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道”位 门中有道—《备课的门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8
/ 2

精准“道”位 门中有道—《备课的门道》

侯金晓

威海市文登区大众小学 

精准“道”位 门中有道—《备课的门道》

作者姓名       侯金晓             

工作单位     威海市文登区大众小学         

联系电话13516310355        

精准“道”位 门中有道

—《备课的门道》

一、备课、教学设计、教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以前概念中觉得备课等同于教学设计等同于教案,但是通过阅读后才发现原来是自己对这二者的概念混淆不清。备课,书中给出的解释是课堂教学前的一切准备性的工作。它包括: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备器材、备方法、备防范等一系列思想认识上、操作行动上的准备工作。定义中不难看出备课中包含了教学设计和教案。

而书中还提到假如将教学设计看作一个动词词组的话,教学设计就变成了一种行为操作方式,即对如何上好课的策划过程。既有对教材的深入研究过程,又有对教材的教法选择过程,还有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设计的活动要比写教案的活动更加宽泛,所以教学设计中应该包含了教案。

最后得出结论是备课包含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包含了教案。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二、教学设计精准“道”位

体育教学设计是对课堂教学的总体规划与具体布局,需要对教学有一个总体的构思与分析,还要有一个具体的撰写教案的过程。教学设计的撰写中包含了七大要素: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流程、场地器材布置、安全防范、教案。每一个要素的设计都必须分析精准“道”位。

1.指导思想 

必须遵循总原则、总要求、总方略,引领体育教学的方向。根据课标的要求指导思想应包括四点:①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②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体会体育与健康学习;④关注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根据以上要求我以前滚翻为例撰写了指导思想:

遵照新课程标准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团身紧,滚动圆滑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本,利用我们生活中熟悉的的场景,以游戏的形式体现,引导学生熟悉前滚翻的动作轨迹,掌握团身滚动的动作技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上自主学习的快乐小主人,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的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2.教材分析

体育教学教什么(具体内容)、为什么教(最客观的依据)、怎么来教(最适宜的方法),甚至教到什么程度(达成的目标)等都需要在教材分析中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呈现。它要紧扣课堂,是对单个技术的分析或是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分析,并不是某项运动或某类运动。这也是我们常犯的错误之一。

团身后滚翻为例撰写了教材分析:

团身后滚翻是小学生水平二(三年级)教学的重点教材,水平一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垫上的滚动,它是在掌握垫上滚动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为升入高年级学习技巧的联合动作奠基,因此,团身后滚翻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学情分析

以往我们对学习分析一般都停留在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兴趣、爱好的分析,其实这是不全面的。我们还要对学生学生学习行为、学法、学习态度等进行深入分析。说白了就是三个要素定位要准确:“学”“情”“分析”。“ 学”指学生,“情”指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指具体情况。

三年级团身后滚翻为例的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三年级的学生,男生20人,女生23人,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他们都比较活泼、思维反应敏捷,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并且在低年级的时候已经掌握了垫上滚动技巧,能在集体活动中与她人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但体能较弱,个体间存在身体条件、运动能力、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会出现胆小不敢尝试、滚偏、滚动松散等情况,想要整节课学生精神饱满、持久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就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角色、情节的转变、器材的充分利用,有意识地调节学生情绪增加学生的练习兴趣。

4.教学流程

提到教学流程,很多人会认为是一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在没有阅读于老师的书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了,直到看到教学设计七要素中的教学流程时我还是这么认为的,后来通过细看才发现其实不然。教学流程是教学设计前后两大部分(即课的总体设计与分析部分、教案部分)中前一部分的一个要素,篇幅无需过长,具体内容尽量简洁,形式上要求主观。基于此,教学流程的设计与文本内容可以定位于教学流程其实主要是针对体育教学的基本部分主教材的教学而言的。

三年级团身后滚翻教学流程:

体验后倒动作(语言引导:汽车突然启动时,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由于惯性会向后仰翻)——观看视频(生活中利用后滚翻的自我保护视频)——探究生成动作——垫子搭斜坡滚动——头夹纸球后滚——腹部夹纸球后滚——合作练习(保护与帮助)——对比改进——完整动作

5.场地器材布置

在场地器材的布置上我们只要遵循“最节省、最安全、最合理、最有效”的“四最”原则就可以了。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首先要确定选择哪块场地,使用多大范围,主教材将使用何种器材,是否需要辅助器材,分别需要几个,等等学些都是在体育教学设计环节要完成的。

器材、内容单一的课采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如:在足球场地授课对象为40人的投掷沙包教学中,本次课的场地器材包括:足球场地一块,纸球40个,沙包40个。

6.安全防范

一节体育课我们需要从教材到活动、从场地器材到组织方式等对角度分析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做到防患于未然。

了解教材,排查隐患。在学练前,教师要充分认知教学内容的安全隐患,如跳山羊的教学内容,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器材的不稳定性(山羊、踏跳版、垫子)、身体关节的应击能力(踏跳、支撑、落地等)一旦出现不按要求做动作或因技术动作未掌握完成练习时,就容易出现伤及身体某一部分的现象,因此,对于一些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教材,教师在课前要有充分地认知度,才能及时有效的做到防范,较少事故的发生。

其次,精细组织,规避隐患。体育课上的安全隐患有很多时候是因为教师的组织不当,防范意识欠缺引起的,如投掷教学中,容易出现砸伤事件,这时教师要注明在投掷练习的过程中,禁止在投掷区乱跑,需严格按照教师或者小组长的口令进行投或捡。

7.教案

教案的撰写首先体现在命名上,规范的教案名称应该是课内容的高度浓缩,精短意概,能够起到一目了然的作用。也就是说,当看到一份教案的名称就能马上知道这节课要教的是什么(或者学生要学什么)。

教案的撰写还体现在核心部分上,教案的核心部分是指课中安排的具体内容。针对表格式的教案以前自己也有困惑,到底该怎么制定才是最合理的。网上查阅也发现教案的格式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格式,阅读了次书之后豁然开朗。为了能够体现一节课的完成性,让看课者清晰明了,教案的撰写格式一般分为: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运动量(时间、次数、强度)。

备课是一件科学的事,是件有思想的事,是件有技术的事,不是简单地写写教案那样的事备课要有走向学生需要的,要有走向学生问题的,要有走向学生兴趣的,还要有走向教材的。当然,还要有走向教法的,走向安全的“道”,走向教育的"走向因地制宜的,走向因材施教的,等等。这些都是体育教师,特别是一个好的体育教师应该努力去看清楚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