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韩志会

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实验小学,  河北  邢台  0543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背景下滋生出了许多全新的教学模式,为各个学科的教学方法的创新指明了全新的方向。因此,新课改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借助大数据的优势,不断地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优化与创新,制定出更加符合当前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效率。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引言

在小学学习阶段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来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可以通过运用数学知识来处理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数学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小学生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

(一)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向学生提问,引导他们对问题做出正确的思考,敢于向教师提出质疑。通过学生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很大,想象力也相当丰富。教师可以将这一点加以运用,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好奇心,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问题,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又不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还要告诉学生“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鼓励广大学生多参与互动,多参与解答和踊跃提问,通过这些行为的引导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求同存异,积极引导

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它们有着相同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但在共性之下又存在着个性。所以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来进行评价和引导,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提出的质疑,即使是不符合实际的、错误的,教师也要耐心引导,鼓励学生多思考问题,多表达,多质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尽量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发散思考,提高其思维灵敏性,引导他们进行创新。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有多种解决方法的练习题,来引导学生通过一种解决方法设计出其他有效的解决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按部就班地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相应的知识讲解,并没有对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合理的优化与创新,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产生疲倦感,不能有效地与教师进行配合,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使得教学氛围不够活跃,严重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同时教师未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导致班级里的大部分学生都对教师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都不敢与教师进行深度的交流。另外,部分学生由于自身心理因素,不敢向教师进行问题询问与交流,使得自身的疑难逐渐积累,往往会落后于班级整体的教学进度,极大地阻碍自身的学习发展。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坚持因材施教,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需要从创新意识培养开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创新思维培养,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让小学生能不墨守成规,不拘泥固定方法,不因循守旧思路,不断运用新方法,借助新手段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新问题,这样就能找到更多的方法,高效处理各种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一定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思维等级,创新思维和学生的生活生长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和他们的家庭生活和教育背景关系最为密切。每个学生受各方面的影响,必然存在个性差异,他们的创新思维也有很大的不同,要结合小学生特点进行教育和引导,并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对那些创新意识较强的学生,要注重提高和拓展他们创新意识,以此来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而对那些创新意识较弱的学生,则要从基础做起,了解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成长环境、解决数学问题的常规思路和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系统性、针对性引导。这样能更好地尊重学生差异,并发展他们的个性,尤其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加以适当引导,以此打开他们的创新思维之门或升高他们的创新思维阶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走出一片创新的天地,登上更高的创新高度,有效调动每个小学生创新的意愿和发展创新思维的动力,进而让小学生得到更多的鼓励和表扬,不断强化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展开立体思考,让创新有路

学习需要变通,一条胡同走到底式的学习,其成效是可想而知的,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是可以预料的。不管是哪种,结果都不会好。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方面变通组合能力的培养,指导他们通过积极联想,反思学习历程,把繁杂的知识点进行学习重组,简化复杂的问题为简单的问题,同时反过来也可将简单的问题延伸和拓展,变为复杂的问题。在不断的学习演变中提升学生的感悟力、思维力,为学习创新提供新思维、新途径,让数学学习更智慧。例如,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变通学习尝试,以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在应用中学会创新。首先,教师出示一组口算题,如(1)120÷24,4×6,(2)35+12,140÷4等,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目的很明显,提高学生的口算心算能力,也起着热身的作用。其次,教师设问:“你能把每一组中的两道口算题编写成一道混合运算题吗?”问题会刺激学生的神经,也会诱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富有激情地去尝试。这一组变通题,实质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创新,学会重组简单的口算题,将其变为较复杂的混合运算题,以形成计算学习的知识链,并逐步网络化。最后,教师设计方向训练。比如把(800-500)÷25拆分成几个一步计算的式子。此类习题看似上述重组的题的变式,但它不是简单的反过来算一算就能奏效的,还需要学生联系前面的学习,进行应有的创新思考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变通和重组的策略有很多,但是教师得摸准该环节的基本点,那就是在唤醒学生认知、经验等基础上,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间的巧妙转移,以实现知识的沟通,从而助推理解的深入,促进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

(三)注重激励评价,增强学生创新的自信心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点评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进行正面的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得学生可以不断完善自我。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对学生存在的不足要委婉表达,引导学生改进。比如,在学生提出问题新的解决方案的时候,教师应肯定学生的创新,使学生可以体验到成功和鼓励,这也对其他学生是一种激励。在学生对问题答案产生怀疑的时候,或者对教师的解题方法存在疑惑的时候,教师也要先肯定学生的发现精神,将问题重新梳理,与同学共同寻找答案,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都存在差别。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课程内容,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完善教学方案,合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为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敏.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探究[J].吉林教育,2020(Z4):74.

[2]回瑞莲.浅谈小学数学课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科幻画报,2020(07):223.

[3]高畅.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思考[J].小学生(中旬刊),2020(07):95.

[4]张梅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意识的几点做法[J].当代家庭教育,2020(19):75-76.

[5]杜冲.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J].学园,2020,13(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