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姑娘原型的升华—简析《简爱》和《荆棘鸟》中的女性形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5
/ 3

 灰姑娘原型的升华—简析《简爱》和《荆棘鸟》中的女性形象

陈栩

上海政法学院语言文化学院  上海  201701

【摘 要】灰姑娘作为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主人公,深受大家的喜爱和欢迎,尤其是在青少年人群中。不少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也热衷于将“灰姑娘”作为一种原型,进行改编与创作。本文旨在运用原型理论与女性主义理论,简要分析《简爱》与《荆棘鸟》中的女性形象,探讨其对于“灰姑娘”这一原型的传承与升华,同时重新审视当今社会中女性的社会地位。

【关键词灰姑娘;原型理论;女性主义理论;《简爱》;《荆棘鸟》

1.灰姑娘原型的特征

当谈到原型灰姑娘时,有必要弄清楚灰姑娘的特点是什么。一般来说,灰姑娘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灰姑娘有着迷人的外表,甚至可以让王子着迷,这也是灰姑娘有机会与王子跳舞的先决条件。她心地善良正直、待人和善,即使受到继母和姐妹的虐待,也从来没有复仇的念头。她所能做的就是在母亲的墓前哭泣,祈求祝福,耐心等待奇迹发生,改变她的命运。

第二点:灰姑娘有温顺的个性。她很听话,接受命运的安排。在这个故事中应该特别提到的是仙女给出的“十二点规则”,它说所有的魔法都会在十二点消失,所以灰姑娘必须在十二点之前离开舞会。这是故事的转折点,因为如果没有这样的规则,灰姑娘就不可能失去一双水晶鞋,这也是故事的另一个关键点。这一点也可以体现出灰姑娘的特征是遵从性。

第三点:灰姑娘需要依靠男性才能对生活做出积极的改变。没有父亲的保护,灰姑娘只能忍受继母和姐妹们的冷漠和嘲笑。由于王子的出现,她的生活变得更好了。除非有男性,否则灰姑娘没有能力做出改变。在灰姑娘的故事中,男性形象非常重要。

事实上,灰姑娘的特点本质上是人类和社会长期以来的期望和共同社会价值,美丽的外表和温和的脾气是为了满足父权社会的口味而创造的。这一点可以从《灰姑娘》的不同版本中反映出来。“故事规定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理想地位。”(何,2003)女性被设定为一种被动的地位,除非利用男性的力量来改善她的生活条件、财务状况和社会地位,否则无法改变她们的现状。男人高于女人的偏见是人类共同价值的信号,在这样一个现代世界里,这种偏见仍然存在。

2. 灰姑娘原型的传承

2.1 原型理论的定义

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是第一个引入原型概念的人。

根据学者的研究,原型首先是一种与心理方面相关的概念。许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在人类行为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潜意识,换句话说,是无意识,而不是意识。无意识的深层形态塑造了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随着人类进化的历史而发展的。集体无意识是一个与个人经验或所学课程无关的概念。相反,它是内在的、自然的,其内容称为原型。

荣格也将原型与文学结合起来。他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试图阐述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从人们内心深处唤醒原始欲望,并用原型来安慰他们的心灵,而不是试图表达艺术家自己的感受。“他希望艺术家们能够肩负起重振集体无意识或原型的责任。

诺斯罗普·弗莱(Northrop Frye)是20世纪最著名的理论家和思想家之一,他认为原型是一个典型的或反复出现的形象。“所谓原型批评,在宏观范围内,就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内在相似性,即程序、结构模式和原则,并从整体上探索文学类型的共性和演变规律。因此,原型批评又称神话批评。他把神话视为文学的基本本质属性,认为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由神话中的人类的希望、欲望和关注所形成的。”(1957)

文学经历了重复和超越,因为“原型的继承和突破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补充和规律现象。”一方面,某个原型的重复表达了人类对某个永恒主题的重视;另一方面,文学试图超越原型,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精神需求。

2.2 传承的表达

2.2.1简爱》中的表达

《简爱》是英国女小说家夏洛特·勃朗特最经典的文学作品之一。我们大多数人都对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简·爱印象深刻。其实,《简爱》这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创造另一个灰姑娘,这种传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达。

第一个方面是简·爱与灰姑娘有着相似的经历,年幼时失去了父母,不得不在别人的屋檐下生活很长时间,最终遇到了理想的伴侣。简·爱在很小的时候就成了一个孤儿,童年时曾被她的姑姑和堂兄弟们欺负。之后在洛伍德学校的那段日子又是一场噩梦。事实上,简被遗弃了这么长时间,没有得到太多的关心和爱。像灰姑娘一样,简也遇到了她的白马王子罗切斯特,他既富有又英俊,让她得到她从未体验过的温暖,把简从孤独和寒冷的世界中救了出来。

第二个方面是简与灰姑娘有着相似的性格,那就是心地善良正直,她是“善良”和“美好”的代表,而里德夫人是“坏”和“邪恶”的代表。显然,这种鲜明的对比也是童话《灰姑娘》的继承。

第三个方面是《简爱》的故事也把男性形象的作用放在首位,认为男性形象比女性形象具有更高的地位。

以上三个方面显示了简·爱和她的原型灰姑娘的相似性,并证明简·爱继承了灰姑娘的一些特征。

2.2.2《荆棘鸟》中的表达

《荆棘鸟》是澳大利亚女小说家考琳·麦卡洛的代表作之一。女主角麦琪也采用了灰姑娘的原型,其传承用以下几种方式表达。

第一种方式是麦琪重复了灰姑娘的叙事模式。她没有灰姑娘那样无忧无虑的生活。“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孩,但她没有得到太多的关心和爱。她受到修女的欺负,在学校也饱受痛苦。”(孟,2011)像灰姑娘一样,麦琪遇到了她真正的爱人拉尔夫神父。拉尔夫神父从麦琪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起,就给了她保护和安慰,让她从童年起不再受到欺负,并给了她真正需要的精神安慰。

第二种方式是麦琪像灰姑娘一样,温柔包容。她年幼时就接受了自己是个女孩的现实,这意味着她在家里不会受到重视。她嫁给了一个她不爱的男人,他既不富有,也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然而,麦琪却仍然保持着她的温柔和顺从。她的顺从和美丽也赢得了拉尔夫神父的爱。毕竟,顺从和美丽,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都是女性的理想形象。

以上两种方式可以看作是对《荆棘鸟》中灰姑娘原型的继承。麦琪继承了童话人物灰姑娘的特点,外貌美丽、性格温顺,年轻时经历了磨难,遇到了一个可以帮助她摆脱困境的男人。

3.灰姑娘原型的升华

3.1女性主义理论的定义

《简·爱》和《荆棘鸟》都传承了灰姑娘的原型,将女主角设定为一个性格温顺的女性,并在经历了诸多困难后,通过男主的拯救最终在生活中获得了积极的改变。然而,与其他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运用了女性主义理论对原型灰姑娘进行了升华。

女性主义理论是把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因素放在首位,从女性的角度分析女性形象、女性创作、女性阅读等因素。运用女性主义理论来理解传统文学作品是其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女性主义文学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倾向,具体表现在对女性意识和女性视角的阐述,对传统女性形象和女性理想的颠覆,以及对女性独特情感的自然表达。女性主义文学的特点是用全新的视角审视女性,震撼陈旧的性别关系,塑造一个敢于为自己的自由和精神解放而斗争的新女性形象。”(冀,2008)

3.2升华的表达

3.2.1《简·爱》中的表达

众所周知,简·爱是一个长期以来受到许多人尊敬和钦佩的女性形象。其原因也可以看作是原型灰姑娘的升华。

第一点是简是一个不轻易放弃自己正直品性的女性。她独立且有自己的生活准则。尽管她忠实地爱着罗切斯特先生,但她并没有背叛她心中的原则,不愿做情妇破坏别人的家庭。“我是一个自由的人,有独立的意志,现在我要努力离开你。”

第二点是简被赋予了反抗精神。当在洛伍德学校面对那些荒谬的惩罚时,简毅然试图与不恰当的行为作斗争。尽管处于如此残酷的环境中,简仍然坚持她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第三点是简敢于为平等而斗争。她不想被别人瞧不起,所以她努力工作,后来成为了家庭教师。她努力保持自己的尊严,并用自己的行为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即使在她与罗切斯特先生的关系中,她也毫不妥协地强调了这一原则,这使她的形象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罗切斯特先生,我不会把这个命运交给你,正如我自己把握着它一样。我们生来就是要奋斗和忍耐的—你和我……”简关心的是真爱,而不是财富、声誉或社会地位,这是故事的亮点,也是对灰姑娘原型的感人升华。

《简爱》打破了传统上对女性的偏见,即女性应该服从和软弱。她被描绘成一个有充分自我意识的女性。她为自己而活,专注于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尊严,而不是像别人一样生活。《简·爱》中的升华体现了女性主义的观点。

3.2.2《荆棘鸟》中的表达

女主角麦琪的升华可总结为以下两点。

第一,麦琪是一位敢于挑战命运的女性。“当她年轻时,即使面对家庭和修女带来的羞耻和痛苦,她也没有表现出自己的弱点。也许是她的早期经历让她更加独立和坚强。”(孟,2011)当她长大后,她的勇气达到了顶峰。她离开前夫,决心选择她喜欢的生活方式,毫不犹豫地回到了家乡。麦琪释放了她的内在潜力,勇敢地抓住机会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并决定自己的人生。

第二点,麦琪是一位勇敢面对真爱的女性。她一生都在无条件地为拉尔夫神父付出。她如此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和幸福,即使这意味着为了拉尔夫而与上帝抗争。麦琪对真爱的不懈追求充分体现了传统女性对于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的渴望。

4.灰姑娘原型在现实中的表现

4.1现实中的灰姑娘原型

灰姑娘不仅仅是生活在虚拟世界中的虚构形象。事实上,那些来自普通家庭的女孩最终通过嫁给一个富有的丈夫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可以称之为现实中的灰姑娘。

戴安娜王妃就是最著名的例子之一。她与查尔斯王子的婚姻曾一度引起轩然大波。戴安娜王妃和查尔斯王子之间有很大的社会地位的差距,但他们的结合给了许多与戴安娜背景相似的年轻女孩信心,她们认为总有一天也能做出神奇的改变。然而,这并不是一个有着幸福结局的浪漫故事。戴安娜王妃去世时正值盛年,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儿子。

另一个我们不能忽视的现实中真正的灰姑娘是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Margaret Hilda Thatcher)。她出身于平民阶层,但她的丈夫丹尼斯·撒切尔爵士是一位富有的商人。撒切尔是一位有进取心的年轻女性政治家,通过这段婚姻,她可以更容易、更快地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丰富的社会资源。但他们的结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和相互信任。

4.2现实中女性形象的突破与障碍

4.2.1女性在现实中的突破

我们需要承认现实是残酷而复杂的,与童话中的纯真世界截然相反。例如,许多公司明确表示,在网上发布招聘时,他们只想招男性员工,这显然是对女性的一种性别歧视。长期以来,女性一直被视为低于男性的第二性。

现在,女性开始在政治、医疗和司法等相对较高的社会层面发挥作用。许多现代女性,她们们独立、勤奋;工作专业,生活优雅。她们周游世界是为了看到更广阔的风景,开阔自己的视野,不再满足于被限制在某些地方,尽可能地去看、去感受和去思考。她们自己寻找生命的意义,而不是被别人告知。所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这样一个发展和开放的时代的结果,但更关键的是女性的进步。

4.2.2女性在现实中遇到的障碍

女性开始在社会发展中拥有自己的声音和地位,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可能是女性承受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经常面临着一个进退两难的选择,是选择职业还是选择家庭。这就是为什么出现很多的女性文化程度高,收入高,却未婚的社会现象。医学专家坚持认为,最理想的生育年龄是25岁至28岁,但似乎大多数女性都错过了最好的机会,这意味着她们以后可能会冒更高的风险,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所有代价。在这两个选项之间取得平衡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需要大量的考量和牺牲。此外,这也意味着女性将承受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因为女性应该照顾丈夫和养育孩子是一种刻板印象,这种对女性的偏见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并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中。权利伴随着自由和代价。你决定选择自由的时刻,就是你愿意承担所有责任的时刻。

还有一个障碍,那就是女性在现实中对自己的伴侣有偏见。事实证明,许多女性认为,她们不如男性能干,仅仅是因为她们的性别。人们一致认为,女性在身体、情感和心理上都不同于男性,但不同并不意味着低人一等。这也可以通过《荆棘鸟》来表达。麦琪的母亲菲(Fee)因为自己的悲剧而否认女性的价值,因此她对女儿漠不关心。正是女性的无知导致了对女性的压迫越来越严重。西蒙·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认为:“如果女性自己不承认平等,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公平性的最终目标?”

5.结论

《简爱》和《荆棘鸟》传承了《灰姑娘》广泛流传的叙事模式,运用原型理论表达了人类的集体无意识。然而,这两部小说也赋予了她们的女性形象以改进的心态,以及运用女性主义理论打破传统的勇气。《简爱》和《荆棘鸟》中灰姑娘原型的升华意味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于简和麦琪来说,爱包含唤醒内在自我意识的力量。她们学会了解自己,并主动采取行动寻找自己的尊严。

事实上,当今女性的社会地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马克思主义曾经提倡男女关系是所有人与人之间关系中最自然的关系。他认为“未来的世界不会是男性主导或女性主导的。相反,男性和女性应该相互学习,最终达到一种理想的和谐状态,这也是一种人的解放。”毕竟,两性平等是人类最终共同的梦想。

参考书目

 [1] Carl, G.J. (1968). 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Vol. 9, Part I of Collected Works, 2nd. ed. Princeton: Princeton UP.

[2] Charlotte, B. (1991). Jane Eyr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3] Colleen. M. (2007). The Thorn Birds. Britain: Virago Press, Ltd.

[4] 程金城.原型批判与重释[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5] 何肖.“灰姑娘”故事中人类共同的社会价值观[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

[6]胡敏.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综述[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7]季然.浅谈《简爱》的女性主义特征[J].大学英语,2008.

[8][澳]考林•麦卡洛.荆棘鸟[M].曾胡,译.江苏:译林出版社,1998.

[9][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10]刘丹.论《简爱》中的“灰姑娘”原型[J].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4(3).

[11]刘凤芸.女性的另一种自尊——《荆棘鸟》与《简爱》中的女性爱情自省自主意识[J].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12]孟姝怡.《荆棘鸟》中的女性色彩浅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

[13][英]夏洛蒂•勃朗特.简·爱[M].黄源深,译.上海:译林出版社,1993.

[14]张中载.原型批评[J].外国文学,2003(1).