼梦》的研究就从未间断,其“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语言描写方法,对后世中国作家的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将另辟蹊径,从文学语言论的角度,对《红楼梦》中“言”与“意”的关系加以分析。

一、言不尽意

文学创作中言和意的关系,早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庄子就在其作品《庄子·天道》一书中提及“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所谓“不可言传”是谓“使人得其意于语言之外”,即语言形式的局限性以及人的心意状态不能借助语言充分表达出来。陶渊明在《饮酒》中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和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提到“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这两种说法都表明了人们所感受、体会、领悟到的东西单靠语言往往是说不出、讲不清、道不明的,这才有了“言不尽意”这一说法的出现。

由此可见言意关系常常使作家感到困惑,历朝历代的文人和学者高度关注言意关系,尤其是在文学创作领域。而中国文学作品浩如烟海,本文将撷取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红楼梦》的部分章节,对言意关系做简要分析。

在小说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中,作为小说主要人物之一的王熙凤当她得知贾蓉母子背着自己暗地里给自己的丈夫贾琏偷娶了妾尤二姐时,立刻去宁国府大哭大闹,文中这样写道“凤姐儿滚到尤氏怀里,嚎天动地,大放悲声”,大闹之后,尤氏母子一再痛心赔礼,并摆酒饭,亲自递酒拣菜,特别是在贾蓉先是自己举手左右开弓自己打了一顿嘴巴子,后向她磕头赔罪后,并向她信誓旦旦的表示“以后蓉儿不真心孝顺您老人家,天打雷劈”,“凤姐瞅了贾蓉一眼,啐道:‘谁信你这。’说到这里,话又咽了回去。”[1]这咽回去的话恰恰体现了言不尽意。表面上看是王熙凤已经大闹了宁国府,作践尤大奶奶也作践够了,也骂过贾蓉了,那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将自己的不满和埋怨发泄在了贾蓉的身上;实际上却是希望贾蓉不要责怪自己,希望他能不忘旧情,和自己言归旧好。其实通读《红楼梦》全书,我们不难发现贾蓉和王熙凤的关系不再是表面上的叔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夹杂了一丝暧昧,也就是说凤姐的话是一种嗔怪,是一句带有暧昧语气的话,而不是小说表面上所展现出的那种赤裸裸的责备。

一般说来,《红楼梦》中凡是涉及人物的内心情愫、婚恋关系、暧昧关系,或预示人物的命运,以及当时政治上的关碍之处,在必须揭示而又不能宜言的情况下,大都采用含蓄蕴藉的语言来表述,来暗示异性之间的感份是很微妙隐蔽的,有时是情动于中而绝不肯言于外的。

二、得意忘言

得意忘言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与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2]王弼在阐释《周易略例·明象》之理时比较完整地表述了意、象、言三者之间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3]他认为象能达意,言能释象。而明朝杨慎在《洞天玄记》开场中提到“迷方者执文泥象,知音者得意忘言。”他对老庄的话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所谓得意忘言,即是彼此心里知道,不用明说。

在小说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提到“说毕,等他二人去远了,便把那花兜了起来,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宝玉心下想道:‘这不知是哪房里的丫头,受了委屈,跑到这个地方来哭。’”[4]曹雪芹在写道这里的时候并没有把宝玉想要说的话直接严明,而是通过对宝玉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展现宝玉对女性的同情。这样一来,当读者看到这部分的时候就会发现,宝玉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不解人意,他也是一个有同情心的人。当看到黛玉葬花的场景时,宝玉并没有直接上前,而是躲在假山后面静静地瞧着,感受着黛玉的悲伤。通读全文,我们可以发现宝黛二人心意相通,往往无需言语,便能通达心灵,可谓“得意忘言”。

三、总结

从《红楼梦》部分章节来看:虽然“言”并不能表达出全部的“意”(言不尽意),但“言”是基础,“意”是目的,我们既要重视基础又要重视目的,这样才能在“言”中获得更多的“意”,才能在文学创作的时代潮流中不落下风,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王章震.言意关系浅析——以《红楼梦》诗歌《有凤来仪》(秀玉初长成)为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31(04):63-65.

[2]吴篮玲.言外意、弦外音、境外味——简析《红楼梦》语言的橄榄美[J].修辞学习,1998(01):34-35.

[3]梁宗奎,刘吉鹏.言未尽处意无穷——《红楼梦》巧用“急收”格种种[J].红楼梦学刊,1998(04):245-247.

[4]周引莉.“言俗而意雅”的美学追求——论王安忆小说与《红楼梦》的联系[J].名作欣赏,2007(16):83-86.

[5]杨帆.言此意彼,内蕴丰富——例谈《红楼梦》中的“指桑骂槐”[J].读写月报,2018(31):12-15.

[6]向悦.言简意丰,一信多能——评《红楼梦》中探春致宝玉的书信[J].写作,2009(23):20-21.

[7]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12、133、556

[8]曹雪芹.《红楼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9]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382、940

[10]王先谦,方勇.《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324

[11]王弼.《周易略例》[M].上海:中华书局,1980:12、13


[1] 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版,第940页。

[2] 王先谦,方勇:《庄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版,第324页。

[3] 王弼:《周易略例》,中华书局,1980年第1版,第12页。

[4] 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1版,第3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